读图中①②③④四图“两组同纬度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回答20-22题
①图和②图所示地区降水差异大的原因是
A.②图地区受台风影响 | B.①图地区受印度洋水汽的影响 |
C.②图受到湿润气流影响 | D.①图地区接受太阳辐射量大 |
③图所示地区
A.降水沿河谷方向递减,说明湿润气流从上游吹来 |
B.该区的河流以地下水补给方式为主 |
C.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小 |
D.该区局部地点比同纬度地区降水量丰富 |
②图所示地区和④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相似的有
A.水热条件 | B.地形条件 |
C.海陆位置 | D.土壤条件 |
华北某地区从2010年10月底至2011年1月底持续无有效降水,创自1971年以来最长时间无有效降水的纪录。回答3-4题。
此次该地区长时间无有效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明显 | B.温带气旋活动频繁 |
C.地势平坦,气流难以抬升 | D.暖湿气流弱,空气水汽含量少 |
持续的干旱,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土壤含水量降低 | B.林木落叶期推迟 |
C.来年沙尘暴减弱 | D.河流结冰期延长 |
该图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四大河的水量平衡示意图,回答1~2题。
图中反映松花江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②河流径流量最小,最主要原因是
A.流域面积小 | B.河流长度最短 |
C.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 D.水土流失严重 |
读太平洋流洋分布图,回答28-30题。
图中由上升补偿流形成的著名渔场是
A.① | B.② | C.③ | D.甲 |
洋流对乙地沿岸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增温增湿 | B.降温减湿 |
C.高低纬间温差增大 | D.缩小污染范围 |
图中的洋流①、②、③、④、⑤中,属于暖流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③⑤ | D.②④ |
影响我国的“罗莎”台风,在福建沿海某地测得风向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判断台风在此地移动的方向大致是
A.由南向北 | B.由北向南 | C.由东向西 | D.由西向东 |
该图为世界某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移动的基本规律(实线代表开始月份,虚线代表结束时间),图中二条经线之间间隔为5°。据此回答下面2题。
该天气现象应是
A.台风 | B.寒潮 | C.梅雨 | D.沙尘暴 |
图中城市P是下列城市中的
A.洛杉矶 | B.旧金山 | C.杭州 | D.上海 |
该图是某大陆35度纬线的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后判断下题。
图中乙处常年干旱的原因是
①终年受高气压控制
②位于背风坡
③地处大陆中心各方向距海远
④地形影响
⑤受寒流影响
⑥终年盛行由陆到海的风
A.①⑤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⑥ |
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l~3题
甲代表的水体是
A.雨水 | B.冰川融水 | C.地下水 | D.生物水 |
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A.1~2月 | B.3~4月 |
C.6~7月 | D.10~11月 |
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a在丰水期变小 | B.b变稳定 | C.a变大 | D.b在枯水期变大 |
关于气旋.反气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旋的气流是由四周逆时针流向中心,反气旋的气流是由中心顺时针流向四周 |
B.气旋中心气流辐合上升,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辐散 |
C.气旋过境时容易成云致雨,反气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
D.气旋中心气压低,反气旋中心气压高 |
大气的“保温效应”是指
A.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增高 |
B.大气毫无阻挡地使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使地面温度增高 |
C.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几乎吸收了全部的地面辐射,使热量散失很少 |
D.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强烈地吸收紫外线 |
我国天气现象与其成因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东南沿海夏季的台风——气旋 | B.冬季爆发的寒潮——冷锋 |
C.长江流域的伏旱——反气旋 | D.我国北方的沙尘暴——暖锋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