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 根据自1818年以来的长期观测,第聂伯河封冻在10月。春汛径流量占年内全部径流量的61%,夏季流量占24%.冬季只有15%。
材料三 尼科波尔气候资料(1961-2000年)
(1)简述克里木半岛的地理位置特点。
(2)根据图文信息,分析第聂伯河年内径流量变化特征及成因。
(3)中国现役航母“辽宁号”的前身“瓦良格”号就是在乌克兰黑海造船厂(前苏联时期主要的造船厂)建造,简述黑海造船厂的区位优势。
读泰国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泰国地形图(图1)。
材料二:泰国约有6300万人口,其人口分布概况见图2。
材料三:曼谷气象资料(图3)。
材料四:近年来多个发达国家在泰国建立工业生产基地,其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见图4。
(1)泰国地形以 和 为主。
(2)从流域的开发利用上看,湄南河上游适合发展 ,下游适合发展 。
(3)分析曼谷最高气温出现在4月的原因 。
(4)泰国人口主要分布在 ,分析清迈成为泰国第二城市的区位因素。
(5)近年来多个发达国家在泰国建立工业生产基地,原因是 。目前泰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硬盘制造国,但从材料中可看出其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要改变此状况,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 (季节)。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
(3)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 ,由气候①→②→③→④→⑤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的形成以 的变化为基础。
(4)下图为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与之对应的数字序号填入括号内。
( ) ( )
(5)图中④所示地区气候类型的特征为 ;评价该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读我国汉水中游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8分)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8分)
(2)比较汉水中游两大支流南河与白河水文特征的差异。(6分)
(3)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上面右图)。当地居民有“高莫高于河沿,低莫低于山边”之谚语,即平原部分离河越远则地势越低,至山边为最低,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4)指出南河流域综合治理中应采取的措施。(6分)
(20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R 河是长江水系含沙量最大的支流。N 市所在区域是我国的红薯主产区之一,红薯是地下块根作物,喜光喜温,怕旱怕涝,种植时需要起垄栽培。图1示意 R 河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图2示意 N 市所在区域红薯的起垄种植。
图1 图2
(1)说出 N 市降水特征。(6 分)
(2)说明 R 河含沙量大的自然原因。(6 分)
(3)分析 N 市所在区域种植红薯采用起垄栽培的原因。(8 分)
读下图“毛里求斯岛及附近区域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 普莱桑斯的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
25.9 |
26.1 |
25.8 |
24.8 |
23.2 |
21.8 |
21.1 |
20.8 |
21.3 |
22.4 |
23.8 |
25.3 |
降水量 (mm) |
251 |
246 |
217 |
221 |
148 |
101 |
113 |
89 |
61 |
67 |
89 |
190 |
(1)结合上表,简述普莱桑斯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说出毛里求斯岛内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分布特点。
毛里求斯是地处印度洋西南的一座火山岛。自18世纪以来,甘蔗一直是其主要农作物。
(3)分析毛里求斯发展甘蔗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2014年1月,毛里求斯累计接待国外游客约9.6万人。
(4)指出1月去毛里求斯旅游应防范的气象灾害,并概述毛里求斯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读关于南非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8分)
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农业、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
(1)概述南非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劣。(7分)
(2)分析南非西部、南部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优越条件。(7分)
(3)依据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划分,概述南非南端的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征。(7分)
(4)根据图文信息,归纳南非耕地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7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下图为甲、乙两区域图。
材料二 下表为甲、乙两地区气候资料表。
|
年平均降水量 |
年太阳辐射总量 |
无霜期 |
甲地区 |
<30 mm |
180~200千卡/平方厘米 |
365天 |
乙地区 |
>1 000 mm |
100~120千卡/平方厘米 |
220~250天 |
(1)甲、乙两地区同处在30°N附近,气候类型及特征有何差异?试分析其原因。(8分)
(2)甲、乙两地区有共同的经济作物。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种植该经济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和限制性自然条件。(8分)
(3)甲、乙两地区的石油工业发展现状存在哪些差异?原因何在?(12分)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下面为某流域开发利用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下图示意甲地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
材料三 丙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性课题,即“农村地区秸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区草原生态问题演变过程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得出如下信息:该地秸秆利用方式结构示意图(图1)和环境演变过程示意图(图2)。
(1)分析材料一中河流下游区域发展农业生产应注意的问题。(5分)
(2)10年来,甲地人们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有何影响?乙地若修建水电站,需要收集哪些资料?(6分)
(3)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对下游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简述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9分)
(4)假如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据材料三信息回答:(8分)
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②运用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铅锌、铜、钾盐、钠盐、镁盐等39种,其矿产资源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16.4%。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编制的《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该试验区面积达25.6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图1)。
图1
材料三 某循环产业生产流程模式图(图2)。
图2
(1)柴达木盆地降水少的原因是什么?(6分)
(2)材料三中的循环产业生产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什么?(8分)
(3)评价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条件。(6分)
(4)请针对柴达木盆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稻米品质的好坏取决于品种和产地,就产地来说,是指种植水稻的土壤、气候、水质对稻水稻品质的影响。尤其是种植期的气温高低(影响生长周期)米的糖分、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很大影响。图 甲 是我国某地区的 1 月气温分布示意 。图 乙 为该地区年“平均温度、水稻种植面积及单产的变化图”
(1)据图 甲 中 1 月-20℃等温线分布特点,分析沿北纬 45°一线的东西部地形分布特点。
(2)结合 A 地区域特征说明河流 A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10 分)
(3)根据图 乙 材料,说明该地区水稻生产的变化,并简述其原因。(10 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德国启动了开发非洲北部沙漠太阳能发电项目(DESERTEC),西门子、意昂、德意志银行等12家国内外大企业参与了该项目,项目预计投资4000亿欧元,计划在北非沙漠地区建立太阳能电站,满足欧洲约15%的用电需求,其余供应电站所在国。经考察甲国将成为这一项目的最佳投资地。下图是甲国等高线地形简图,下表是K港口气候资料表.
(1)简述K港口夏季气温和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
(2)简析图中东南部地区沙漠地形广布的原因。
(3)简析甲国成为德国DESERTEC项目最佳资地的主要原因。
(4)判断乙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并说明实现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A河干支流水量的季节变化
(1)简述甲国图示区域内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在地形、气候特征上的显著差异。(8分)
(2)分析A河干流枯水期出现在7月至9月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一,分析图Ⅱ阴影部分地区成为甲国优质热带水果种植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9分)
材料三 甲圆人口约1.94亿(2011年),分布极不平衡,绝大多数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且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近年来,该国出现人口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地和中小城市迁移的趋势,这些市镇辖区的经济正在向农业、商业、石油开采以及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业转型。
(4)简析甲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12分)
下图是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调水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美国太平洋沿岸为什么北部水资源富余,南部水资源贫乏?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理由是什么?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东部调出区的河流中下游出现水质变差、污染加重的现象,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壤盐碱化加重的现象。请分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根据材料和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8分)
希望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图1、图2(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
材料一 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
下垫面 |
道路(沥青) |
混凝土 |
砖 |
石 |
吸收率 |
0.8~0.95 |
0.65~0.9 |
0.6~0.8 |
0.65~0.8 |
下垫面 |
土壤 |
沙漠 |
草 |
水 |
吸收率 |
0.6~0.95 |
0.55~0.85 |
0.74~0.84 |
0.9~0.97 |
材料二 图1中小区1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
材料三 图2中小区3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 m/s;小区4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 m/s。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的影响及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8分)
(3)分析该实验小组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10分)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