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十月通常秋高气爽的北京,今年深陷重重雾霾污染中。28日开始的雾霾严重污染北京并将延续到29日,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下图为城区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回答下列各题。
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
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
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
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
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
读图可以发现此时虽然为浓雾天气,能见度不是很好,但是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是很醒目。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大雾期间红、绿色光仍然很醒目的原因( )
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 | 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
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 | 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 |
下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下面下列各题。
图中极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环流的纬度差异 | B.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
C.海陆海拔高度的差异 |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图乙所示年份的下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A.冬、夏季风均偏强 | B.冬、夏季风均偏弱 |
C.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 | D.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 |
下图为亚洲局部区域某年12月21日3时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以下城市中该日:风力最大和气温最高的分别是
A.合肥乌兰巴托 | B.北京东京 |
C.北京郑州 | D.乌兰巴托东京 |
图中沿郑州合肥一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应是
当前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数据显示,我国2012铁矿石进口总量达7.4亿吨,其中大部分是从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公司中进口(甲国的必和必拓公司、力拓集团和乙国的淡水河谷公司)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有三艘远洋货轮分别从距三大铁矿产地最近的码头装满矿石(走最近航线)运往上海宝钢, 货轮在航行途中
A.装满淡水河谷公司图中铁矿石产地矿石的货船基本上一路顺水 |
B.装满必和必拓公司图中铁矿石产地矿石的货船先顺水后逆水 |
C.装满力拓公司图中铁矿石产地矿石的货船先逆水后顺水 |
D.7月份装满力拓公司图中铁矿石产地矿石的货船逆风顺水 |
三大铁矿石巨头,在图中区域铁矿石产地,生产过程中各自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必和必拓公司: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
B.力拓公司: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 |
C.淡水河谷公司: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
D.淡水河谷公司:酸雨危害加重、土地沙化 |
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 (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图,判断的依据是 。
(2)此风是在 半球,判断理由是 。
(3)图中a的特征是 ;
c的特征是 。
(4)图中A、B两地中,风速较大的是 地,原因是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节日的庆祝方式也越发多样,其中施放气球是一种主要形式。据此完成完成下列问题。
如果用相同的氢气球在不同的纬度进行施放,上升最快的地区是( )
A.极地地区 | B.副极地地区 | C.副热带地区 | D.赤道地区 |
氢气球在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便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
A.高空有强烈的太阳辐射 |
B.高空空气稀薄,气压低,气球因膨胀破裂 |
C.升空后由于气温上升导致膨胀破裂 |
D.上升后由于气温下降,低温使气球爆炸 |
如果气球在英国伦敦施放,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刚刚施放时其水平运动的方向为( )
A.向西北方向 | B.向西南方向 | C.向东北方向 | D.向东南方向 |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完成下列问题。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 | B.①—④—② |
C.②—③—④ | D.③—④—② |
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
B.F处气压比G处低 |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
图甲显示长江中下游某地某时刻近地面气压系统,Q1、Q2是性质相反的两个气压中心,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图乙为P地树影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根据图乙所显示的行道树及树影推断,图示季节
A.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
C.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
D.图中耕作区从①处引水自流灌溉 |
未来30~48小时之间,图甲中P地的天气可能是
A.强对流降雨 | B.强沙尘暴 | C.绵绵细雨 | D.晴朗高温 |
近期,全国各地纷纷拉响高温警报。7月30日,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二级应急响应,这是有史以来内地启动的最高级别的高温应急响应。读我国部分省会城市高温排行榜,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中的排行榜更新截至时,日期为8月5日的地区占全球范围的
A.1/2 | B.1/4 | C.3/4 | D.0 |
分析图片中受高温“烧烤”特别严重(位居前列)的几个城市,下列叙述不符合其高温成因的是
A.大气环流的异常,北上并深入内陆的台风几乎没有 |
B.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强于历史同期 |
C.长江中下游梅雨期与历年相比较短,出梅较早 |
D.受来自欧亚大陆的暖气团造成,该暖气团由西向东发展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温室效应 | B.热力环流 | C.海陆热力差异 | D.风的形成 |
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图中R为河流,H为山脉,读图完成下题。
若图中洋流自南向北流,则R河流的汛期出现在
A.12月至次年1.2月 | B.3-6月 | C.6-9月 | D.9-12月 |
若图中山脉的雪线7月份最高,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河流主要依靠冰雪融水补给 |
B.图中洋流可能是秘鲁寒流 |
C.图中洋流自南向北流 |
D.该地降水1月份比7月份多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