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山地部分等高线、等温线及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该山地的南坡为
①阴坡 ②阳坡
③背风坡 ④迎风坡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该山地南坡山麓7月气温最高约为
A.33℃ | B.40℃ |
C.28.8℃ | D.30℃ |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
A.大气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 | B.大气吸收太阳辐射 |
C.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 D.大气散热把热量还给地面 |
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使太阳光的热能被利用来制造强大的上升气流,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读“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原理示意图”。完成2~3题。顶盖透明的太阳能集热棚所利用的原理为
A.热岛效应 | B.绿岛效应 |
C.温室效应 | D.狭管效应 |
下列地区最适宜应用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是
A.北美五大湖地区 | B.澳大利亚中部地区 |
C.菲律宾群岛地区 | D.亚马孙平原地区 |
利用人造烟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幕能使大气的
A.逆辐射作用增强 | B.逆辐射作用减弱 |
C.反射作用加强 | D.反射作用减弱 |
下图各箭头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完成下列问题。图中体现“大气保温作用”的是
A.① | B.③ | C.④ | D.⑤ |
影响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因素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主要原因是
A.① | B.② | C.④ | D.⑥ |
2014年10月下旬,宿迁郊区农民大量焚烧秸杆,使通城烟雾笼罩,其影响有
A.夜间气温升高 | B.造成大气污染 |
C.夜间气温降低 | D.昼夜温差增大 |
多哈(25°16ˊN,51°31ˊE)气候变化大会于当地时间2012年12月8日20时闭幕,《京都议定书》作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框架得到了维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多哈气候变化大会闭幕时,北京时间约为( )
A.9日1时 | B.8日24时 |
C.9日2时 | D.8日15时 |
节能减排可以削弱( )
A.太阳辐射,从而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
B.地面辐射,从而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
C.大气辐射,从而减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
D.大气逆辐射,从而减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
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主要与①②有关 |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主要与②③有关 |
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主要与①③有关 |
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主要与②④有关 |
图中三条等温线a、b、c 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所示半球及等温线弯曲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温线的弯曲是由于太阳辐射的差异造成的 |
B.等温线的弯曲一定是海陆差异造成的 |
C.上图表示的南半球 |
D.上图表示的北半球 |
关于图中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是7 月份,①是陆地②是海洋 |
B.若是7 月份,②是陆地①是海洋 |
C.若是1 月份,①是陆地②是海洋 |
D.不管1 月还是7 月②处都是陆地 |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
B.日不出天已亮,日已落天不黑 |
C.夏季大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
D.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
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表示大气逆辐射的箭头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