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下列现象与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台风减少
②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
③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向北推进
④青藏高寒区农作物播种推迟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④ | D. | ②③ |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2.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 | 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 B. | 旱涝灾害增多 | C. | 某些物种灭绝 | D. | 土壤肥力下降 |
2009年12月7~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世界许多国家共同探讨如何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严峻课题。哥本哈根会议涉及各国从高碳排放的工业文明向低碳消耗的生态文明的革命性转型,世界必然走向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趋势。
材料一:部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 材料二: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变化状况
(1)近年来,某些国家指责中国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并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的限排义务。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驳斥上述观点。
(2)读材料二,分析我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分析说明我们还需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重大灾害事件是造成人员严重伤亡的主要原因,读“我国1998年以来历年同期灾害死亡人数对比表”和“我国2006年因灾死亡人口数量分灾种对比图”,回答第7题。
1998年以来历年同期灾害死亡人数对比表
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国自1998年后,历年同期灾害死亡人数逐年增多 |
B.2006年我国灾害死亡人数在华南、西南等地的分布较为集中 |
C.2006年因灾死亡人数比2005年死亡人数高出30.5% |
D.2006年我国灾害死亡人数集中分布在华北、西南等地 |
2009年2月1日到5日,一股强冷空气自西北向东南席卷全国,如下图所示。中央气象台及相关省市气象台连续发布寒潮警报。结合下图,回答3—4题。
图中A、B两地纬度相同,降温幅度却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 ( )
A.海陆位置的差异 B.地形的差异
C.洋流的影响 D.离冬季风源地的远近不同
有关此次寒潮及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内蒙古的西部地区降温辐度比东部地区大 |
B.我国南方地区降温辐度比北方地区小 |
C.寒潮的产生主要是由快行冷锋造成的 |
D.寒潮可能会带来的大雪、冻雨和狂风等天气 |
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气象干旱卫星监测图(图1)
【材料二】四种地貌图(图2)
【材料三】 据统计,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我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1平方千米=100公顷)
【材料四】1950-1991年间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图3)。
(1)2009年入秋以来,旱灾最为严重的省份是 。重旱灾区中分布较普遍的地貌是图2中的 (填选项),其成因是 作用。
(2)在下列选项中与西南干旱影响有关的包括:a、棉花价格 b、烟草价格 c、广东的电力供应 d、珠江口的咸潮 e、石油产量
A、a、b、c、d、e B、b、c、d C、a、e D、a、c、e
(3)造成本次西南大旱的相关因素有
A、全球气候变暖 B、西南季风较弱 C、喀斯特地貌 D、冷空气较强
(4)阅读有关资料看出,我国发生旱涝灾害概况是 。
(5)全国旱灾最多发的区域是 ,旱情多发季节是 ;因干旱对全国粮食市场影响最大的两个区域是 ;旱灾造成的粮食减产在西北、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都占到本区气象灾害造成粮食减产的一半以上,表明以上四个区域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变化因素是 。
(6)请列举一些缓解西南干旱的应急措施。
材料一 图8为1981—2001年我国农业旱灾和水灾受灾面积情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我国旱灾与水灾比较,有何特征?
(2)(6分)解释产生上述特征的原因。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9年秋季以来,西南五省遭遇世纪大旱。云、贵、川、渝、桂等地持续少雨,气温偏高。此次干旱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程度重。
(1)重庆和四川雨水充沛,一旦有一个月不下雨便会发生严重的旱灾,而沙漠地区即使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请简述原因。
(2)除了上述灾害外,该区域还有哪些自然灾害频发?
读图11“中国小麦及柑橘冻害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示区域小麦、柑橘冻害分布的共同特点。
(2)说明北疆地区成为小麦严重冻害分布区的原因。
(10分) 阅读材料和图示完成下列各题。
2009年11月9日至12日,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和山东等地先后出现暴雪过程。截止到12日14时,过程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河北石家庄市,达到94毫米。河北、山西、河南等地多个地区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突破历史同期极值。根据初步评估,此次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暴雪过程整体已达60年一遇标准,局部地区突破百年一遇。
(1)下列表示的天气系统示意图中与本次天气过程有关的是 。(2分)
研究表明本次暴雪与厄尔尼诺事件有关,暴雪发生时赤道中东附近海域水温将 。(2分)
A.增高 | B.降低 | C.时而增高时而降低 | D.不变化 |
试分析沈阳与长春相比形成暴雪的自然原因。(2分)
(2)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本次雪灾的影响。(4分)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8回答问题。
(1)图中A地和B地受海啸影响较小的是 地,并回答判断的理由。
(2)图中A地区最有可能发生的海洋灾害类型还有 等。
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表面的根本热源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热辐射 C.地面再辐射热 D.大气逆辐射
2.全球变暖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A.使用氟氯烃等作为制冷剂 B.将湿地开发为农田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2008年2月26日“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在北欧挪威的西斯匹次卑尔根岛(下图)正式落成,以便在地球遭遇极端灾害后还能保存世界各地的生命种子。选择仓库在建在此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流 | B.国际航线众多,交通便利 |
C.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 D.冷高压控制之下,气候严寒 |
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海地发生7.3级大地震。震中位于18.5°N、72.5°W处,距离首都太子港16千米,震源深度为10千米,地震造成海地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中国救援队成为全球第一个到达海地的国际救援队。读图回答:
1.海地位于海地岛西部,为 群岛的岛国,面积27000km2,人口约900万,平均人口密度比我国 (小或大)。
2.甘蔗是海地重要的出口物资,从气候条件分析海地盛产甘蔗的主要原因?
3.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 日 时 分,全球有多一半的地区处在1月 日。
4.板块构造构造学说认为,全球 圈共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又划分为次一级板块,海地处在美洲板块中的北美板块和南美板块交界处。
5.从地震要素分析,“1·12”海地地震造成巨大灾难的原因是 。
6.地震发生后,我国满载救援物资的海轮从上海港启航,通过太平洋航线驶往太子港。顺着洋流航行可节省时间和燃料,该海轮先后顺着 等洋流航行,这些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 。
世界气候峰会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共同商讨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中国政府公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6~7题。
在峰会召开期间,下图所示现象中正确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为了实现中国政府公布的行动目标,下列有关我国能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
A.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逐步减少 |
B.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压力可以得到缓解 |
C.核能、风能、太阳能等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比重将逐渐上升 |
D.汽车工业发展将受到限制,努力发展公共交通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