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中地理

读下列材料及苏门答腊岛西岸附近海域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2012年4月11日16时3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海岸发生里氏8.5级地震,震源深度为33公里。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当天向印尼、印度、泰国等10多个国家发布海啸预警。海啸预警已于地震发生后的四小时内解除,该地震及之后的几次大的余震造成5人死亡,数人受伤。美国地质调查局专家解释说,此次地震由地壳水平运动所致,并非垂直运动,所以不会进行海水大规模的置换。印度尼西亚是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重灾区,那次海啸夺走了印度尼西亚近23万人的生命。
读图分析印度尼西亚多地震及此次地震造成伤亡较小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缅油气管道路径图

材料二:原油管道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港,经缅甸马圭省、曼德勒省,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终点为昆明。 
(1)分析管道东西两端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的异同点。
(2)上述自然灾害对今后管道运行的主要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及赣州古城图,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史料记载,在宋朝之前赣州城常饱受水患。北宋刘彝任知州期间,修建了坚固的城墙,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城市地形的高差特点,采取分甚排水丛原则和自然流向的办法,建成了地下排水干道系统,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雨季,当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也会出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于是,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每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水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赣州城内有数百口水塘,刘彝又差人将地下排水管道与城内的水塘连通起来。时至今日,这些措施仍能使赣州古城免受洪涝灾害危害。
材料二:赣州古城图

(1)从自然条件说明,宋朝以前的赣州城为什么容易遭受洪涝灾害
(2)从地理角度说明,刘彝采用的几项措施使赣州城免受洪涝灾害危害上所起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气象组织报告称,由于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最新的监测结果显示,2012年9月是1880年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9月。在印度喜马拉雅山冰川的融化造成了水灾,长期来看维系生命的河流可能干涸。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时间即将耗尽,科学家呼吁“别再烹煮地球。”
分析CO2的浓度变化导致河流干涸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根据图中②、③两处的地貌类型,说出其成因并据此简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并说出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所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3)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请写出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并说明原因。
(4)若图中丙、丁两地是地震高发区,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特点,分别写出⑤、⑥两地极易诱发的自然灾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漫画“现代女娲补天”,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现代“女娲”为何要补天?现代“女娲”主要在什么地方进行补天?(4分)
(2)出现此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2分)
(3)现代“女娲”在补天的同时,还要将天“变薄”,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你是现代“女娲”,请你谈谈如何将天“变薄”?(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8月以来,持续强降水,使曼谷市受洪水浸泡达3个月之久,造成250多万人受灾……。结合东南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分析曼谷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这个冬季,欧亚地区持续的低温冷冻,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气候专家认为,近两年来的全球极端天气,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交替出现有关,它们都是热带海洋洋流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
“沃克环流”是存在于赤道附近低纬地带的大气热力环流,左下图是太平洋正常年份“沃克环流”的垂直大气结构图。

(1) 右侧的等水温线图中虚线可表示洋流甲、丙、丁中的____洋流,它的名称是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2) 图甲所示太平洋热带海区,正常年份东部表层海水温度比西部       (低、高),其原因是                             
(3)正常年份,太平洋热带海区东部和西部海面气压差异是           ,沃克环流的方向为____(顺/逆)时针,东部和西部沿岸降水量的差异是              
(4) 甲海区盛行       风;图中低纬地带甲、乙、丙三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____海区,原因是                           
(5) 当“沃克环流”减弱或反向时,热带太平洋表层海水东、西部水温异常,即出现所谓“     ”现象。当某些年份出现上述现象时,同时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形有(   )(多项选择)

A.澳大利亚东部因干旱频发森林大火
B.热带太平洋西部台风次数增加
C.赤道逆流有明显增强的现象
D.秘鲁渔场捕鱼量明显增加

E.苏门答腊岛降水与往年比明显偏多
F.南美洲西海岸易出现洪涝灾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13分)

(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

 
②地
④地
气候
类型
 
 
特点
终年温和湿润
 
分布
规律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2) 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____地。影响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3) ②地常年盛行______风,该地的盛行风是______(填字母)。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4)与③地比较,①地水循环活跃,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环节上。
(5)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丙图中能正确反映A、B两地降水特征的点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A、B两地中,地质灾害严重的是_________。试分析其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形成原因。
(3)A、B两地中,自然灾害较少的是       。简析当地不易发生的气象灾害类型及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该图是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图。

(1)你认为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图,将“①毁林②极冰融化③沿海低地被淹④燃烧矿物燃料”分别填到下列横线中,以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4分) 
(3)全球变暖对局部地区可能带来一些好处,试举例说明。(2分)
(4)谈谈人们为控制CO2排放量应采取哪些措施?(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对某种灾害的成因及其影响的具体分析,试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以上分析,判断这种自然灾害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2分)
(2)从其成因分析看,这种自然灾害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在此过程中,___________起决定性作用,是主导因素;____________是灾害发生的必要因素。(4分)
(3)结合实际判断,我国____________地区是此种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地区。(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台风影响区域及10个国家级防灾物资储备库分布图”(图9)和图10,回答问题。

(1)读图9,简述我国受台风影响程度的分布规律。
(2)读图9,简要分析在上述10个城市中建设国家级防灾物资储备库的原因。
(3)结合图10,简析重庆多泥石流的自然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2009年12月7~18日,192个国家的高级官员及政府首脑在哥本哈根参加了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商定新的协议。
材料二:中国近50年平均气温变化分布图

(1)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请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角度分析其原因。
(2)说明近5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与西北地区气温变化的差异及成因。
(3)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为实现减排目标、走低碳之路献计献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