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规划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村镇③所处的河流地貌类型最可能是
A.冲积扇 | B.河漫滩平原 |
C.三角洲 | D.河流凹岸 |
从⑤村镇到③村镇间修建一条公路,在①、②两条线路中最终选择了线路②,主要原因是线路②比线路①
A.路程更短 | B.离甲河最近 |
C.沿线少浓雾 | D.沿线地形较平坦 |
关于全球变暖对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
B.在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
C.灾害性天气频繁;我国自然带北移 |
D.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
2013年中国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开展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对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及变化预测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
影响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加强 | B.全球气候变暖 |
C.极昼天数较多 | D.太阳辐射增强 |
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的变化会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得以改善 | B.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减少 |
C.通往欧洲的北部航线开通 | D.人口大量向北极地区迁移 |
杭州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增温幅度为0.28℃/10年。而全球百年增温幅度为0.74℃,中国百年增温幅度为0.91℃。杭州的增温速度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了。回答问题。
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
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下图为“某树木年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其间当地气候的变化是
A.寒冷——温暖——寒冷 | B.温暖——寒冷——温暖 |
C.暖干——暖湿——暖干 | D.湿冷——干冷——湿冷 |
在M时期,地球上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 | B.暖冬频繁 |
C.海平面下降 | D.水灾常年发生 |
下列地理现象之间,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地壳水平运动——褶皱——块状山地 |
B.反气旋——中心气流上升——秋高气爽 |
C.全球变暖——世界各地干湿状况变化——世界各地经济结构变化 |
D.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低 |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 |
B.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 |
C.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 |
D.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 |
海洋酸化是指由于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逐渐变酸的过程。海水酸性的增加,会改变海水的种种化学平衡,使多种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海水酸化成为令人担忧的全球化问题。下表为1985--2010年海水中C02浓度和海水pH值变化统计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题。
1985--2010年后( )
A.海水中C02浓度不断增加 |
B.海水pH值持续减小 |
C.后5年海水中C02浓度增加最快 |
D.海水酸化度与海水中C02浓度呈负相关 |
全球海水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 | B.火山喷发的CO,溶于海水 |
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 | D.人类排放的CO,溶于海水 |
如果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则造成的影响是( )
A.珊瑚礁或将消失 | B.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 |
C.海洋捕捞资源增多 | 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 |
下图为某岛屿简图,该岛屿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1000 mm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影响图示地区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 B.洋流 |
C.大气环流 | D.海陆位置 |
对该岛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大陆岛 | B.地势崎岖 |
C.地震频繁 | D.人口稀少 |
全球变暖对该岛的影响最可能的是( )
A.山顶冰川融化 | B.风暴潮频次增多 |
C.植被更加茂密 | D.农作物产量增加 |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屿。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摧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图中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A. | 台风雨 | B. | 地形雨 |
C. | 对流雨 | D. | 锋面雨 |
2.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
②雾霾严重
③珊瑚退化
④海平面上升
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③④ |
3.中国一架满载饮水用的飞机紧急从广州飞往马累,若北京时间12:00出发,经4小时到达马累,机长身高为1.8m,到达时其在机场地面的身高影长接近于(tan55°≈1.43, tan65°≈2.14)()
A. | 0.6m | B. | 1.2m |
C. | 1.8m | D. | 2.4m |
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
B.火山、地震频发 |
C.旱涝灾害频发区 |
D.酸雨问题严重 |
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 |
B.全球变暖 |
C.工业发达,酸性气体排放量大 |
D.降水变率大 |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A. | 蒙古高原 | B. | 亚马孙平原 |
C. | 巴西高原 |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
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A. | 大气成分的差异 | B. | 海陆分布的差异 |
C. | 太阳辐射的差异 | D. | 大洋环流的差异 |
读下图,巴西热带雨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区域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
A.亚马孙平原水循环更加活跃 | B.全球气候变暖 |
C.亚马孙河泥沙含量减少 | D.生物多样性增加 |
与乙处热带雨林气候成因有关的是
①暖流;②寒流;③东北信风;④东南信风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读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完成下题。
上述气体的共同性质是 ( )
A.能强烈吸收太阳长波辐射 | B.能强烈吸收地面短波辐 |
C.增强大气逆辐射 | D.增强地面逆辐射 |
年增加率最快的温室气体是 ( )
A.二氧化碳 | B.甲烷 | C.一氧化二氮 | D.氟氯烃 |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 )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下降 |
B.一月份0℃等温线向秦岭一淮河以北移动 |
C.台湾岛的面积增大 |
D.高纬度地区比原的气温更低 |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9月24日19时29分在巴基斯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震中为北纬27.5°,东经65.6°(如左下图)。地震发生时,在震中西南约500千米的瓜达尔地区海岸外约600米的阿拉伯海中出现一个盾状小岛(如右下图)。据推测,这座小岛会在一个星期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消失。根据材料回答下题。
巴基斯坦多地震,这是因为当地位于
A.地壳厚度较薄地区 | B.地壳比较薄弱地区 |
C.地形崎岖多山地区 | D.板块张裂的地区 |
此次地震发生时,出现了“盾状小岛”,这表明
A.该岛是火山喷发、岩浆冷凝形成 | B.该岛是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而形成 |
C.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很小 | D.此次地震中地球内能释放带呈东北-西南走向 |
下图表示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下题。
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 | B.火山、地震频发 |
C.荒漠化日趋严重 | D.臭氧层空洞扩大 |
引起图中可能发生的“环境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A.冰川融化 | B.全球变暖 |
C.海水膨胀 | D.地面沉降 |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读下面的“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图中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最主要原因是
A.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 B.旱涝灾害增多 |
C.某些物种灭绝 | D.土壤肥力下降 |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