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公约第18次缔约大会于北京时间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9日在西亚国家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
材料二:整个20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8摄氏度。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图)
(1)联合国气候公约第18次缔约大会召开期间,多哈的日落时刻逐日 (提早或延迟),其正午日影朝 ,影子逐日变 。
(2)读图1,与2006年相比,2007年阿拉斯加州该小镇沿岸的海冰融化量急剧 (变大或变小)。这种变化将导致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增多或减少),从而进一步造成北极气温 。
(3)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约 ℃,并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分析回答:
喜马拉雅地区总共有1.5万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冠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近5千米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已后退了近800米。国际冰川研究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
(1)造成全球变暖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① 、② 。
(2)为此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此种现象的发生?(至少答对三点)
(3)将下列选项按照因果关系用字母代号把下图填写完整:
A.全球海平面上升 |
B.海洋表层出现的热膨胀 |
C.极地冰雪融化 |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 |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遭受破坏与砍伐
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了8.0级地震。地震造成巨大的危害。另外,5月13日地震灾区有中到大雨。
材料二
(1)阅读材料,试分析说明此次汶川地震的成因。
(2)本次地震的救援工作难度很大,试分析其不利的地理条件。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12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读下列材料及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意大利当地时间2009年4月6日凌晨,位于意大利中部的拉奎拉市(图中A点附近)发生里氏6.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33千米,属浅源地震。地震造成数万人无家可归,至少150人死亡,1500人受伤;灾区大约10000至15000多座建筑物倒塌或损坏,包括教堂、历史性建筑、公共设施和民房。拉奎拉市的电力、燃气供应和通信等设施受到严重影响。
材料二:2009年11月9~10日,浙江大部分地区遭遇罕见的大范围、强对流的雷暴天气,短时风力达到10级,一些山区3个小时降雨量就超过50毫米,杭州市区1小时就下了20毫米,由此引发了城市道路大面积积水,交通严重堵塞等事故,许多人行道树木被连根拔起。
(1)依据材料一,请分析此次地震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地震灾情严重的原因。
(2)暴雨洪水是我国洪水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试列举形成暴雨的气象条件。
(3)洪水灾害中的救助与地震灾害中的救助有何区别?
(10分)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该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6分)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4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年、2009年、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分别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丹麦哥本哈根、墨西哥坎昆召开,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当地时间12月12日,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四次气候大会地点的位置如图1所示。
材料二:图2是图1中M到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降水统计图。
(1)德班气候大会闭幕时,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中白昼最短是 ;从此日至次年春分日,巴厘岛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情况是 。
(2)开普敦的自然带名称是 ,该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3)读图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相似之处主要是 ,
不同之处主要有 。
甲、乙两地气候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
(4)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均位于沿海或岛屿,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对这些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___________ 。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8月,一场严重的泰国洪涝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持续3个多月”“50年一遇”“水侵曼谷”“427人死亡”洪水已造成250多万人受灾……这些信息再次给我们敲响了重视灾害防御的警钟。
材料二:下图为东南亚区域图
分析泰国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冰岛约1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中约有11%被冰川覆盖。专家称,未来200年间,冰岛的冰川将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而消失。该图为2008年7月10日,冰岛杰古沙龙湖漂浮的冰川。
材料二 2007年8月13日以来孟加拉国洪水泛滥,卫生部门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此次洪灾导致孟全国各地共有516人死亡。
(1)全球变暖导致高纬度地区冰川融化,会产生哪些影响?
(2)孟加拉国洪水泛滥的原因是什么?
(3)针对全球变暖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读下列材料及苏门答腊岛西岸附近海域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2012年4月11日16时3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海岸发生里氏8.5级地震,震源深度为33公里。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当天向印尼、印度、泰国等10多个国家发布海啸预警。海啸预警已于地震发生后的四小时内解除,该地震及之后的几次大的余震造成5人死亡,数人受伤。美国地质调查局专家解释说,此次地震由地壳水平运动所致,并非垂直运动,所以不会进行海水大规模的置换。印度尼西亚是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重灾区,那次海啸夺走了印度尼西亚近23万人的生命。
读图分析印度尼西亚多地震及此次地震造成伤亡较小的原因。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缅油气管道路径图
材料二:原油管道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港,经缅甸马圭省、曼德勒省,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终点为昆明。
(1)分析管道东西两端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的异同点。
(2)上述自然灾害对今后管道运行的主要影响。
阅读材料及赣州古城图,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史料记载,在宋朝之前赣州城常饱受水患。北宋刘彝任知州期间,修建了坚固的城墙,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城市地形的高差特点,采取分甚排水丛原则和自然流向的办法,建成了地下排水干道系统,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雨季,当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也会出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于是,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每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水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赣州城内有数百口水塘,刘彝又差人将地下排水管道与城内的水塘连通起来。时至今日,这些措施仍能使赣州古城免受洪涝灾害危害。
材料二:赣州古城图
(1)从自然条件说明,宋朝以前的赣州城为什么容易遭受洪涝灾害
(2)从地理角度说明,刘彝采用的几项措施使赣州城免受洪涝灾害危害上所起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世界气象组织报告称,由于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最新的监测结果显示,2012年9月是1880年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9月。在印度喜马拉雅山冰川的融化造成了水灾,长期来看维系生命的河流可能干涸。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时间即将耗尽,科学家呼吁“别再烹煮地球。”
分析CO2的浓度变化导致河流干涸的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根据图中②、③两处的地貌类型,说出其成因并据此简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并说出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所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3)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请写出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并说明原因。
(4)若图中丙、丁两地是地震高发区,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特点,分别写出⑤、⑥两地极易诱发的自然灾害。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