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农业生产模式如图所示。读图,完成小题。
该地农业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混合农业 | D.乳畜业 |
影响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生产机械化水平 | B.市场 |
C.劳动力 | D.科技水平 |
1951~1990年我国台湾省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种植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读表完成小题。
中国台湾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之变动
(1951~1990年) 单位:%
年份 作物 |
1951 |
1956 |
1961 |
1966 |
1971 |
1976 |
1981 |
1986 |
1990 |
稻米 |
52.25 |
50.75 |
48.51 |
46.77 |
46.51 |
48.96 |
47.72 |
41.95 |
39.33 |
甘薯 |
15.4 |
14.91 |
14.62 |
13.97 |
13.92 |
7.71 |
3.9 |
1.7 |
- |
甘蔗 |
3.95 |
5.49 |
5.8 |
6 |
5.59 |
6.84 |
7.44 |
5.09 |
5.71 |
水果 |
2.11 |
1.8 |
1.95 |
6.36 |
7.26 |
7.64 |
9.93 |
13.82 |
19.29 |
蔬菜 |
5.23 |
5.30 |
5.61 |
6.69 |
9.06 |
11.95 |
15.84 |
18.92 |
16.3 |
影响表中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改善 | B.市场需求变化 |
C.劳动力素质提高 | D.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
对台湾1951~1990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变化的分析,可借助于( )
A.数字地球 | B.地理信息系统 |
C.全球定位系统 | D.遥感 |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表示玉米带的序号是
A.② | B.③ | C.④ | D.⑥ |
⑤农业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气候温暖湿润 | B.无霜期长 |
C.土地肥沃 | D.市场广阔 |
20世纪初,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以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其主要原因是( )
A.大型集装箱的使用 | B.海上冷冻船的发明 |
C.水下隧道的开通 | D.大型航空运输机的使用 |
该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下面1-2题。
年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mm) |
1月平均气温(℃) |
夏季平均气温℃ |
生产成本 (元/千克) |
|
中国某产区 |
8~12 |
490~660 |
-1~-8 |
19~23 |
0.64 |
美国某产区 |
15~17 |
470~520 |
6~8 |
18~21 |
2.05 |
北半球最适宜区 |
8~12 |
560~750 |
>-14 |
19~23 |
1.20 |
1.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 | 30°N~40°N西海岸 | B. | 30°N~40°N东海岸 |
C. |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 D. | 五大湖区 |
2.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 | ①③ | B. | ②③ | C. | ①④ | D. | ②④ |
在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灌溉水源不足的地区,一般不能发展灌溉农业,下图中的甲、乙、丙、丁所示地区都是灌溉农业区。读图回答14~17题。
图中所示河流中,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是
A.ad | B.ab | C.bd | D.bc |
图中所示地区为世界著名产棉区的是
A.甲与丙 | B.丙与丁 | C.甲与乙 | D.乙与丁 |
图中所示地区不属于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的是
A.乙 | B.甲 | C.丙 | D.丁 |
图中所示地区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 | B.土地荒漠化 | C.气候变暖 | D.酸雨危害 |
农业生产必须“不违农时”,是因为农业生产具有 ( )
A.地域性 | B.商品性 | C.社会性 | D.季节性和周期性 |
新疆番茄酱产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出口量占到全球市场的四分之一。番茄产地主要位于天山北南两侧的绿洲。据图回答6~7题。
下图中甲地为新疆番茄生产基地之一。该地区生长的番茄“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甲地区 ( )
①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②热量充足,年温差大
③附近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④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无污染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④ |
随着甲地区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对乙湖泊及其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
①湖泊面积缩小 ②湖水盐度升高 ③湖水富营养化 ④湖滨沙漠消失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读我国某地区主要农作物不同层次生产潜力递减柱状图(单位:千克/公顷),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光照 | B.气温 | C.降水 | D.土壤 |
该地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可能是( )
A.春小麦 | B.冬小麦 | C.大豆 | D.玉米 |
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据此回答8—9题。
导致图示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A.农业机械的发展 |
B.新作物的引进 |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
D.灌溉技术的提高 |
当农业土地利用变迁到Ⅲ阶段时,甲、乙两地区农业生产出现的共同现象最可能是
A.劳动力短缺 | B.自然灾害频繁 | C.农业投入不足 | D.农产品生产过剩 |
下图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读图回答4一6题。
4、处于阶段Ⅱ农业的显著特征是 ( )
A.大农场生产 | B.生产专业化 | C.集中于温带草原地区 | D.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地区 |
5、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拓的最重要措施是( )
A.进行农业区划 | B.加强水利建设 | C.建立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 D.退耕还林还草 |
6、在市场开拓过程中,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是( )
A.加大技术投入 | B.加强市场营销 | C.改善交通条件 | D.大量使用农药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