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用人均GDP来衡量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用生态足迹来测算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生态足迹越大,代表单位人口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越大。读我国各省区(除港澳台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和生态足迹增长率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省区整体人均GDP低于西部省区 |
B.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步 |
C.新疆处在最不利的发展状态中 |
D.全国平均水平生态足迹的变动是负向 |
下列关于山西的生态足迹增长率变化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山西生态足迹上升主要分布在能源地 |
B.山西生态足迹上升主要是植树造林,生态改善 |
C.山西生态足迹下降主要是开矿,植被破坏 |
D.山西生态足迹下降主要是产业调整以及节能减排 |
国际上常用工业化结构性指标衡量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结构性指标的构成是:①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以下;②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③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下面左图为某年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图文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b、c分别表示工业化指标中的①、③、② |
B.a指标我国略高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低 |
C.b指标我国远高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二、三产业比重高 |
D.c指标我国远低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城市化起步晚、农村人口数量大 |
针对以上我国现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目前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并不断向西、向北扩展,这些乡镇企业总体上与上面右图中哪一类较为一致
A.a | B.b | C.c | D.d |
下图为世界500强电子信息企业在华机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区总部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 |
B.地区研发主要分布在中西部 |
C.地区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
D.地区联系程度西部强东部弱 |
现阶段,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是
A.研发能力低 | B.地区联系弱 | C.交通通达度低 | D.劳动力数量少 |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图回答下题。
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按照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该区域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③① | C.④③①② | D.③④②① |
“上海制造”是中国传统品牌,当前上海正向“两头(研发、营销环节)在沪,中间(生产环节)在外”的经营模式转变。下图示意上海市部分企业转移,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下列对经营模式转变影响最小的是上海与迁入地区
A经济水平的差异
B产业政策的差异
C生产成本的差异
D交通条件的差异
经营模式转变的上要目的是
A提高产业竞争力
B缓解就业压力
C转移环境污染
D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读下图:泛珠江地区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占比与人口占比之差(图中数据为2009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生产总值占泛珠江地区的百分比与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占泛珠江地区的百分比之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西省经济占比大于人口占比 |
B.贵州省应减少人口迁出 |
C.广东省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和谐度最高 |
D.应鼓励泛珠江地区各省级行政区间的人口及产业迁移 |
下图中的甲、乙、丙为山东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山东省三次产业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第二产业 | B.乙是第一产业 |
C.丙是第三产业 | D.甲是第三产业 |
关于山东省1980-2006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增多 |
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变化最大 |
C.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变化最大 |
D.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
下图为2000—2009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四种制造业集聚份额比重统计,图示时段内
A.有色治金向中西部地区集聚程度上升 |
B.食品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趋势明显 |
C.通用设备在国内的产业转移规模最大 |
D.通信电子设备制造重心在中西部地区 |
地理集中度表示产业在区域空间的集聚程度,数值越小,集中度越低,反之越高。读我国三大产业的地理集中度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近30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空间格局呈现的变化是
A.三大产业都趋向于集中 | B.农业集中度越来越高 |
C.工业布局一直趋向分散 | D.服务业总体趋向集聚 |
某电子制造企业1988年开始在中国大陆投资,现已逐渐在许多个城市建立子公司,图3中阴影部分为该企业子公司在中国大陆的集中分布区。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
A.子公司集中分布区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是④③②① |
B.④地区最初建立子公司的主导区位优势是市场广阔 |
C.①地相对于②两地吸引子公司建立的区位优势是海运便利 |
D.子公司由④地向③地转移主要受廉价土地和劳动力的吸引 |
该企业在我国建立子公司,利于当地
A.产业结构的升级 | B.环境质量的改善 |
C.城市规模的控制 | D.能源紧张状况的缓解 |
工业结构关系可分为互补性结构关系和竟争性结构关系两种。下表为我国部分省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S),S越大,结构越相似,竟争越激烈,读下表完成下列题。
与湖南省竞争关系最强的一组省区是
A.桂赣 | B.粤闽 | C.滇赣 | D.桂滇 |
下列推断最可能的是
A.福建向云南提供劳动力 | B.广东向广西提供资金 |
C.湖南向江西提供资源 | D.江西向广西提供能源 |
国际上常用工业化结构性指标衡量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结构性指标的构成是:
①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以下;②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③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下图为某年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结合图文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b、c分别表示工业化指标中的①、③、② |
B.a指标我国略高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低 |
C.b指标我国远高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二、三产业比重高 |
D.c指标我国远低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城市化起步晚、农村人口数量大 |
针对以上我国现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目前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并不断向西、向北扩展,这些乡镇企业总体上与下图中哪一类较为一致
A.a | B.b | C.c | D.d |
(1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该经济区包括中原地区5省的30个省辖市和3个县(区),面积28.9万平方千米,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全国的13.3%和9%。立足当地资源,承接产业转移,借力京津冀,是该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措施。
下图为中原经济区发展格局图,表格为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统计。
(1)分析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发展条件。(7分)
(2)比较山西与河南两省所承接工业类型的差异。说明产业转移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读我国某省人口年龄结构和三大产业产值结构统计图,回答下面各题。
根据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传统型特征 |
B.老年人口增加使人口总量减少 |
C.目前已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问题 |
D.老年人口与少年儿童人口之比增大 |
由图可以推知该省
A.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降低 |
B.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第三产业比重逐年增长 |
C.因劳动力的短缺,第二产业在2000年后发展缓慢 |
D.在未来的第三产业中从事老龄服务业的人口将增多 |
碳足迹是指人类日常活动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排放量既包括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又包括生产或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中间产品中隐含的间接碳排放。图示意2007年中国各省区碳足迹总量。据此回答小题。
我国碳足迹总量较大的省区主要分布在
A.北方地区 | B.南方地区 | C.沿海地区 | D.西部地区 |
下列影响各省区碳足迹总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 | B.产业结构 | C.气候因素 | D.人口密度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