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综合题
高中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对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山东省与日本一衣带水,和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距离这两个国家最近的省份,具有经贸往来的地缘优势。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就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最近,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
材料二

(1)日、韩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 (       )

A.接近市场 B.接近劳动力
C.接近廉价的土地 D.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2)山东成为日、韩产业转移基地的优势在哪里?
(3)产业转移对山东的发展有何意义?
(4)山东在吸引产业转移时应该在环境方面注意哪些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陕西省渭南市)。据悉,这是我国唯一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江苏、上海等地的眼镜、皮具、模具、机械、纺织、服装等生产企业已经将部分产业转移至该地区生产和加工。下图为黄河金三角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把该示范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结合材料,分析上述产业转移至该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
A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化“经济强省”。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业分为:开发期

A.增长期 B.成熟期 C.和衰退期 D.四个发展阶段。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判断,信息产业处于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纺织工业处于________或________(填字母)。
(2) 材料二中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                         ;20世纪60~70年代①的转移和80年代②的转移, 主要是以               型产业为主。
(3)从资料看,山东利用外资居前两位的国家是                   
(4)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外资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6分)
(5)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台湾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和台湾三类产业产值构成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简要分析台湾岛东部太阳辐射比西部弱的原因。
(2)根据台湾三类产业产值构成统计表,归纳出台湾三类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3)台湾省享有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的美称,四季鲜果不断。与出口欧洲相比,该省的水果销往祖国大陆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4)在台湾的工业中,出口加工工业十分发达,这种工业特点的形成,可能与台湾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 
①自然资源丰富有关                            ②自然资源缺乏有关
③多港口的交通条件有关                        ④劳动力素质高的条件有关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甲、乙两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为东半球某国,则其可能是(     )
A.法国         B.德国        C.印度         D.新加坡
(2)若乙为西半球某国,则其可能是(     )
A.墨西哥       B.巴西        C.阿根廷       D.美国
(3)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甲国产业结构将向乙国产业结构的趋势发展,因此从现在到未来,甲国劳动人口职业转化的主要趋势是向第           产业转化。
(4)甲国的劳动力流向乙国,主要从事第             产业,乙国到甲国办跨国公司,主要是看重甲国的                                        
(5)乙国向甲国转移的产业主要是           密集型产业和            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转移对甲国的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造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4分)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分别有哪些?
(2)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下表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地区
迁入数
迁出数
其中迁入来自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
东部
23
5

5
10
8
中部
3
5
2
-
0
1
西部
3
11
3
0
-
0
东北
1
9
0
0
1
-

 
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 )

A.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
B.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C.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
D.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

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 )
①原料  ②交通   ③劳动力  ④信息   ⑤政策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

(1)图中西部等高线数值大且密集,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材料二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各年龄段人口增长百分比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6.29%
4.38%
1.91%

(2)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各年龄段人口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材料三 今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在深圳的厂房停止招工,而富士康在上图甲省省会城市项目总投资将达50亿美元,建成后将吸纳10万人就业,是甲省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2012年5月26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已与该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许多类似的公司也已经或准备在该省建厂。
(3)据材料三分析甲省人口流动的趋势及富士康公司从深圳向甲省转移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珠江三角洲1984年与2010年城市分布图及材料,并根据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1984年与2010年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但近年来该地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发展速度落后于长江三角洲。目前,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1)2010年与1984年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变化的最突出特点是                 。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这种变化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2)城市的发展主要靠工业的带动。外商投资发展的纺织、服装、玩具、电子装配等工业主要分布在农村的乡镇。这种选择对外商的好处有哪些?
(3)材料二中提到珠江三角洲的“优势弱化”是指                             
                                                                 
与之相比长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初,燃烧了35年的首钢四号高炉正式熄火,标志首钢搬迁工作正式开始。渤海之滨的河北省唐山市附近的曹妃甸是首钢新厂址。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云集。图为“京津唐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京津唐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有                                                                               等。
(2) 首钢搬迁并不是为了(      )

A.提高首都大气环境质量 B.发展第三产业,提高首都就业率
C.减轻首都资源供给压力 D.改善首都交通状况

(3)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制约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请从开源、节流两
个方面提出解决该地工业用水紧张的主要措施。
开源:                            
节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两大钢铁工业基地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包头发展钢铁工业有利的区位条件有哪些?(3分)
(2)与包头相比,上海发展钢铁工业的限制性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加强区际联系,可有效促进区域的共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内容。(4分)

项目
包头
上海
可调出的资源
 
 
可承接的产业
 
 
产业转移影响
 
 

 
(4)左图所示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荒漠化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
2008年
48.2%
36.1%
6.2%
1.3%
8.2%

 
(1)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请根据上表说明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及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2)请结合M地自然环境特征,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赣州、韶关、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不断将服装、玩具等企业迁入到“红三角”地区。
(3)简述“红三角”地区承接上述产业转移对当地产生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材料二:“一带一路” 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1)说明从西安到鹿特丹沿途自然带的变化类型,并指出这种变化体现的主要地域分异规律及该规律的影响因素。
(2)新的发展契机给新疆注入了新活力。面临新形势,新疆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最容易产生的生态问题有哪些?在新疆农业发展中,要注意做好哪些工作来减轻这些生态问题?
(3)2015年4月底,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将在印尼举行.印尼外交部日前表示,当前共有35个国家的领袖,确定出席亚非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万隆是印尼纺织业的基地。市东南郊的工业区散布着大大小小几百家纺织企业。万隆也是印尼服装业最发达的城市,据不完全估计,万隆地区的服装年产值占其全国服装的40%以上。试分析万隆服装业的发展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5月,在中俄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中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签署了一份为期30年、协议总额约为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购买“大单”。读中俄天然气运输路线图及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 单位:石油(亿吨) 天然气(亿立方米)

 
中国(2013年)
俄罗斯(2013年)
储量
消费量
进口量
储量
生产量
出口量
石油
25
4.98
2.82
280
5.23
2.35
天然气
2.1万
1676
530
68.4万
6680
2049

 
(1)若东线成功向北京输送天然气后,分析对北京产生的有利影响。
(2)指出图中东线方案在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
(3)根据资料分析中俄能源贸易前景广阔的原因。
(4)说出中俄签署天然气购买“大单”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