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中地理

2014年12月27日,随着取自汉江之上的丹江口水库的水抵达北京,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完工。每年将有145亿立方米的水基本自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终到达天津、北京。据此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的走向变化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为

A.城市 B.交通
C.地形 D.水源

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除黄河下游的洪涝威胁
B.工程将使受水区域的环境污染加重
C.能够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有关华北地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话中,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甲同学:对渤海海水进行淡化,满足供水需求
B.乙同学:利用先进钻探技术,开采深层地下水
C.丙同学:逐年增加“南水北调”的水量,以满足需要
D.丁同学:开源与节流并重,更加注重节约、循环利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我国2007~2010年四大地区之间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制造业转移规模(单位:亿元)表。完成下列各题。

该类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是

A.中部向西部地区 B.中、西部向东部地区
C.东北向中部地区 D.东部向其他三个地区

影响该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成本 B.自然资源
C.集群效应 D.劳动力成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
C.补充气源
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消费与进口方面的特征是

A.天然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B.石油进口渠道多,但主要从东南亚进口
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
D.国内油气消费与分布基本平衡

天然气的跨区域调配说明区域具有的特征是

A.整体性、差异性 B.整体性、开放性
C.差异性、开放性 D.开放性、协调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字母分别对应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天然气跨区域调配、电能跨区域调配的是(  )

A.a、b、c B.c、a、b C.a、c、b D.b、c、a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调水顺利进京、津(如图所示)。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调水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可以利用地势自流
②冰川融化量大,水源充足
③经济发展规模小,水质没有任何污染
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根据调水规划,7、8月份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①江淮地区伏旱 ②江淮地区梅雨 ③华北地区春旱 ④华北地区夏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和化工行业管理办公室透露,我国传输天然气的又一条能源“动脉”——西气东输三线(西段)即将开工建设。按照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建设计划,这一管线西段(新疆霍尔果斯—宁夏中卫)将于2012年投产,东段(宁夏中卫—广东韶关)预计2014年投产。届时,三条西气东输管线将与陕京一、二线以及川气东送管道共同组成国内横贯东西、纵穿南北的综合天然气管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输送的天然气将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要气源地的是

A.中亚 B.南亚 C.西亚 D.乌克兰

有关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工程建设路线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是建设该工程的主要原因
C.线路途经地区能源十分短缺
D.城市分布是影响该工程管道干线与支线布局的重要因素

有关该工程建设积极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B.改善沿线地区主要城市的大气环境
C.完全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D.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资源缺乏 ②东部地区能源出口量大 ③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消费量小 ④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不畅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在区际协调方面的对策可行的是(  )。

A.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
B.东部地区大力支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C.将东部的工业转移到西部
D.加大东西部之间人口流动与文化交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B处有一种世界上典型的地貌景观(图中阴影表示陆地),该地山高谷深,为避风的良好场所。图中C处所在海区及其附近陆地经常大雾弥漫、阴雨连绵,给当地交通带来很大影响。

材料二 美国玉米产业发展过程示意图。

材料三  美国大都市区人口在中心城市和郊区比重的变化(%)

(1)结合材料一推测图中B处地貌类型。分析图中C处海域及其附近陆地多大雾、阴雨天气的自然原因。
(2)分析近年来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发展转变的原因。
(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A国将部分产业转移到D国,试说明该部分产业的类型并简述其转移到D国的原因。
(4)结合材料三说明美国居住在城市中心人口和郊区人口的变化特点,及带来的好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途需要提水,运营成本大
B.中线工程水质比东线工程好
C.可以缓解太行山区缺水问题
D.可以增加黄河下游的径流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丹江口以上河段通航能力增强
B.武汉地区发生洪水的概率降低
C.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得到缓解
D.汉江下游的水质问题引起关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不同时期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中西部地区 D.环渤海经济区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共同优势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能源供应充足 D.重型产业主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产业转移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延长了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的时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业转移是自然态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地区曾经的“海外接单,沿海加工”模式,在新的产业转移中演变为“沿海接单,内地加工”模式。这主要是因为

A.劳动力成本的变化 B.市场需求的变化
C.内部交易成本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变化

为把握正在兴起的沿海产业转移机遇,湖北省决定在三峡大坝下游、靠近长江的宜昌市建设湖北深圳工业园。该工业园建立的突出优势为

A.劳动力成本低 B.土地资源廉价
C.电力资源丰富 D.交通运输便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顺序正确的是

A.日本——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B.日本——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地区
C.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D.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条件不包括(    )

A.西部地区资源保障 B.国外市场气源短缺
C.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 D.工程建设技术成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27日,随着取自汉江之上的丹江口水库的水抵达北京,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完工。每年将有145亿立方米的水基本自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终到达天津、北京。据此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的走向变化较大, 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为

A.城市 B.交通 C.地形 D.水源

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除黄河下游的洪涝威胁
B.工程将使受水区域的环境污染加重
C.能够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有关华北地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话中,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甲同学:对渤海海水进行淡化,满足供水需求
B.乙同学:利用先进钻探技术,开采深层地下水
C.丙同学:逐年增加“南水北调”的水量,以满足需要
D.丁同学:开源与节流并重,更加注重节约、循环利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