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 综合题
高中地理

(37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土地是人类各项活动的空间载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成为实现土地供需平衡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和区值优势差异是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评价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指标是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程度和土地产出水平三大方面。
材料二  图1为湖南省地形图,图2为湖南省土地利用效率类型区划分布图。

图1                            图2
(1)描述湖南省的地形特征:(6分)
(2)指出湖南省水灾严重的地区.并从水系特征方面加以分析。(10分)
(3)分析环洞庭湖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于长株潭区的主要原因。(9分)
(4)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简述湘西地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措施。(1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农业规划“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

(1)长江流域主产区、华南主产区应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以保证粮食供应安全?(9分)
(2)试分析汾渭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9分)
(3)近年来河套地区因土地利用不当产生了土地退化现象,简述其形成过程。(10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24 分)根据下面材料,完成(1)一(3)题。
材料一:南美洲甲国简图。

材料二:甲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及世界同时也是该国最大的鱼粉进口国。下图为 2001——2013 年甲国鱼粉出口及出口额关系图

(1)L城是世界著名的“不雨城”。请解释其原因。
(2)甲国建有著名的输水工程,说出该工程的输水方向及依据,井指出此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12 分)
(3)据材料二,概括 2001——2013 年甲国鱼粉出口的特点并提出中国的应对措施。 ( 8 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6年8月5日至8月21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西政府规定,自2008年1月开始,强制性要求燃料销售商在柴油燃料中搀杂2%的生物柴油(主要以蓖麻、大豆等原料制成),到2013年1月该搀杂比例将提高至5%。
(1)2010年,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铁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
简述该钢铁厂区位选择的有利条件。
(2)结合资料一及图乙,说出可再生能源在巴西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简要说明政府强制性提高生物柴油比重的意义。
(3)圣保罗的城市发展经历了“三步曲”:第一步,建市阶段。由于这里气候条件适宜,村落不断扩大。1836年,人口大约2万多;第二步,咖啡繁荣阶段。随着咖啡种植园兴起,这里修建了通往沿海和内地的铁路。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1900年人口约24万;第三步,工业化阶段。咖啡生产和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圣保罗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吸引了大批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1600万。
归纳圣保罗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各阶段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6 分)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①)、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图②)。

材料二: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③)和图③ 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

(1)结合图②,分析说明图①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6 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10 分)
(3)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Ⅰ: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坡。
方案Ⅱ:以植被措施为侵蚀治理的主要措施;但必须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请你在图③ 的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地,选择该地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并阐明选择方案的理由。(10 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
材料一 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材料二 下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03年)。

(1)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流域城市体系较为合理,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说明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
(3)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的利用与治理。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4)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读下面三幅图,回答问题。
图甲为某区域局部图,图乙是该区域内某流域重要水库分布图,图丙为该流域一个小麦—牧羊农场的土地利用示意图。

(1)分析图示区域多时令河、时令湖的原因。(2分)
(2)据图分析农场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效益。(3分)
(3)为发展农业,该流域修建了大量水库,据图归纳水库的分布特点。(2分)
(4)说明过度灌溉对该流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甲岛是太平洋的一个火山岛,经济以农业为主,甘蔗制糖业是该岛最主要的支柱产业,蔗糖70%以上远销欧洲。乙图为N、S两城市降水月份分配图)。
 
材料二:盐场是海盐生产的地方的统称,一般位于海陆交接处。海盐生产都以海水为原料,实行海滩晒盐。
(1)根据上图两幅图信息,比较判断N、S两地哪个更适合建盐场?并任选一地说明其理由。(6分)
材料三:下图为广东、广西自然地理条件和甘蔗主产区分布略图。

(2)根据材料三,分别说出广西和广东两省在1990——2010年期间甘蔗生产区变化趋势,并分析造成广东这一变化的主要社会原因。材料四:甘蔗为喜温、喜湿作物,年积温需5500℃——8500℃,年降水量至少要求800——1200mm,土壤要求肥沃。该岛甘蔗每公顷产量仅为45.89吨,我国为71.23吨。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利用我国甘蔗的种植技术和甲岛所在国政府合作,在甲岛投资种植甘蔗。
(3)据材料一和四分析甲岛吸引我国部分企业投资种植甘蔗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班牙是世界橄榄油第一大生产国。图中阴影部分为安达卢西亚,是该国油橄榄的最大种植区,其产量高,品质好。油橄榄喜光,喜温暖,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
材料二 马德里、巴塞罗那的气候资料。

(1)简述西班牙的地理位置。
(2)读材料二,说出马德里的气候特点与巴塞罗那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安达卢西亚种植油橄榄的有利自然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甲表示东南亚区域略图。
材料二: 火山喷发作用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地壳深处熔融的岩浆喷出地表,伴随着喷出大量水蒸气、火山灰等物质,熔融的岩浆在地表逐渐冷却堆积形成具有特殊结构和形态的山体;火山喷发既会给人类活动带来巨大的灾难, 但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
材料三:印尼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人口约2.38亿,面积190万平方千米。图乙表示2007年印尼种植业中不同类型农作物产值、出口额以及进口额所占比重示意图。

(1)在答题纸的图中标出两大板块运动方向,其形成的主要地形地貌、、。
(2)举例说明利用火山资源发展的主要产业活动。
(3)比较印尼种植业产值结构和出口额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6为浙江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夏秋季节是浙江省台风的多发季节,从气流状况看,台风属于           (天气系统)。台风过境时常常会带来            天气,给居民带来生命财产损失。
(2)A湿地位于钱塘江的上游地区,它主要的经济价值有                   
(3)从空间位置的角度看,①、②、③城市发展交通运输的有利条件是           
            
(4)某校学生计划调查浙江省某海岛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你认为需要收集哪些资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世界湿地日主题定为“湿地与森林”。2011年世界湿地日的口号是“森林关乎水与湿地”。
材料二 长江流域每年土壤侵蚀量高达22.4亿吨,因此长江有变成另一条“黄河”的危险。国家从1989年起,大力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全面治理长江。“千湖之省”湖北,现存湖泊面积为2438.6平方千米,仅为20世纪50年代的34%。目前湖北省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已减少到217个,比20世纪50年代的522个减少了58%以上。
材料三

(1)分析湖北湖泊面积减少产生的影响。
(2)武汉市开展“以水治水,引江入湖、江湖连通”的试验,即从汉江引水入汉阳的龙阳湖、墨水湖、三角湖和南太子湖,然后流入长江。分析这种方案的优点。
(3)分析长江防护林系建设集中在中上游地区的自然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图文材料(图1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2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材料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广东省将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
blob.png

(1)简要分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
(2)分析深圳市需转出企业的主要原因。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条件角度考虑,判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并说明理由。
(3)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共15分)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比较上面两幅图,洞庭湖面积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材料二分析,面积的变化带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4分 )。
导致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
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至少三条)( 3分 )。
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 4分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诸多因素促使人类社会以其特有的规律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珠三角地区城市工业结构趋同,功能不清,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图15是“珠三角地区主要工业部门分布图”, 据图文资料回答第(2)、(3)小题。

(2)举例说明珠三角地区城市工业结构趋同的主要表现。
(3)从工业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珠三角地区外资企业迁出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