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高中地理

2014年,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列入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规划。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亚洲湿地面积最大、物种最丰富、景观最美丽的国家湿地公园。读鄱阳湖枯水期水位统计图,回答各题。

据图可知鄱阳湖(  )

A.枯水期天数呈持续上升趋势 B.丰水期天数呈不断缩短趋势
C.丰水期呈现开始早、结束晚的趋势 D.枯水期呈现开始早、结束晚的趋势

鄱阳湖水利枢纽从提出就备受争议,不属于反对的理由的是(  )

A.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位,增加湖区面积
B.破坏鄱阳湖动植物资源生存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
C.调蓄长江洪水的能力下降,增大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
D.减少与长江水体之间的交换,影响鄱阳湖自身的水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石漠化是指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下列关于贵州石漠化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候暖湿,降水丰沛且集中,易发生侵蚀
B.山高坡陡,喀斯特地貌广布
C.岩浆活动频繁,没有土壤形成的秃山
D.乱砍滥伐,过度开垦,工矿建设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两幅局部地区略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A、B两山脉的走向,结合两地区大气环流的特点,分析其对各自所在区域冬季气候的影响。
(2)与b河相比,a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是什么?
(3)B山脉以北的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分析该地域在能源开发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指出该地域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1年春夏之交,鄱阳湖成为“草原”。

“鄱阳湖泊变草原景观图”,

材料二 鄱阳湖地区河流、水文站及相关统计资料

河流
水文站
集水面积(km2)
森林覆盖率
大中型水库(个)
十万亩以上灌区(个)
赣江
外洲
80 948
63.6%
107
20
信江
梅港
15 811
54.3%
35
10
抚河
李家渡
15 535
53.0%
18
2
饶河
虎山
6 374
67.8%
17
1
修河
万家埠
3 548
64.4%
7
3

材料三: 庐山南北长29公里,东西两侧为大断裂,山势非常雄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多峭壁悬崖,是世界闻名的地质公园。“峭壁陡崖飞瀑布,奇峰秀岭绕云烟”是匡庐奇景的真实写照。
材料四: 一些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也会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鄱阳湖东岸甲地附近就有20多万亩沙丘。2011年11月,位于甲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1)说明鄱阳湖流域年降水量特点。 (2分)
(2)分析导致鄱阳湖变草原的主要原因及各自的影响。 (4分)
(3)描述庐山“峭壁陡崖飞瀑布,奇峰秀岭绕云烟”景观的成因。 (4分)
(4)简述甲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区位商(指城市某产业部门在全国或全地区同一产业部门中的比重与城市全部产业活动在全国或全地区全部产业活动中的比重之比)是评价区域优势产业基本的分析方法,区位商数值越大表明在全国水平越高,规模越大;增长量越大表明增速越快。
材料二 图甲天津滨海地区水系示意图,图乙是2004年-2011年天津市部分行业生产总值区位商数值及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自由贸易区是指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目前我国已在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地设立自由贸易区(实验区)。坐落于滨海新区的天津自由贸易园区是北方首个自贸区,其战略定位将挂钩京津冀协同发展,借“一带一路”契机服务和带动环渤海经济;突出航运,打造航运税收、航运金融等特色。
(1)根据图甲描述滨海地区地形的主要特点。
(2)农业为天津最弱势的产业,请分析说明其原因。
(3)为促进产业升级,天津规划将A产业部门作为主导产业,B产业部门则作为为其新兴产业,请结合图乙中区位商的特点分析其规划依据。
(4)叙述在天津设立自由贸易区的优势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湖泊像镶嵌在锦绣河山之中的明珠,晶莹夺目。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3年3月24日太湖吴江水位站的水位由2.48米增至3.12米,而同时百渎水位站的水位由3.06米减至2.64米,两站同期相差0.55米(上图)。
材料二  湖岸线是湖泊水与岸边的边界线。青藏高原一些内陆湖的古湖岸线一般可达一二十级(例:芒错湖岸线有20级)。
材料三  解池位于山西省中条山西北侧的运城盆地,是一个东北—西南向的长条形的湖泊,面积27.3平方公里,是我国东部地区的盐湖(下图所示)。湖水盐的比重比普通海水的比重高出六倍,任何水生生物都无法在其中生存。

(1)根据材料一,判断2013年3月24日太湖百渎和吴江水位站水位增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从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青藏高原一些内陆湖的古湖岸线多级的自然原因。
(3)很早以前,生息在解池滨湖地区的人民就开始利用湖水晒盐,总结出“解池盐产必资南风,南风不时,盐即失利”。请从自然地理角度解释解池盐产与南风的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乙图中A地区亿万年前是一个巨大的湖泊,湖盆底下形成红层沉积岩,后来在各种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今天的“红色沙漠”(如丙图所示)。甲图为乙图中B湖区1950年和2010年农业生产的变化示意图。B湖萎缩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应对该问题,当地拟投资200亿元在C地建设综合水利枢纽工程(B湖大坝),消息一出,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

(1)根据材料推断A地区“红色沙漠”的形成原因。
(2)比较B湖泊6月与7~9月湖水面积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
(3)说出B湖区农业结构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4)你对C地建设B湖大坝这一做法是赞成还是反对,并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钻石是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单质晶体。A国被称为“钻石之国”,约有1/3的人口从事钻石采集,采集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河滩地带,河流汛期之后往往是钻石采集的高峰。钻石的出口为该国带来了财富,而这个国家却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1)每年5~10月为A国的雨季,降水丰富,说明此时降水形成的条件。(6分)
(2)写出钻石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并分析该国钻石采集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自然原因。(8分)
(3)当地人在河流汛期之后进行钻石的采集,说明这样做的理由。(6分)
(4)非洲人说“上帝在赐给一个地方丰富资源的同时也附带上了一个咒语,它将诅咒这个地方的人得不到好运”,这就是“资源魔咒”。请你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释该国钻石开采带来的“资源魔咒”。(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东北地区示意图及有关材料,回答(1)-(5)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形图(图甲)和嫩江流域示意图(图乙)。
材料二: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比较快,在生产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分布。东北各省都确立了重点发展汽车工业的战略,主要有一汽集团、哈飞汽车、华晨汽车、金杯通用等重量级的汽车企业。因此,“东北汽车产业集群”的出现令人期待。
(1)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以        为主, 大兴安岭为       走向。
(2)东北平原农作物熟制主要是      ,这里不利于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是    
(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东北地区地形特点。
(4)比较嫩江干流东西两侧的支流水系特征的差异。
(5)试分析东北地区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为丙地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3.8
-13.6
-4.5
7.8
16.1
21.9
24.3
21.7
15.3
6.2
-2.4
-9.9
降水量(mm)
10.7
9.2
10.5
10.8
18.0
14.1
18.0
12.7
9.8
12.5
13.5
13.8

(1)描述丙地气候特征
(2)分析甲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
我国为了加大与中亚各国的往来,将继续大力兴建铁路。
(3)分析我国与中亚地区大力发展铁路运输的原因。
乙地所在国家盛产棉花,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产国和第2大棉花出口国,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
(4)简述该国过度种植棉花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略图及2009-2012年黑龙江玉米播种面积、产量统计资料。

材料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东北地区形成了畜牧、狩猎、渔捞、采集、种植顺序的最合理生产方式。丰厚的冬贮,则是东北地区人们饮食文化的聪明创造,这种历史传统,直到今天仍在广大农村保留。
材料三:研究表明,由于地下土层中的盐碱成分水解后,被埋藏过浅的地下水频繁推到地表后因水分快速蒸发而沉积,是造成大庆及周边地区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打井种稻,加大浅层地下水的开采强度,全面推行旱地改水田工程,是大庆及周边地区治理盐碱化的重要措施。
(1)说明2009--2012年黑龙江玉米播种面积、产量变化特征并分析产量变化原因。
(2)分析历史上东北地区生产方式形成原因和冬贮丰富的原因。
(3)说明大庆及周边地区实行打井种稻,推行旱地改水田工程的有利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读“环渤海经济圈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区域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优势条件。
(2)目前图示沿海地区正大力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试分析产业转移对转入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3)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该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试提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对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西辽河流域位置及区域简图。
材料二 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年降水量约375mm,灌溉农业较为发达,素有“北方粮仓”之称。

(1)分析M—N河段干流河道左右摆动的主要自然原因。
(2)指出该地区农牧界线的空间变化,并据此判断该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
(3)说明该地区大规模修建灌渠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简图,图乙为甲区域向心状水系图。
材料二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第一大淡化水生产国,其淡水供应的50%来自海水淡化工业,海水淡化主要依赖于“热法技术”(加热蒸馏)。

(1)比较该国西部地区降水的南北差异,并从地形、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其原因。
(2)A地附近埋藏了丰富的地下水,且盐度高。试从水循环环节角度,分析A地地下水盐度高的自然原因。
(3)说出该国发展海水淡化工业的优势自然资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二: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材料三:贺兰山东麓地区农民在葡萄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葡萄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1)简述法国R地一月份均温比宁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
(2)与法国葡萄园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
(3)简述贺兰山东麓地区农业生产利用 “压砂技术”能够提高葡萄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4分)
(4)如果Q地区过度发展葡萄种植业,可能对本地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