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3世界气候大会在波兰华沙开幕,会议推动各国政府在2015年达成一个全球性气候协议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包括一些重要的新决议,通过保护森林、节能和灾害预防等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图”读图完成各题。
有关二氧化碳排放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大 | B.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量较大 |
C.城市化速度与碳排量呈正相关 | D.各国应承担同等的碳排放责任 |
当前我国应采取的二氧化碳减排措施主要是
①开展植树造林②减缓工业化进程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④开发新能源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的建设被纳入国家战略。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等八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土地面积共7.6万平方千米。读下面相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表 皖江城市带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度评价体系及判别标准
(注:H、J分别为环境和经济实力)
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皖江城市带
A.2008年-2011年,处于环境滞后型阶段 |
B.2004年-2007年,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
C.8年间,协调度呈现“上升一下降一上升”趋势 |
D.2007年以来,从初级协调发展型进入到中级协调发展型 |
为解决上题中反映的问题,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①健全社会监管机制②加大科技投入③调整经济结构④提高第二产业比重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下图为“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问题。
该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的工业导向类型属于
A.市场导向型 | B.原料导向型 |
C.劳动力导向型 | D.技术导向型 |
该生态工业园区
A.最可能位于湖北 | B.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 |
C.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 D.具有高效的资源利用及和谐的生态功能 |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一般情况下,③地区发展的工业多属于
a资金密集型 b资源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
A.ac | B.bc | C.cd | D.ad |
下图为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地近三十年来土地利用和行政中心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80年代中后期,当地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乡镇企业,据图分析该乡镇企业最先可能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家具制造 | B.丝绸纺织 |
C.奶酪生产 | D.甘蔗制糖 |
关于该地区近三十年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业用地的变化符合因地制宜原则 | B.M演变为该地区等级最高的行政中心 |
C.交通运输线路逐渐发展成网状分布 | D.N可能发展为该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 |
甲乙两区域位于我国不同经济区,下表是两区域某年部分统计数据。
|
甲 |
乙 |
人口(万人) |
2239 |
3508 |
耕地面积(千公顷) |
989 |
2760 |
GDP(亿元) |
16013 |
5276 |
城市化水平(%) |
67.5 |
35.5 |
三类产业结构比 |
2:47:51 |
26:44:30 |
每万人大学生数(人) |
343 |
91 |
关于两区域发展经济相对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地广人稀 | B.甲区域产业结构较合理 |
C.乙区域经济比较发达 | D.乙区域出现“用人荒” |
甲、乙两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了要素的流动。属于从甲区域流向乙区域的主要是
A.管理、劳动力 | B.原料、燃料 |
C.技术、资金 | D.技术密集型产业 |
下图为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完成以下问题。
该省可能为 ( )
A.辽宁 | B.江苏省 |
C.台湾省 | D.云南省 |
该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 B.泥石流 |
C.沙尘暴 | D.地震 |
下图为“广东省国土开发战略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广东省发展战略的正确叙述是
A.北部山区发展生态农业,重视水土保持 |
B.粤东沿海发挥科技优势,建设高科技工业区 |
C.粤西沿海矿产、能源丰富,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
D.珠江三角核心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 |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
A.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 B.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
C.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 D.人口增长缓慢 |
产业差异度=各产业增长率-GDP增长率。差异度为正(负),说明该产业增速超过(慢于)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速,产业发展较快(慢)。下表为甲、乙两国1988-2008年三次产业差异度比较表。读表,完成下题。
国别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1988-1998年 |
1998-2008年 |
1988-1998年 |
1998-2008年 |
1988-1998年 |
1998-2008年 |
|
甲国 |
-6.1 |
-6.0 |
3.6 |
1.2 |
0.1 |
0.6 |
乙国 |
-2.4 |
-4.5 |
0.6 |
0.4 |
1.5 |
1.7 |
据表推测1988-2008年期间两国产业发展的状况,一定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乙国比甲国高
B.第二产业的产业增长率甲国比乙国高
C.甲国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较明显
D.乙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上升不明显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下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
A.①⑤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
A.产品需求量大 |
B.交通便利 |
C.科学技术水平较高 |
D.土地租金低,劳动力廉价 |
台湾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因大量外移而没落,但彰化县社头乡织袜工业并未大量外移,反而以维持其家庭外包生产方式继续留驻而成为当地产业特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社头乡织袜业以家庭代工(即家庭代为生产)取代工厂的一贯化作业方式,其经营上的优势有:
①工资可压低至大陆同行业平均水平 ②原料、半成品与产品间运输成本可以降低 ③使生产更具弹性,量小和量大的订单均可承接 ④降低厂房、机器等固定成本投入 ⑤可快速应对市场变化,更新产品设计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③④⑤ | D.①④⑤ |
读“江苏1990年和2010年产业结构图”(图)和“1990~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变化图”(图)。回答下列小题。
对比江苏20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农业生产水平降低 |
B.第二产业上升速度超过第三产业 |
C.第三产业比重快速提升 |
D.第三产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
有关江苏城市化,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速度一直在加快 |
B.大部分城市出现逆城市化 |
C.2010年江苏处于城市化的成熟阶段 |
D.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 |
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提供契机的因素是
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
B.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
C.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
D.良好的区位条件 |
右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A.①——城市人口比重 |
B.②——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
C.③——工业产值比重 |
D.④——农业产值比重 |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 |
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且工业结构没有太大变化 |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 |
D.1990之前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1990年之后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快 |
下列叙述属于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原因的是
①矿产资源贫乏 ②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③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为主导 ④工业比重小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下列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以后发生的现象的是
A.该地区就业机会大增,吸引大量民工涌入 |
B.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并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 |
C.工业发展迅速,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 |
D.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