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21-23图
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 |
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且工业结构没有多大变化 |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 |
D.1990之前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1990年后,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快 |
下列叙述属于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原因是
①矿产资源贫乏 ②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③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导 ④工业比重小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③④ |
下列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以后发生的现象的是
A.该地区就业机会大增,吸引大量民工涌入 |
B.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并出现了大量城乡交错分布的景观 |
C.工业发展迅速,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 |
D.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
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规划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 B.发展新的经济部门,缓解城市就业问题 |
C.寻求洁净优美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D.分散过多人口和工业给市区带来的压力 |
制约“成渝实验区”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
A.交通不便 | B.自然资源少 | C.耕地资源少 | D.人口众多 |
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关于其形成和发展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
A.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资源丰富 | B.位于京九铁路与长江交汇处,交通便利 |
C.所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较发达 | D.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有国家政策支持 |
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城市与乡村界限模糊不清的城乡一体化 B.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C.大城市连为一体的超级城市体系 D.农业产业消失的城市一体化地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计划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
材料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统计数据
|
对外贸易总额(亿美元) |
2005年 |
|||
2001年 |
2005年 |
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比重 |
一、二、三产业比例 |
人均GDP,(元) |
|
长三角 |
138l |
5024 |
41.3% |
4: 55: 41 |
40612 |
珠三角 |
1684 |
4107 |
17.9% |
3: 51: 46 |
41990 |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①地形及海洋资源的利用条件 ②国家给予各区域的对外开放政策
③原有的社会经济及科学文化基础 ④区域所拥有的气候条件与矿产资源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建立产业转移园区主要将有利于 ( )
①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 ②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③缩小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④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与长三角相比,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
①政策领先优势明显下降 ②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
③南岭阻隔,经济腹地较小 ④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中广网北京2010年5月6日讯: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黑龙江馆以与众不同的冰雪文化、赏冰玩雪的独特乐趣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列关于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 | 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
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 | 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
上海世博会黑龙江馆命名为“一座晶莹剔透的梦幻冰城”,这主要体现了
A.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
B.区域内部表现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是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
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中,黑龙江省属于
A.西部经济地带 | B.中部经济地带 |
C.东部经济地带 | D.中部经济地带和东部经济地带的交界处 |
图为“1990-2020年我国就业结构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题。
关于1990-2020年我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199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超过70% |
B.1990-2000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最多 |
C.2020年第一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 |
D.社会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将减少 |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城市数量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1~2题。
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曲线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过程看,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 | B.自然条件 | C.人口数量 | D.人口迁移 |
下图是甲~戊5个国家三个产业就业人口结构的等边三角形图。据图回答1~3题。
城市化程度最低的国家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A.丁 | B.乙 | C.丙 | D.戊 |
经济发展阶段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期的国家是
A.甲 | B.乙 | C.丙 | D.戊 |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②人均国民收入 ③对外贸易总额 ④三大产业产值比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社会发展进程,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出全面接轨态势,农民向城市迁移,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以工业化为重心的社会发展开始转向工业化与城市化并行的新阶段,“3小时都市圈”呼之欲出。据此回答1~2题:
制约长江三角洲“3小时都市圈”形成的瓶颈是:
A.信息传递 | B.交通建设 | C.市场营销 | D.农副产品 |
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将把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座小城镇全部纳入自己的“怀抱”,城市的这种集聚效应,有利于:
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②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③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 ④改善城市环境
⑤缓解内城衰落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目前,珠洲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有
①产业基础薄弱 ②市场腹地范围较小
③城市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④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深圳市GDP达7 80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三大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结合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深圳市已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 |
B.2008年的深圳市GDP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多 |
C.与2007年相比,2008年深圳市第一产业产值不变,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
D.深圳市产业结构已经达到最优化状态,不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移 |
以下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最能代表福建省闽南地区的是
A.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
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
C.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
D.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世纪80年代初,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 B.政策 | C.侨乡 | D.劳动力 |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
C.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包括:
A.香港、广州、深圳 | B.广州、东莞、佛山 |
C.香港、澳门、广州 | D.香港、广州、中山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