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省水稻种植比重以及两个时段积温均值变化图,结合所学回答下列各题。
两图积温均值的变化反映出的问题是
A.全球变暖 | B.酸雨危害加剧 |
C.荒漠化加剧 | D.水旱灾害频发 |
关于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省春小麦播种面积减小 |
B.水稻已成为该省播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 |
C.农民根据环境的变化在生产上做出适当调整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 |
D.图中积温均值的变化与农业科技投入无关 |
读“日本某山地降水量随高程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图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
B.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海拔约2500米处 |
C.AD坡为阳坡,导致降水量出现变化 |
D.E点气温高C点,水汽含量夏季时少于C点 |
关于此山地的叙述可能正确的是
A.此山降水的主要类型是锋面雨 |
B.降水的水汽来源是日本海 |
C.此山地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 |
D.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的变化时草原—荒漠—草原 |
下表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状况。当日天气晴朗,曰出时间为当地地方时5时。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当地该日
A.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减小 | B.12时、15时出现逆温 |
C.受低气压控制 | D.8时前后大气最稳定 |
这一天该地有可能出现的是
A.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 | B.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 |
C.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 D.日落时间为17时 |
图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成都相比,拉萨()
A. | 白天大气辐射强 |
B. | 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
C. | 白天太阳辐射强 |
D. | 夜晚地面辐射强 |
2.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
A. | 纬度差异较大 |
B. | 经度差异较大 |
C. | 地面状况不同 |
D. | 人类活动的差异 |
2010年是近十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和影响最大的一年。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 )
A.低压槽徘徊 |
B.高压脊徘徊 |
C.冷锋过境 |
D.暖锋过境 |
该天气系统给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甲地区有暴雨洪涝灾害 |
B.乙地区持续多雨,频发泥石流灾害 |
C.丙地区干旱少雨,旱灾严重 |
D.丁地区台风频繁登陆,暴雨成灾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10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导致冷空气不断侵入我国。中国气象局监测显示,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2月9日,华北大部、黄淮及江淮北部水量不足50毫米,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持续少雨使中国华北、黄淮等地气象干旱迅速发展。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1)读图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地区出现气象干旱的自然原因。
(2)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用可持续发展观点说明华北地区合理用水的地理意义。
下图是水汽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图,图中的曲线为饱和曲线,甲、乙、丙、丁的箭头方向分别代表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的途径。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自然现象“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种途径而达到饱和的(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列条件中最容易出现“露”的是( )
A.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清晨 | B.我国北方寒冬季节的清晨 |
C.阴天高温的夜晚 | D.我国南方夏季的午后 |
读“甲、乙两岛位置和气候资料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岛气温年较差大,属于大陆性气候;乙岛气温年较差小,属于海洋性气候 |
B.甲岛年降水总量多,属于海洋性气候;乙岛年降水总量少,属于大陆性气候 |
C.甲岛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乙岛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
D.甲岛由于年降水总量多,受大气削弱作用的影响,年均温低于乙岛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X轴表示时间,a曲线表示气压变化,b曲线表示气温变化,则该图表示
A.暖锋过境 | B.台风过境 | C.反气旋过境 | D.冷锋过境 |
若X轴表示时间,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曲线代表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
B.a曲线代表沿海赤潮发生频率的变化 |
C.b曲线代表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的变化 |
D.b曲线代表广州郊区种植业产值比例的变化 |
空气的相对湿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的水汽压(e)和饱和水汽压(es)之比,即f=e/es×100%。它是空气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读图饱和水气压与温度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空气M的相对湿度约为
A.63.5% | B.73.5% |
C.80% | D.125% |
若不考虑空气水汽压的变化,M地空气相对湿度较大的季节一般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地 区 |
① |
② |
③ |
④ |
年平均气温(℃) |
8.1 |
23.5 |
2.6 |
18.3 |
≥lO℃积温(℃) |
3900 |
8200 |
2800 |
6500 |
年降水量(mm) |
62l |
1980 |
538 |
1350 |
表中①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A.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 B.落叶阔叶林,棉花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 D.针叶林,甜菜 |
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水位变化最小 | B.②地含沙量最大 | C.③地冰期最长 | D.④地汛期最长 |
关于四地所在地区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③铁矿资源丰富 | B.②、④煤炭资源丰富 |
C.①、④有色金属矿丰富 | D.①、③石油资源丰富 |
读下图并结合图中A城市最低气温资料回答问题。
(1)一位在A城市留学的中国学生,1月份乘轮船回国探亲,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发现风浪很大,船员解释说:这是这个季节该海域常见的现象。请你分析上述现象的成因,并说明其对航行的影响。
(2)分析该时段A所在国家有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及其原因。
(3)A城市所在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试分析该国发展畜牧业的区位优势。
(4)图中河流B为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航运价值大,请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说明其航运价值大的自然原因。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5时、20时大气对流运动比较活跃 | B.12时、15时空气污染较小 |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
如果选择这一天去观察此地屋影在一天内的变化情况,下列最可能符合的是
坎昆联合国气候大会于2010年12月11日凌晨通过《坎昆协议》。从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到2010年坎昆大会议,围绕历次大会议题所引发的争议都充分表明,可持续发展应坚持 ( )
A.持续性原则 | B.公平性原则 | C.共同性原则 | D.公众的接受与参与 |
冻雨是冬季的一种天气现象。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地表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读某日我国冻雨区预报图,据此完成各题。
导致图示区域冻雨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空气对流 | B.气旋控制 |
C.暖锋影响 | D.地形阻挡 |
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此时贵阳近地面气温垂直变化的是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