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高中地理

下图为“某月近地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该月①、②两区域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A.①风力较大 B.②风力较大 C.风力相当 D.无法比较

该季节③地的气候特征为

A.低温少雨 B.炎热干燥 C.高温多雨 D.温和多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四个地点的气候资料,图中各点代表该地月均温及月降水量,读图回答1~2题。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可能分布于下列哪个地点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列哪项叙述最能说明甲地的自然植被的特征

A.草类为主,连绵成片,树木罕见
B.叶片呈针状,树种单纯,四时常绿,冬不落叶
C.叶片比较大,且薄而柔软,夏季枝叶繁茂,冬季落叶
D.叶片小且硬,树皮较厚,能适应干热旱季,树木终年常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世界某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移动的基本规律(实线代表开始月份,虚线代表结束时间),图中两条经线间隔为5°。据此回答1--2题。

该天气现象可能是

A.反气旋 B.伏旱 C.台风 D.梅雨

6月下旬,图中四地降水最为丰富的是

A.O B.P C.Q D.R
来源:2011届河北唐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12和图13,回答问题。

图12

 
(1)图12中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2)图12中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3)在图13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图12中P地相符的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非洲年降水量”图、“甲国地理位置”图,并结合下表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1)描述非洲年降水量分布的总体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说明甲国a河水量变化的特点及形成原因。(8分)
(3)试分析地中海式气候的成因、分布规律。(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横线为20°纬线,A处以东为海洋,B、C之间和D、E之间为陆地,其余为海洋。则A、C、E三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

A.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受信风影响炎热干燥
C.受寒流影响降水少               D.受暖流的影响降水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万众瞩目的2010年冬奥会已在加拿大温哥华(49°16′N,123°7′W)闭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温哥华地区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可达2000 mm 左右;该地区夏季常吹西北风,冬季多刮西南风。
材料二 北美洲及温哥华地区示意图

(1)下列四幅图分别代表一种气候类型,其中代表温哥华气候类型的是         

(2)温哥华是加拿大西岸最大的港口,气候温和,冬季港口不结冰,其主要原因是   
(3)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该区冬、夏季主导风向的成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气温和降水玫瑰图,回答15~16题。

该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该地区可能是        (   )

A.两河流域 B.华北平原
C.墨累—达令盆地 D.珠江三角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回答13~14题。

下列有关图示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影视剧中往往有女主角面朝大海,让海风吹拂面部使头发向后飘逸的镜头,以反映她快乐的心情。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拍摄该情景   (   )

A.18时~次日7时 B.8时~当日16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次日18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甘肃陇南万象洞的一根石笋上,记录了中国过去1820年的气候变化史,更隐藏着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密码。从公元530年到850年的这个时间段里,包含了隋朝重新统一中国和唐代的大部分时间。在此期间季风逐渐减弱,然后在公元860年突然降到最低点,随后虽又回升了一些,但保持低水平的稳定,之后又在910年到930年之间突然下降,而这个时间正好对应唐王朝衰落的时间。而随后的60年,季风急剧增强,在980年出现一个峰值。直到1020年,季风强度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研究者把从960年到1020年这段时期称为“宋代强季风期”。读公元190年以来季风强弱示意图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与气温的关联表,回答1l—12题。

朝代(时间)
冷暖期
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
晋(265~420年)
寒冷期
匈奴族
南宋(1127~1279年)
寒冷期
蒙古族
元(1279~1368年)
寒冷期
蒙古族
清(1644~1911年)
寒冷期
满族

由图可知              (   )

A.季风强弱和王朝兴衰关系不大
B.季风强度处于一种波动上升变化的状态
C.季风的减弱对应王朝的更替
D.季风通过影响人们思想变化而导致古代王朝的兴衰

下列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与气温的关联表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此时农牧界线向南迁移 B.中原(南方)地区气温没有变化
C.少数民族地区洪涝灾害频繁 D.冬季风减弱,导致气候寒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空的冰晶、雪花下降到距地面2000~3000米时,因周围温度升高而融化成为低于0℃的过冷却水滴,当这些过冷却水滴接触到温度低于O℃的地面或物体时,就会迅速冻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壳,即形成冻雨现象。读冻雨天气形成示意图,回答9~l0题。

冻雨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的          (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最高的是          (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下题。
blob.png

1. 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 降幅超过升幅 B. 逐年上升
C. 升高约2.1℃ D. 波动上升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 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 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 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问题。

1.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 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 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 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 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2.当地该日(

A. 日落时间为17时 B. 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
C. 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 D. 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读图回答下题。
blob.png

1.据图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正确的是(

A.

合肥小于南宁

B.

株洲大于石家庄

C.

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

D.

长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

2.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获得太阳辐射多少

B.

距冬季风源地远近

C.

下垫面性质的差异

D.

对流层厚度的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0年1月报道,有多位权威气候学家推断在未来20年至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假设这一推断成立,完成11题。
在未来二、三十年中,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 )

A.阿尔卑斯山雪线上升 B.南海鱼种大量出现在黄海
C.北美1月0℃等温线北移 D.柑橘的种植范围缩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