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高中地理

读下图“我国某水库2012年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水库的流入水量最大值出现在

A.5月 B.6月
C.7月 D.8月

该水库七月流入量较小的原因可能是:

A.农业用水量大 B.河流蒸发量大
C.副高控制,出现伏旱 D.工业用水量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某山脉18℃等温线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题。

该山脉的走向为(     ) 

A.西北—东南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东西走向

该山脉最有可能是(     )

A.台湾山脉 B.大分水岭
C.马达加斯加岛北部山脉 D.乌拉尔山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受沿岸暖流的影响,等温线分布高度大于B地
B.18℃等温线在A、B处分布的差异,主要是森林覆盖率的差异导致的
C.1000米处A侧气温比B侧高,是因A侧纬度低
D.B侧受暖空气影响强,导致B侧1000米气温与A侧1200米气温相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关(原大理市所在地)位于苍山和哀牢山之间长长的山谷之出口,北靠洱海。下关风不仅以风力大著称,而且有“风高不寒,无沙无尘”之特点。下图为“大理部分区域的相关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导致下关风力大,主要是因为                                

A.湖陆温差大 B.水平气压差大
C.山谷地形影响 D.城市热岛效应

下列对下关风“风高不寒,无沙无尘”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风,吹越河谷地带 B.西南风,植被覆盖率高
C.东北风,洱海湖面无尘 D.东北风,大理岩裸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地迎风面的气压比背风面高很多,使等压线突然变形或突然密集,可将几根等压线用一条锯齿形线连结起来,称之为地形等压线,应画在山的迎风面或冷空气的一侧,与山脉平行,不能横穿山脉。读我国某山地某季节地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山地迎风面气压比背风面气压高的原因是

A.迎风面气温高 B.迎风面气流下沉
C.迎风面降水多 D.迎风面空气堆积

图示季节最有可能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V、I、S、T、A五个国家被称之为 “展望五国”,它们分别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继“金砖四国”之后,VISTA有望成为新兴市场队伍中的明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 T国位于S国的__________方向。
(2) 图甲代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3) I国有“地质灾害的超市”之称,原因是什么?
(4)简要评价V国经济发展有利的自然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地气温统计资料。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仅考虑纬度因素的前提下,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依次是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如果②地的纬度比④地低,则②地最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东南丘陵 D.华北平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数百年来,北极航道大部分时间被厚厚的冰层覆盖而被称为“传说中的航道”,但中国商船于2013年8月8日从大连港扬帆启航,首次取道俄罗斯北方的东北航道,最终于9月10日到达鹿特丹港(路线如图11所示),开展了商业运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有关东北航线的开通的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A.有利于缩短行程,降低航运成本
B.有利于促进中国和欧洲、大洋洲和美洲的国际贸易
C.有利于降低我国处理与北极国家之间的关系的难度
D.航线所经过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将得到加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出发地和目的地的自然带相同
B.大部分时间逆着洋流航行
C.白昼越来越短和日落时间越来越早
D.沿途经常受到台风、寒潮的侵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瑰丽多姿的秋天,再没有什么比红叶更富有色彩、更具欣赏性了。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能观赏红叶的地区以及10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区,读图回答下题。

形成九寨沟与庐山观赏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海拔

9月份的最佳观赏地是

A.五指山 B.栖霞山 C.香山 D.红叶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甲湖地处加拿大西南部的高山深谷,其周边方圆约一百公里的区域是加拿大多种优质水果的生产基地。R河谷地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冰酒酿造技术独特,品质上乘,所需葡萄原料用量约比一般葡萄酒多20倍,是在冬季气温低于-8°C,优质葡萄成熟后在树上经自然冰冻,夜间采摘,酿造而成。
材料二 下图中左图示意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地形,右图为甲湖湖畔A市的气候资料。

(1)指出A市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气候类型:               
判断理由:               
(2)简述甲湖的水文特征。 (4分)
(3)从工业区位角度分析R河谷地所产冰酒昂贵的原因。(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多哈(25.29°N,51.56°E)多年气候资料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17
17.9
21.2
25.7
31
33.9
34.7
34.3
32.2
28.9
24.2
19.2
降水量(mm)
13.2
17.1
16.1
8.7
3.6
0
0
0
0
1.1
3.3
12.1

 
对多哈气候影响较大的是

A.副热带高压 B.西风
C.季风 D.赤道低压

多哈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022年世界杯将在多哈举行,从气候角度考虑,举行时间适合在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中国部分城市1月平均气温及三类谷物发芽适宜温度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图示气温数据特征能够推测(  )

A.我国1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
B.我国1月南北最大温差为41.4 ℃
C.三亚受海洋影响最明显
D.西安和郑州最靠近秦岭——淮河一线

关于三类谷物种植时空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水稻种植区面积大于小麦种植区
B.云贵高原地区不适宜种植玉米
C.西安所在的平原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D.三种谷物在海南岛各地可以随时播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读下面两幅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各年代副高脊线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60年代持续偏北 B.70年代各年基本不变
C.80年代总体偏南 D.90年代累积偏移超过2000千米

下列说法和X年相符的是

A.3-4月雨带位于长江流域 B.浙江省梅雨到来推迟
C.6月夏季风偏弱 D.8月长江防洪形势严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4分)陕西省自然环境多样,历史悠久,西安(古称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下图为陕西局部地区示意图,下图为某野外考察组绘制的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秦岭的北坡出现多个三角形的山崖(如图),试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2)秦岭山脉对气流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分析其对南北两侧气候的影响。(6分)
(3)郑国渠兴修于公元前206年,西引泾水,东注洛水,穿行于渭北高原脚下,灌溉了关中平原4万余顷的田地。据图说明郑国渠选线的优越性。(6分)
(4)人类对河流的开发利用主要有灌溉、航运和水能开发等。某班学生对图示区域河流开发进行探讨,提出下列两种观点。请选择其一,判断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6分)
观点一:渭河平原地区经济发达,交通运输量大,应大力发展渭河航运业,以缓解运输压力。
观点二:北部高原区地形坡度大,应大力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保护高原区植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境内居住着门巴族、珞巴,藏、汉等民族。
2013年10月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是打通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雪山隧道,它穿越多条断裂带,施工中还出现大量涌水、渗水问题。
材料二   墨脱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下图)

(1)简析墨脱气候四季如春的主要原因。
(2)分析修建嘎隆拉隧道时出现涌水、渗水的原因。
(3)过去从波密通往墨脱的交通线一年中经常出现“南通北不通、北通南不通”的现象,请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
(4)墨脱县虽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但目前并无计划大规模开发当地水利资源,试分析原因。(8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流域某季节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图中降水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曹冬柏

A.降水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B.降水南北多,中部少,西部最少
C.水系密度大的区域,降水多 D.东南部降水最多,西南部降水最少

对该区域地形的推测,合理的是

A.东南部比北部地势起伏大 B.甲地位于盛行风背风坡
C.乙、丙两地海拔相同 D.地势西高东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