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高中地理

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B.维护了全球水的静态平衡,促进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
C.不断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中的矿物质,促使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
D.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交换,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来源:2013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高考压轴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沿37°N世界某地地形剖面图及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小题。

影响图示区域降水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 B.大气环流
C.洋流 D.太阳辐射

图示降水量最多处海拔约为

A.2500米 B.1000米
C.1500米 D.500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据此完成小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力≥8级天数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0.4
0.8
1.4
0.6
平均气温(℃)
-3.2
-0.7
6.4
13.7
21.2
26.0
27.3
26.3
20.6
14.4
6.3
-0.7
降水量(mm)
3.3
7.3
9.1
43.2
33.2
54.5
247.3
166.8
48.9
26.2
26.0
3.5

该地可能是

A.广州 B.长春 C.杭州 D.济南

该地8级以上大风的风向多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实测发现,该地5月光照优于7月,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中水汽较少 B.风力较强 C.气温最高 D.海拔较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题。

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

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此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示意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题。

R地降水量多于其周边地区,主要是因为R地

A.距海洋近 B.多地形雨
C.多锋面雨 D.气旋活动频繁

图示区域的典型农业景观为

A.牧场辽阔 B.灌渠纵横
C.陡坡梯田 D.水田密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时大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的现象。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集资料制作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霜期表”。据此回答题。

纬度
23.5°N
30°N
40°N
45°N
霜期时长
5天
15天
55天
105天

材料中不同地区霜期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天气严寒 B.地面辐射强 C.微风 D.大气逆辐射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完成题。

1.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 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 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 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2.近年来,当地开展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工作。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①提高文化生态景区的集聚性

②利用河滩低地布局文化建筑
③控制著名景区的旅客日流量

④防治湿地退化

⑤吸收外来文化,改造当地民俗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题。

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图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

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江淮地区的梅雨常出现在每年的

A.4月中旬至5月中旬 B.5月中旬至6月上旬
C.6月中旬至7月上旬 D.7、8两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是

A.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B.气温年较差大
C.全年降水丰富 D.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某地气象资料,回答问题:(共6分)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4.0
-1.5
0.2
5.6
13.5
19.3
26.1
24.6
18.3
13.0
7.0
-0.6
降水量mm
11
13
12
29
31
86
249
181
77
45
30
26

1. 该地年降水量季节分配特征是______________,该地当属_____________气候。
2. 该地可能是我国的哪个城市?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3、绘制该地的降水柱状图、气温曲线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地区中,降水量较多的是 ()

A.山地迎风坡
B.山地背风坡
C.两极地区
D.大陆内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2012年1月12日至2月9日我国某地气象站每天早晨8时积雪深度、无雪地温和雪盖地温(有积雪覆盖的地面温度)变化统计图。积雪隔绝了地面与大气,阻止了它们之间的热量交换,能够保住土壤的热量。读图回答小题。

图中表示积雪深度、无雪地温、雪盖地温变化的三条曲线依次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D.乙、丙、甲

下列时间段内,积雪量变化最大的是

A.1月16日~17日
B.1月20日~21日
C.1月27日~28日
D.1月28日~29日
来源:2013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上学期基础测试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全球海陆气温年较差、气温日较差随纬度变化图,完成小题 。

四条曲线中纬度差异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①、③曲线的差异在南北半球不同,下列有关其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半球陆地海拔比北半球高 B.南半球陆地海拔比北半球低
C.南半球大陆面积小 D.北半球海洋面积大
来源:2013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种地理现象在全球的分布,读图回答题。

该地理现象是

A.地震 B.赤潮 C.台风 D.石油泄漏

在12月到次年2月期间

A.日出时间①比③早 B.⑤比②的自转线速度小
C.④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D.昼长变化幅度①地小于④地

当①所在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处盛行东南风
B.③处等温线向北凸
C.④处一片绿色生机勃勃
D.⑤处开始收割小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