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统计,读图回答4-5题。
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
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 |
B.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 |
C.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 |
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十年都比前十年明显变暖 |
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
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 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 |
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 )
A.20℃或16℃ | B.23℃或14℃ |
C.17℃或18℃ | D.19℃或15℃ |
该图所示可能是( )
A.北半球的1月 | B.北半球的7月 |
C.南半球的1月 | D.南半球的7月 |
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M、N两地中选一点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及理由是( )
A.M地:气候温和湿润 | 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
C.N地:气候温和湿润 | D.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
逆温是指某高度大气实际温度高于理论温度的现象,河流和湖泊中有时也会出现逆温现象。湖水逆温是指距离湖面一定距离内,湖水温度随水深增加而升高的分布形式。读我国某湖泊不同季节垂直水温变化图,回答20-21小题。
维持湖水表面温度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图中能反映该湖逆温现象的曲线及其出现的月份是
A.①-7月 | B.②-7月 |
C.①-1月 | D.②-1月 |
下列关于此时该湖泊出现逆温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夏季,湖泊水温上升过快 |
B.处于冬季,表层湖水受外界降温影响大 |
C.湖底在此时因为有火山喷发,从底部释放大量热能 |
D.该季节,湖水运动频率过高 |
今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各省区发生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干旱。有人在抗旱中,发现《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对长江中下游各省区酷热干旱原因的说法,最能让人信服的是
A.受三峡大坝阻挡,夏季风难以到达 |
B.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副高强度偏大 |
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地降水偏少 |
D.夏季风较正常年份弱,降水偏少 |
“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是
①温度升高,加快江水的蒸发 ②灰烬增加了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
③造成空气的不稳定性,形成上升气流 ④气压降低,引导热带气旋深入峡谷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读“2006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21—23题:
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有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B.地形地貌地区差异 |
C.各地纬度差异大 |
D.各地经度差异大 |
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 )
A.位于低纬,太阳高度大 |
B.南岭阻挡弱冷空气南下 |
C.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 |
D.刚好有台风登陆,气温高 |
这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在西南地区最有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 )
A.泥石流 | B.地震 | C.洪涝灾害 | D.水土流失 |
气象部门用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 0℃则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两季。读某年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形成图中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B.地形地貌差异 | C.各地纬度差异 | D.各地经度差异 |
此时从西南地区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的降水,其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 B.受锋面活动的影响 |
C.受山地影响 | D.受台风登陆影响 |
在瑰丽多姿的秋天,再没有什么比红叶更富有色彩、更具欣赏性了。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能观赏红叶的地区以及10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区,读图回答下题。
形成九寨沟与庐山观赏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C.海陆分布 | D.海拔 |
9月份的最佳观赏地是
A.五指山 | B.栖霞山 | C.香山 | D.红叶谷 |
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和温度区界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①、②两地的降水量可能分别为
A.460mm 360mm | B.400mm 420mm |
C.280mm 350mm | D.320mm 340mm |
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可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个温度区大致呈南北分布,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 | B.大气环流 |
C.太阳辐射 | D.降水 |
读2014年11月9日12时近地面气压(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等压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陆地为低压,海洋为高压 ②陆地为高压,海洋为低压
③南部等压线稀疏,北部等压线稠密 ④南部等压线稠密,北部等压线稀疏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此时,关于图中天气的正确叙述是
A.青藏高原地区风力强,天气晴朗 | B.北京比东京气温低,气压高 |
C.印度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南风 | D.海南岛西部出现狂风暴雨 |
读下列“四个半岛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
C.半岛①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 |
D.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 |
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 |
C.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
D.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
下图为某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
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 |
C.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
D.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
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 ( )
A.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 |
B.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 |
C.地表缺少植被覆盖 |
D.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泽 |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某日天气状况的网络截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此日
A.日期最接近冬至日 |
B.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
C.北极点附近有极昼 |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但逐渐减速 |
此日
A.风向为本地盛行风向 | B.晚九时不宜户外锻炼 |
C.大气污染物易于扩散 | D.建议着厚外套加毛衣 |
最大可能蒸发量是指地表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产生的最大蒸发量。下图示意某地1961-1990年间相关统计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地最可能是
A.莫斯科 | B.北京 | C.罗马 | D.悉尼 |
从水平衡角度来看,该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下图为“某地某日气温实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最高气温出现在14: 00,原因是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 |
B.最低气温出现在6:00,原因是地面温度达到最低值 |
C.1:00 -2:00降温幅度最大,原因是大气逆辐射最弱 |
D.9:00 - 11: 00气温不断上升,原因是地面辐射不断增强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