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3所示区域,海陆气温有明显的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海陆之间近地面吹陆风 |
B.此时海陆之间近地面吹海风 |
C.陆地气温相对较高,近地面为高压区 |
D.海上气温相对较低,海面为低压区 |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结合该图回答问题。
图1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
A.锋面雨 | B.对流雨 |
C.台风雨 | D.地形雨 |
图2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
不同地区气候资源的差异会导致某一物侯现象出现的时间也存在差异,读我国东部刺槐年平均始花期图(数字代表月、日),完成问题。
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刺槐始花期存在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气温 | C.降水 | D.土壤 |
图中同一纬度的成都与上海两地区的刺槐始花期相差半个月左右,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A.成都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
B.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盆地地形的保温作用和北部山地对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强 |
C.成都所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水质好,对刺槐的污染小 |
D.云贵高原阻挡了西南季风对成都的影响 |
呼和浩特和沈阳的纬度条件不相同,但刺槐始花期却相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沈阳距海近,受海洋的影响比呼和浩特大 |
B.沈阳重工业发达,工厂排放的废气对刺槐影响大 |
C.呼和浩特植被破坏严重,荒漠化加剧,影响了刺槐的生存环境 |
D.纬度较低的呼和浩特的海拔比沈阳高,加之春季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 |
读全球台风发生区域分布图,回答26—28题。
世界上台风发生最频繁的地区位于 ( )
A.太平洋东部 | B.太平洋西部 | C.大西洋西部 | D.印度洋北部 |
2007年10月超强台风“罗莉”袭击了我国台湾、福建和浙江等地。下列海域最有可能生成“罗莉”台风的是 ( )
当“罗莉”台风影响时,福建沿海某地测得风向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判断台风在此地移动的方向大致是 ( )
A.由南向北 | B.由东向西 | C.由北向南 | D.由西向东 |
读某区域全年大风天数分布图,回答18-20题。
图中反映该区域风力分布的特点是
A.沿海强于内地 | B.低纬强于高纬 |
C.城市强于农村 | D.山区强于平原 |
造成该区风力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 B.摩擦力 |
C.地转偏向力 | D.向心力 |
为防止该地大风危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 B.修建分洪蓄洪区 |
C.营造沿海防护林 | D.改进耕作制度 |
读气温变化图,回答问题。
下列词语中形容图中气温变化最恰当的是( )
A.保温作用 | B.温室效应 | C.热岛效应 | D.全球气候变暖 |
现象直接引发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平面下降 | B.作物生长地发生改变 |
C.地下水位下降 | D.降水增多 |
人类的下列做法中,对缓解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
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
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 |
D.加强国际间合作,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 |
化碳气体的排放量
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 |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 |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
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 )
A.17时—次日7时 | B.7时—当日17时 |
C.16时—次日8时 | D.6时—当日18时 |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新一轮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
市德班召开。右图为甲地高大的“瓶子”树,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
持生命活动。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会议召开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德班的昼长时间长于约翰内斯堡 |
B.德班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约翰内斯堡 |
C.德班的太阳辐射量大于约翰内斯堡 |
D.德班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约翰内斯堡 |
生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瓶子”树能体现出甲的地理环境( )
A.全年干旱少雨 | B.夏季干燥,冬季多雨 |
C.干湿季节明显 | D.全年高温多雨 |
关于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是因为太阳辐射量近年来持续上升所致 |
B.全球变暖是因为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下降所致 |
C.全球变暖是因为人类大量植树造林所致 |
D.全球变暖是因为大气保温效应过度增强所致 |
12月11日德班当地时间下午5:00,气候变化大会闭幕,此时的北京时间为( )
A.12月11日11:00 | B.12月11日23:00 |
C.12月11日7:00 | D.12月12日3:00 |
读2011年我国冬小麦开始收获期分布示意图。
山东省麦收时间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的正确组合是( )
A.由南向北——温度 |
B.由西向东——降水 |
C.由西向东——温度 |
D.由西南向东北——降水 |
若要对冬小麦的产量进行估算,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互联网技术 | B.地理信息系统 |
C.遥感技术 | D.全球定位系统 |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的天气预报截图。
图中所示信息资料所反映日期可能是 ( )
A.1月31日 | B.3月10日 | C.4月20日 | D.10月31日 |
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南半球,向北移 | B.北半球,向南移 |
C.南半球,向南移 | D.北半球,向北移 |
关于资料中三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三天天气状况的天气系统是气旋 |
B.星期日白天气温较低是因为云层大量吸收了太阳辐射 |
C.星期一受暖气团控制,气压较高 |
D.星期二昼夜温差较大是因为天气晴朗,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
A.春节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下列对待自然灾害的态度,可取的是( )
A.大自然的报复是可怕的,人类应屈服于它 |
B.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尽可能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
C.只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就能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 |
D.这是天意,我们对此无能为力 |
读图(世界海洋多雾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图中多雾区说法,正确的是
A.多雾海区均为暖流流经的地区 |
B.与多雾海区相邻的陆地上均为草原 |
C.多雾海区均为信风盛行的大陆西岸地区 |
D.多雾海区多为寒流流经的地区 |
关于图中6个海区雾的共性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表层海水温度较低,使其上空大气的水汽容易凝结成雾 |
B.有冷空气从温暖的洋面上吹过 |
C.锋面频繁过境,使其上空出现逆温层所致 |
D.受高压系统影响,晴朗少云,大气逆辐射弱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