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丙图中能正确反映A、B两地降水特征的点分别是
A.①、② B.④、② C.④、③ D.①、③
A地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A.飓风 | B.赤潮 | C.寒潮 | D.地震 |
B河下游地区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 B.凌汛 | C.泥石流 | D.风暴潮 |
下图为我国某地夏季某日天气系统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为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四个城市。甲地气压为990百帕,乙地气压为1 010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图中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状况(单位:百帕)与上图天气系统相符的是 ( )
有关甲、乙、丙、丁四城市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城市肯定是晴朗天气 | B.甲城市空气质量比乙城市好 |
C.丙城市吹偏北风 | D.丙城市比丁城市气温日较差小 |
气象部门用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 0℃则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两季。读某年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下列各题。
形成图中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B.地形地貌差异 | C.各地纬度差异 | D.各地经度差异 |
此时从西南地区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的降水,其原因最可能是 ( )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 B.受锋面活动的影响 |
C.受山地影响 | D.受台风登陆影响 |
读某农场气候要素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农场所处的干湿地区和农业耕作制度分别为
A.湿润地区;一年二熟 |
B.半湿润地区;一年一熟 |
C.半干旱地区;二年三熟 |
D.干旱地区;一年一熟 |
在该农场
A.由于雨热同期,所以比较适合种植棉花 |
B.农作物适应寒冷气候,农处活动不受寒潮影响 |
C.春季气温回升快,容易出现春旱问题 |
D.夏季降水比较多,适合水稻的生长 |
气象观测是预报天气和了解当地气候状况的基础工作。气象台站常用温度表、太阳辐射仪和蒸发皿等仪器测量当地的气象要素。
在连续多日观测中,与多云夜晚相比,晴朗夜晚温度表读数
A.往往比较大 | B.往往比较小 | C.往往基本相等 | D.往往没有规律 |
根据观测,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年总辐射量最大的是
A.青藏高原 | B.四川盆地 | C.江南丘陵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在新疆等干旱地区,根据蒸发皿计算的水分蒸发量
A.远大于当地返回大气的实际水汽量 | B.远小于当地返回大气的实际水汽量 |
C.可等于当地返回大气的实际水汽量 | D.近似于当地返回大气的实际水汽量 |
图示意大气臭氧含量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有关图中臭氧含量叙述正确的是( )
A.月平均臭氧含量自低纬向高纬递增 |
B.月平均臭氧含量自高纬向低纬递增 |
C.臭氧含量北半球最大值出现在春季,南半球最大值出现在秋季 |
D.赤道附近地区臭氧含量季节变化小 |
图示区域3月份大气臭氧含量差值最大不超过( )
A.160 | B.180 | C.220 | D.240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气压年变化是以一年为周期的波动,受气温的年变化影响很大。下列对气压年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A 大气环流 B 纬度
C 海陆性质 D 海拔高度
关于年气压表达,正确的是
A北京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夏季
B中国年气压变化值由南向北减小
C 檀香山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冬季
D东沙岛年气压较差小于同纬度的陆地
读“寒带不同纬度出现某种地理现象的天数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为极昼现象,则T地极昼开始的时间大约在
A.3月21日 |
B.4月22日 |
C.5月23日 |
D.6月22日 |
除极昼现象外,还可以表示哪些现象
①极夜 ②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0 ③正午太阳高度大于00 ④极光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 | 地壳活动加剧 |
B. | 日地距离缩短 |
C. | 黄赤交角增大 |
D. | 全球气候变暖 |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 | 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
B. | 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
C. | 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
D. | 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
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 |
11月至次年1月 |
B. |
2月至4月 |
C. |
5月至7月 |
D. |
8月至10月 |
2.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 | 蒸发旺盛 | B. | 河道弯曲 | C. | 地势起伏 | D. | 湿地调储 |
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到下题。
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A. | 1月 | B. | 4月 | C. | 7月 | D. | 10月 |
读“我国部分地区生长期(日均温>6℃的持续期)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区域生长期初日的变化规律是
A.自西南向东北提早 |
B.自南向北推迟 |
C.由东向西推迟 |
D.无规律 |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各地区
A.生长期初日提早,生长期时间延长 |
B.生长期初日提早,生长期时间缩短 |
C.生长期初日推迟,生长期时间延长 |
D.生长期初日推迟,生长期时间缩短 |
植物对某地气候的反应称为物候现象。据此回答下题。
对于我国东部同一植物始花期分布规律及主导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南向北推移——气温 | B.东部早于西部——降水 |
C.由南向北推移——光照 | D.西部早于东部——湿度 |
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某一周的气温与大阳辐射强度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周所在月份最可能是
A.1月 | B.5月 | C.7月 | D.11月 |
关于该周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最有利于农作物糖分含量提升的一天是星期一 |
B.最有可能是阴雨天气的一天是星期五 |
C.周三和周四两天受冷锋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
D.周六和周日两天的最高气温均出现在太阳辐射强度最大之后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