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部分城市与北京的经济联系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联系越紧密。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廊坊经济联系指数较石家庄大的原因主要是
A.经济水平较高 | B.离北京市较近 |
C.城市等级较低 | D.劳动力较丰富 |
廊坊的燕郊镇因有30万“北漂”在此安家而成为北京的“睡城”。“睡城”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是
A.房价水平较低 | B.就业机会较多 |
C.环境质量较高 | D.经济联系紧密 |
读恒河三角洲某民居在不同季节的景观图,回答各题。
该民居建筑结构的最主要功能是
A.防蚊虫 | B.通风散热 |
C.防洪涝 | D.防震 |
左图景观出现时
A.印度低压强盛 | B.北京昼短夜长 |
C.恒河三角洲盛行西南季风 | D.地中海气候区温和多雨 |
导致该民居不同季节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
B.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季节移动的影响 |
C.受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集中 |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
下图为欧洲、北美、中国三地区域电网实时负荷率变化曲线。负荷率是指用电量与发电厂的设计最大供电量的比值。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a、b、c分别表示
A.中国、北美、欧洲 | B.北美、欧洲、中国 |
C.欧洲、中国、北美 | D.欧洲、北美、中国 |
图中三大区域电网
A.互联可以实现电力负荷的削峰填谷 |
B.负荷曲线之间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 |
C.负荷总值在世界时20时达到最大 |
D.负荷曲线日变化与当地太阳高度日变化一致 |
下图为兰州市和拉萨市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对两城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河流提供水源,是两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之一 |
B.拉萨气温年较差大于兰州 |
C.河谷地形使两城市形态呈条带状 |
D.拉萨太阳辐射比兰州更丰富 |
西北工业重镇兰州的大气环境质量近年来虽有很大改善,但仍堪忧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出路 |
B.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春季和初夏的沙尘暴 |
C.河谷地形昼夜山谷风的转换,利于污染物扩散 |
D.治理污染的重点应该进行南北两山的绿化工作 |
拉萨城市规划的总原则是“城中限高,城外限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中心城区以外,以大面积住宅区、工业区的开发为主 |
B.中心城区限制建筑物高度,保护城市特殊风貌 |
C.周围山地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 |
D.修建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
区域发展的过程是由均衡到不均衡再到新的均衡……如此循环往复,这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区域发展的均衡 非均衡原理,此原理客观地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出台了许多区域发展战略。在下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符合区域发展非均衡原理的是
①西部大开发②经济特区的创建③中部崛起④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设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区域发展的均衡非均衡原理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 |
B.上海自贸区的设立 |
C.“三线”建设 |
D.青藏铁路的修建 |
读“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示区域
A.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 | B.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
C.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 D.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
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的河流一般在每年7、8月份进入汛期 |
B.区域内农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的一年两熟 |
C.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妙景象 |
D.区域内有“丘山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农业景观 |
工资指导线是政府对企业的工资分配进行规范与调控,使企业工资增长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企业年度货币工资水平增长幅度的标准线。工资指导线由工资增长预警线(上线)、工资增长基准线和工资增长下线组成。读工资指导线表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表格说法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工资增长基准线都比中西部高 |
B.我国大部分省区工资收入都有所降低 |
C.我国工资水平增幅普遍减缓 |
D.未设定上线的省区可以无限度的增资 |
2014年广东省工资指导线基准线低的原因主要是
A.城镇就业水平低 | B.经济水平高,人均工资高 |
C.对外贸易量减少 | D.周边省区经济发展速度快于本省 |
下图是安徽省各地级市分布及其人口构成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安徽省地级市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宿州 | B.黄山 | C.铜陵 | D.合肥 |
图中有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是
A.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
B.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
C.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分界线 |
D.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
下表为三个国家2003年的产业结构表,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产业 国家 |
① |
② |
③ |
第一产业 |
54.7% |
9.0% |
1.8% |
第二产业 |
20.3% |
41.9% |
28.2% |
第三产业 |
25% |
49.1% |
70% |
与表中①、②、③三个国家对应的顺序,正确的是
A.美国、中非、中国 | B.中非、中国、美国 |
C.美国、中国、中非 | D.中国、美国、中非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国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 B.③国处于工业化阶段 |
C.②国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 D.②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A.平坦肥沃的平原 | B.山麓和丘陵地带 |
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 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 |
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A.河流源头、三角洲、盆地等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 |
B.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 |
C.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紧密结合的地区 |
D.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读下图,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
2013年3月22~30日,中国国家主席出访了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四国,下图是出访路线示意图。据图文回答下列各题。
出访地中
A.①所在国家属于亚洲 | B.②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
C.③东岸受寒流影响显著 | D.④地盛行东北信风 |
出访期间
A.①昼渐长,夜渐短 | B.②和③的日出时刻相同 |
C.③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 | D.④自转角速度变小 |
17.出访路线中
A.北京和①地年均温差异最大 | B.②和③之间干湿差异最大 |
C.①至②自然带景观变化最多 | D.③至④沿线均为高原地形 |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四条河流中,流量最稳定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城市近年来人口增长较快,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增长率高 | B.该地区环境好,吸引老年人口 |
C.文化教育水平高,吸引国外人口 | D.靠近邻国,贸易人口增加较多 |
图中②城所在地正处于区域发展阶段中的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 B.工业化阶段 |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 D.资本主义阶段 |
读下图,甲、乙、丙、丁均为世界主要国家,回答下列小题。
有关四国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国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
B.乙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
C.丙国北部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
D.丁国位于欧洲大陆上的“十字路口” |
有关四国大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国的最大港口皆受到暖流的影响 |
B.四国的首都职能均属单一 |
C.四国最大城市都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 |
D.四国的主要城市都分布在东南沿海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
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A—B—C B.B—C—A
C.C—A—B D.B—A—C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