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旅游与区域发展
高中地理

格陵兰岛(下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这里可以看到壮观的冰原,深邃的峡湾,珍稀的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鲸等动物,并能了解岛上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说明格陵兰岛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理由。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地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据此回答题。
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B.人们的过量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C.冬季风影响的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
D.扬尘和沙尘暴天气的频繁多发

防治荒漠化土地的措施主要有
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
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香榧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区和主产区在浙江诸暨东北部的枫桥地区(位置见下图),又称枫桥香榧。这里打造香榧森林公园,每年夏季以举办"香榧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

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榧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主要原因。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 (全国Ⅲ卷)地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 B. C. D.

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 光照 B. 水分 C. 坡度 D. 温度

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 甲地区植被退化 B. 乙地区沙化
C. 丙地区荒漠化 D. 丁地区植被改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题

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途径是   

A.RS技术 B.GPS技术
C.GIS技术 D.实地考察

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工程中,对上海地区酸雨危害起减缓作用的是(   )

A.西气东输 B.苏州河治理 C.南水北调 D.沿海防护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题

右图C地区的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次生盐渍化 C.沙漠化 D.泥石流

治理以上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 B.大力修建水电站
C.人工增雨 D.大力发展耕作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江西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 km已形成一片面积达4.5万亩的厚田沙漠,被称为“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沙漠中心的龙王庙村青壮年纷纷携全家外出打工。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据此回答小题
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大沙漠的人为原因是

A.滥砍乱伐现象极为严重 B.生活习惯 C.执法不严 D.气候变迁

本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

A.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 B.先移民,后治理
C.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 D.建水电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重庆武陵地处乌江东南缘,其喀斯特景观以负地形(峡谷、溶洞、竖井等)高度发育著称,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请指出武陵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地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0月中旬以来,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逼近极枯水位。下列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季节降水稀少,导致补给不足
B.上游建有水坝,致使长江水位过低,无法补给鄱阳湖
C.该季节农业用水大量增加,过度引水灌溉
D.湖口无序采砂增加了鄱阳湖水的下泄入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 B.水运发达
C.冬季河流结冰 D.雨热同期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是

A.土地盐碱化、多洪涝灾害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水土流失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土流失严重、酸雨危害较严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研究,5000年前撒哈拉地区主要为草原环境,现在则成为世界最大的沙漠。近50多年来撒哈拉沙漠扩大了10×106平方千米,目前沙漠面积每年仍以6千米的速度向南部草原扩展,其直接原因是(   )
①人口问题 ②对植被的破坏 ③政治动荡 ④旱灾频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北部的亚马孙平原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但能源矿产不多。根据巴西及周边区域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1)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是我国重要的铁矿供应国。从巴西把铁矿运至中国,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______,此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是__                  _。
(2)巴西的首都原在里约热内卢,1956年巴西决定将首都迁至中部高原上的巴西利亚。巴西利亚四季如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世界最大的自然原因。
(4)据报道,近年来亚马孙平原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
(5)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分析巴西种植甘蔗的有利气候条件与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图(下图),回答题。

楼兰古城在两千年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茂密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 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主要是(    )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过度樵采和灌溉用水增多,土地荒漠化 D.风力侵蚀作用强

N为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M为湖边的小绿洲,N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是(    )

A.地下水夏季 B.冰雪融水春季
C.冰雪融水夏季 D.地下水秋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下图),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

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地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旅游与区域发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