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高中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我国东北三省1982年和2005年城市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通常城市等级的高低是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的。不同等级的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都是不同的。
(1)从1982年到2005年我国东北三省城市化表现出的特点是什么?
(2)概括图示地区城市等级大小与城市数量、城市分布、服务种类之间的关系。(3分)
(3)沈阳是我国著名的机械工业城市,分析发展机械工业的区位优势。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资阳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图1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2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____,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苏南地区____________苏中地区_______苏北地区___________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 图1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2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_______。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_;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_______。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___,主要体现在________。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苏南地区________ 苏中地区________ 苏北地区________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部分地区地形图(图甲)、年降水量(单位:mm)与农业分布图(图乙)。

(1)据材料一概况应该农业分布与地形、降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2)英国河流短小,但航运价值较大,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材料二英国、中国城市化过程图(图丙)。

(3)简述与我国比较,英国城市化过程特点。

来源: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科教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还是重要的经济、交通、旅游中心。北京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过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京津与冀位置相邻,但在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差异巨大。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图甲示意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2012年),图乙为京津冀两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1)分析京津与冀之间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差异。(6分)
(2)有专家建议把B城市培育为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的新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的区位优势。(6分)
(3)分析北京城市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10分)

来源:201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4月复习阶段性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宅基地是专门用于农民居住的农村用地。在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下图为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模式图,其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全村、村中心及村周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到M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基地面积减少趋势开始逆转
B.到N点时,村中心和村周边住人宅基地的变化趋势相同
C.到P点时,全村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D.到R点时,全村宅基地的废弃和闲置最为严重

P—T时间段内,导致全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的持续推进 B.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C.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 D.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来源:2014届甘肃省张掖市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两省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可以用城市化速度和城市化水平来反应,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______,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经济水平较低的是______________,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是______________。
(2)据统计,近年来两省间存在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净迁入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净迁出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列举两省间人口迁移的特点_____________。
(3)分析上述两省之间的人口迁移对贵州省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城市化进程经历的时间较长,大致呈“S”形曲线阶段性上升。下图中最后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减缓的原因是( )

A.能源短缺,导致工业发展迟缓,影响了城市化发展速度
B.原有城市化程度已经相当高,可加速发展的空间不大
C.工业基础弱,延缓了城市化速度
D.政府采取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总复习课时精练:城市与城市化、城乡规划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 图甲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乙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6分)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___,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苏南地区________ 苏中地区________ 苏北地区________(6分)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大题答题仿真演练:地理事物空间布局的分析评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说出图中“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的主要分布特点(4分)
(2)简述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的主要意义。(10分)
(3)在我国城市化战略中,生态城市建设是主要方向。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14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专题训练 人口城市与交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调水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美国太平洋沿岸为什么北部水资源富余,南部水资源贫乏?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理由是什么?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东部调出区的河流中下游出现水质变差、污染加重的现象,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壤盐碱化加重的现象。请分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活用“五主”、“五辅”法进行空间定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近几年城市化率变化图

材料二 某年份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市化率排名与当年部分省区人均GDP数量及排名(除港澳台外)

城市化率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省区市
上海
北京
天津
广东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江苏
新疆
内蒙古
人均GDP (美元/人)
7 330
6 410
5 340
3 630
2 830
2 100
2 020
3 710
1 890
2 590
人均GDP排名
1
2
3
6
8
11
12
5
14
10

(1)材料中城市化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衡量________的标志。
(2)由材料一可知,我国近年来城市化水平呈________趋势,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区大都分布在________,分析其原因。
(4)有关上海市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化基础水平高
B.经济发展水平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迁入率高
(5)由材料二可知新疆人均GDP居第14位,但城市化率较高,试分析其原因。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评 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小题。

图中a、b两曲线(  )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是(  )

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
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C.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D.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评 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两省1965~2011年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完成小题。

造成广东省、辽宁省城市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
①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矿产资源的开发 
②1990~2000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③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④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制约两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问题是(  )

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
B.基础设施落后
C.严格的户籍制度
D.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仿真演练:专题一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1月28日举行的乌鲁木齐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论坛上,有物流专家指出,乌鲁木齐市可依据现有条件,完善大流通体系,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枢纽城市。图甲是新疆局部地区简图,图乙是博格达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完成(1)~(3)题。

(1)描述图甲中城市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比较博格达峰南北坡自然带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3)分析乌鲁木齐市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枢纽城市的有利条件。

来源:201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