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为“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比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有关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 |
B.十年间苏中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 |
C.2010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苏南和苏北 |
D.苏中城镇人口增长幅度较苏南和苏北大 |
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下径流增大 | B.生物多样性增加 |
C.雨岛效应增强 | D.土壤肥力提高 |
图为“2005~2013年江苏、新疆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与江苏相比,新疆城市化
A.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
B.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 |
C.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慢 |
D.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快 |
影响两省区城市化进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数量 |
B.生产力发展水平 |
C.环境质量 |
D.自然资源 |
图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
A.①时期 |
B.②时期 |
C.③时期 |
D.④时期 |
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 |
B.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取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 |
C.资源不足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
D.西部地区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数量少于东部地区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属于发展中国家且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阿根廷 | B.英国 |
C.美国 | D.巴西 |
从图中可以看出
A.中国和印度城市人口数量相同 |
B.巴西和美国城市化速度相同 |
C.发展中国家间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
D.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均高于发展中国家 |
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回答以下问题。
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 | B.先减后增 |
C.不断增加 | D.逐渐减少 |
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
容积率是规划用地范围内建筑物总面积与规划用地面积的比率,一般来讲,容积率越高,建筑物越高。绿地率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有关容积率、绿地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容积率越低,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空间越大,居民的舒适度越低 |
B.绿地率越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越高,居民的舒适度越低 |
C.绿地率越高,城市的热岛效应越明显 |
D.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容积率一般较高 |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表),回答下题。
下列国家城市的首位度与青海省情况最接近的是( )
A.德国 | B.澳大利亚 |
C.日本 | D.墨西哥 |
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
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 |
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 |
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
造成从84年到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读环渤海地区图文资料,完成(1)~(3)题。
环渤海地区由濒临渤海的京、津、冀、辽和鲁五省市组成,该地区依托丰富的石油、煤炭、铁矿等资源以及人才、科学技术的优势,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工业相对集中的地区。
(1)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发展,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优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
(2)环渤海地区的工业部门以重化学工业为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其问题主要有哪些?
(3)天津近、现代工业集聚地经历了由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附近→市区海河两岸、铁路沿线→市区边缘→滨海地区、卫星城镇的变化过程。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
B.2040年后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
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约为50% |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
C.2030年超过80% |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 “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 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我们称为________,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 )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分别有哪些?
读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四国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
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 B.非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
C.城市化速度趋缓 |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近年来引起丁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②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④城市中心区的萎缩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城市建筑的密度与高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表为某城市1992年和2010年距市中心不同距离建筑物的平均高度表(单位: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距市中心距离 时间 |
0~1 km |
1~3 km |
3~5 km |
5~12 km |
1992年 |
29.6 |
20.3 |
8.7 |
未统计 |
2010年 |
38.4 |
22.5 |
29.7 |
10.1 |
该城市在距市中心0~1 km范围内建筑物的平均高度最高,其原因主要是
A.交通通达度最高 | B.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的土地成本 |
C.居住的人口最多 | D.城市的政治服务职能高度集中 |
为适应城市发展,该城市在2001年调整了距市中心3~5 km范围内的主要用地性质。其调整方案最可能是
A.居住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 | B.商业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 |
C.工业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 | D.居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 |
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下列各题。
国家 |
甲 |
乙 |
丙 |
丁 |
城市化水平(%) |
90 |
83 |
66 |
32 |
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
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多外来人口迁入
读下图为“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
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
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