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高中地理

下图代表中、印、美三国近年新增人口结构图。读图回答13一14题。

图甲、图乙、图丙对应的国家依次是

A.中国、印度、美国 B.印度、中国、美国
C.中国、美国、印度 D.印度、美国、中国

据图丙所在国人口普查局统计,人口增长大部分发生在南部和西部地区。下列关于这两个地区人口增长的说法错误的是

A.西部和南部环境优美
B.西部和南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C.新兴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D.西部和南部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来源: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我省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10年以后数据时根据人口政策不变的前提下推测出来的),完成下列各题。

年份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少儿扶养比
55
63
62
54
44
37
25
24
23
24
25
老年扶养比
5.0
5.5
5.6
6.1
7.0
11
14
18
24
37
39

我省人口总抚养比最低值可能出现在

A.1970年 B.2000年 C.2015年 D.2025年

2014年以来单独二胎政策在我省放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少儿抚养比上升 B.加速老龄化进程
C.老年抚养比稳定 D.总抚养比明显降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城乡l5~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1)~(2)题。

(1)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

A.

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

B.

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

C.

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大于城市

D.

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2)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

A.

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B.

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

C.

有利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D.

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图和1990年一2008年上海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示意图。
材料二: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有学者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 91万人。

(1)根据图甲,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图乙,说明随着城市的发展,1990年至2005年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变化。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数量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势,请推测其原因。
(3)仅从水资源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高人口容量可采取的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1990年以来中国人口重心时空演变轨迹图,读图完成下题。
                           
该图反映中国的

A.人口重心移动总趋势由东北向西南 B.人口重心每年移动距离比较均衡
C.人口数量的南北差异缩小 D.人口重心移动距离不超过15千米

导致中国人口重心产生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东部地区人口死亡率高 B.西南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大量西部人口迁移到长江三角洲 D.东北振兴吸引人口迁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A.1 B.2
C.3 D.4

我国“黑河—腾冲”以西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3%,人口只占6.3%,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气候干燥,生态脆弱
B.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
C.西部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D.西部地区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迁出量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我国人口相关数据统计表。出生人口性别比为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时期,我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医疗卫生条件下降 B.大气环境急剧恶化
C.粮食供应缺口增大 D.老龄人口比重增大

图示时期,我国(   )

A.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 B.每年新增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
C.2010年与2011年新增人口数相同 D.2010年与2011年出生率相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解目前我国居民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某机构对已婚无子女或有一个子女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下图为该机构调查结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造成北京、河南居民二孩生育意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北京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作压力大
B.政治、法律制度比较完备
C.福利、社会保障措施比较完善
D.女性人口比例高于男性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可能影响主要有

A.人口数量减小 B.环境人口容量提高
C.劳动力供给增加 D.人口老龄化问题缓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世界四个阶段人口增长模式图。读图完成问题。

据图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

A.甲→乙→丁→丙 B.乙→甲→丁→丙
C.丁→甲→丙→乙 D.丁→甲→乙→丙

关于图中四个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阶段人口数量将达到最大值 B.乙阶段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C.丙阶段人口死亡率可能上升 D.丁阶段社会养老负担较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X、Y 分别表示2015 年人口死亡率、出生率(单位:%),P1~P4 代表四个国家,则P4 可能表示的是( )

A.美国 B.中国 C.巴西 D.苏丹

若X、Y 分别表示某城市2015 年人口迁出量、迁入量(单位:万人),P1~P4 代表该年份的四个季度,下列关于该市2015 年人口变动说法正确的是( )

A.净迁入人口数最多的季度是P1
B.净迁入人口数呈波动上升趋势
C.年内净迁入人口总数约9 万人
D.该城市的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了1.4亿。

(1)从图A可以得出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                    
从图B可以得出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分析不恰当的是(     ) 

A.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
B.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
C.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D.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费用要低于人口流出地区

(3)从前些年熙熙攘攘的“民工潮”,到2004年广东、浙江等地劳动力市场的用工纷纷告急,呼喊“民工荒”,凸显民工对城市不可或缺的作用。试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给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
(4)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区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了那些积极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1965年 B.1980年 C.2015年 D.2045年

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A.老龄人口增加       B.人口增加
D.用工成本上升       D.人才外流严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2000年以来,深圳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打造“深圳质量”,构建以“高新软优”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投资方向,下表是深圳市人口数据表,分析完成以下问题。

 
出生率(‰)
死亡率(‰)
户籍人口(万人)
常住人口(万人)




2000年
14.68
2.55
65.21
59.71
346.41
354.43
2012年
19.38
1.38
151.15
136.47
561.40
474.39

深圳市的出生率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2.13‰ ,死亡率又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7.08‰,是因为

A.人口平均寿命长,故死亡率低
B.老年人口比重低,故死亡率低
C.育龄妇女的生育率高,故出生率高
D.经济发达,需要大量劳动力,故出生率高

深圳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性别结构都由“男少女多”转为“男多女少”,反应了

A.深圳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对不同性别人口的需求变化
B.深圳市婴儿性别比偏高导致男性比例偏高
C.按照趋势,深圳市未来女性劳动力严重短缺
D.按照趋势,深圳市未来男性劳动力会大量富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2分,共8分)
(2)a、b、c、d四区域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一处建钢铁工业基地,最合适选址的是______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我国建国以来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图,读图回答题。

1.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政策的有力实施
B.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C.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
D.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2.引起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出生率的下降
C.死亡率的下降                     D.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