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2000年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b、c、d中有一幅图代表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的平均值,其余三幅图是25.5ºN(西起云南腾冲)、31.5ºN(西起西藏札达县)和41ºN(西起内蒙古磴口县)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图。能代表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的平均值的图是
A.a图 | B.b图 |
C.c图 | D.d图 |
影响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是
A.城市 | B.地形 |
C.气候 | D.植被 |
劳动参与率是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重要指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读我国分年龄组劳动参与率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年龄增长,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 |
B.我国经济活动人口的主体集中在25-49岁 |
C.15-19岁人口劳动参与率低的原因是缺乏劳动技能 |
D.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参与率呈升高趋势 |
为应对劳动参与率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最有效措施( )
A.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率 | B.逐步放宽生育限制 |
C.适当延长退休年龄 | D.大幅提高养老金 |
目前,我国全面放开二胎的人口政策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增加劳动参与率 |
B.带动养老需求的增长 |
C.长期来看有利于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
D.缓解劳动力人口抚养压力 |
下图中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与人口总数的比重,正值为迁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如图中a、b、c、d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下面几组排列中,最可能的是
A.美国、日本、丹麦、加拿大 |
B.中国、埃及、巴西、新西兰 |
C.沙特、加拿大、德国、埃塞俄比亚 |
D.印度、尼日利亚、南非、美国 |
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A.a、c | B.b、d |
C.c、d | D.a、d |
随着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的落成和“世界第八大奇迹”——棕榈岛工程的兴建,迪拜造就了一个个“地理奇迹”。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迪拜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阿联酋馆景观图。
材料三 迪拜人口结构是约17%的人口为阿联酋公民,约83%为外国移民,其中印度人约占40巴基斯坦人约占15%、孟加拉人约占10%,其他约占18%。
材料四 “刚踏下飞机,一整片的绿就劈头盖脸地向你涌来,到处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城市的天空格外的蔚蓝和清澈,朵朵的白云都可以看得格外清晰。 ”
(1)上海世博会阿联酋馆直观地反映了本国自然环境的特点,请描述迪拜自然环境的整体特征;并指出材料四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美丽景观的成因。
(2)分析材料三,指出迪拜人口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3)近年来 迪拜加快炼铝工业的发展,逐步成为中东地区最主要的生产中心 。试分析其大力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上图反映四个国家2000 年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图中②的情况最相符的是
A.印度 | B.德国 |
C.日本 | D.中国 |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地陆续启动实施“单独两孩”(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下图是我国甲、乙、丙、丁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从图中数据来看,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省(区)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从图中看出,10 年来甲省(区)
A.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 | B.省(区)内人口流动量大 |
C.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提高 | D.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大 |
下左图表示某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示意图,下右图为该国某城市当前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上左图,只考虑人口自然增长,下列有关该国人口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a时期时面临老龄化 |
B.b点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
C.c时期时就业压力大 |
D.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是a—b—c |
读上右图,判断该城市最突出的特征是
A.行政中心 | B.文化教育中心 |
C.环境优美宜人居住 | D.重化工业中心 |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高,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在t1~t3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A.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 |
B.不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
C.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 |
D.城市老年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 |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2025年前,实施该政策的影响有
A.改变我国人口增长的模式 | B.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 |
C.降低老年人口的数量 | D.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 |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指适合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左图是我国某市人口普查的年龄构成图,右图是该市人口密度与人口生理密度统计图。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按常住人口计算,该市人口负担系数较重(约为40%),但该市却是我国主要的劳务输出地区之一,这说明该市( )
①人口自然增长较快
②人口机械迁移以迁出为主
③人口合理容量减小
④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为突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
(2)图中处于人口再生产“高低高”模式阶段的是_____和_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_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3)图中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____________阶段(填字母)。
(5)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接近“_________”型模式,这种转变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_____________工作。
2014年2月10日,国家卫计委宣布上海、江苏等9个省份已通过备案,成为第一批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份。下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I阶段人口数量大于Ⅱ阶段人口数量 |
B.Ⅱ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 |
C.Ⅲ阶段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
D.②和③拐点的出现主要是受政策因素影响 |
该省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以后,十年内不会对以下各项中产生较明显影响的是( )
A.劳动力的规模 |
B.人口老龄化速度 |
C.婴幼儿用品消费市场及相关产业 |
D.人口自然增长率 |
2015年12月21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废除了独生子女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结合图a和图b,回答问题。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A.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 B.人口老龄化加剧 | C.劳动力严重不足 | D.环境压力加大 |
图b中,能够反映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A.①点 | B.②点 | C.③点 | D.④点 |
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A.甲→乙→丁→丙 | B.丙→乙→丁→甲 |
C.甲→乙→丙→丁 | D.丙→乙→甲→丁 |
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可能的原因有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国内移民
③人口政策的实施 ④资源十分匮乏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各地将启动“单独二孩”(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下图是我国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从图中的数据来看,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省区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从图中的信息推断,12年来甲省区
A.人口数量明显增多 |
B.省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高 |
C.区内人口流动量大 |
D.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大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