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 选择题
高中地理

该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
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14-15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城乡15~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
①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
②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
③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大于城市
④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②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
③有利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④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表为世界、中国、印度、德国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008年)统计表。据此完成3-4题。

①代表的是 

A.世界 B.中国 C.印度 D.德国

②国抚养比低的原因是

A.老年人口比重大 B.青壮年人口比重大
C.儿童人口比重大 D.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劳动参与率=(工作人数+正在找工作人数)/16岁以上人口数,它可反映潜在劳动者参与工作的意愿。下表为2010年亚洲四国劳动参与率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劳动参与率(%)
女性劳动参与率(%)
中  国
80.4
75.2
印  度
57.7
30.3
越  南
81.2
78.1
日  本
74.1
6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印度劳动人口少于越南 B.女性劳动参与率一般低于男性
C.劳动参与率与经济水平呈正相关 D.劳动参与率与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对我国劳动参与率偏高的原因,推断合理的是

A.劳动力充足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社会保障不够完善 D.劳动力素质较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分析计算,中国60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3.26%,并且还在迅速增加;而0~14岁的少儿占总人口比例迅速下降,达到16.6%的新低……根据有关标准,一个社会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即为老龄化社会; 0~14岁人口占比15%至18%为“严重少子化”,15%以内为“超少子化”。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人口数量已向低出生、高死亡、负自然增长的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B.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少数民族
C.中国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提高
D.中国城镇人口比例快速增长并且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近期备受关注的“全面开放二胎”的政策,将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人口结构上的()

A.男少女多的性别失调 B.老龄化日益严重
C.人口数量过大 D.超少子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是中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历史性调整。读中国1990~201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990~2014年,我国人口

A.死亡率低于自然增长率 B.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C.总量逐渐减少 D.总量持续增加

全面放开两孩政策

A.有利于实行计划生育 B.有利于缓解目前就业压力
C.将增加环境人口容量 D.将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图反映四个国家2000 年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图中②的情况最相符的是

A.印度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2000年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b、c、d中有一幅图代表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的平均值,其余三幅图是25.5ºN(西起云南腾冲)、31.5ºN(西起西藏札达县)和41ºN(西起内蒙古磴口县)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图。能代表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的平均值的图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影响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是

A.城市 B.地形
C.气候 D.植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与人口总数的比重,正值为迁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如图中a、b、c、d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下面几组排列中,最可能的是

A.美国、日本、丹麦、加拿大
B.中国、埃及、巴西、新西兰
C.沙特、加拿大、德国、埃塞俄比亚
D.印度、尼日利亚、南非、美国

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A.a、c B.b、d
C.c、d D.a、d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例1953年至1964年递减
B.0-14岁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增加较慢
C.15-64岁人口比例1964年至1982年增加较快
D.65岁以上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增加最快

该市15-64岁人口增加最多的时期是

A.1953-1964年 B.1964-1982年
C.1990-2000年 D.2000-2010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城市人口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题。

1998年以来该城市总人口数不断增长的原因是

A.人口基数大,人口总数增长 B.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C.医疗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 D.外地迁入人口增多

2014年我国实施“单独两孩”的生育政策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B.造成性别比失调
C.人均GDP快速增长 D.暂时缓解老龄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我国某城镇2000年和2010年的人口统计数据,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年份(年)
常住总人口(万)
外来人口(万)
人口年龄构成(%)
0-14岁
15-64岁
≥65岁
2000
42
2.3
19.0
72.6
8.4
2010
46.8
6.9
11.5
78.2
10.3

 
该城镇2000年至2010年人口统计数据的变化显示(   )

A.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导致常住人口总数上升
B.社会养老负担减轻
C.家庭抚养少儿的负担加重
D.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是受外来人口增加的影响

以下产业有可能促使该城镇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是(   )

A.金融服务业 B.汽车制造业
C.电子装配业 D.文化创意产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2010年四个省份地理数据统计情况。读表判断以下问题。

①、②、③、④四个省份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浙江、②海南、③青海、④河南
B.①河南、②浙江、③海南、④青海
C.①浙江、②河南、③青海、④海南
D.①海南、②浙江、③青海、④河南

下列关于四个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省份人口年增长率大主要是外人口迁人造成
B.②省份第三产业比重最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C.③省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D.四个省份中①省份老龄化程度最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5年天津人口出生率是1.02%,人口死亡率0.6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0.4%,其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