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
人口普查 |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 |
10年增长率(%) |
0—4岁(%) |
15—59岁(%) |
60岁及以上(%) |
受大学教育人数(每10万人) |
城市化水平(%) |
第五次(2000年) |
12.7亿 |
11.66 |
22.89 |
66.78 |
10.33 |
3600 |
36.2 |
第六次(2010年) |
13.4亿 |
5.84 |
16.60 |
70.14 |
13.26 |
8900 |
46.6 |
2000年至2010年,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是
A.0—4岁人口 | B.60岁及以上人口 | C.城镇人口 | D.15—59岁人口 |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A.人口向城市迁移呈上升趋势 | B.我国目前劳动力严重短缺 |
C.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 D.人口素质变化不明显 |
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消费率降低、储蓄率提高、投资高速增长。图1为中国的人口和人均GDP变化图,图2为中国的人口结构与人口红利期转变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我国处于人口红利期的人口结构特征应该是
A.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 |
B.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
C.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
D.高少儿、高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 |
对中国人口变化与人口红利期分析判断
A.建国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
B.建国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 |
C.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速度快 |
D.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
2015 年1 月20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 年中国16 周岁以上至60 周岁以下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1583 万人,比2013 年末减少371万人。左图为发达国家历年总劳动年龄人口图,右图为中国历年总劳动年龄人口。据此回答下面各小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速度及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快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 B.慢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
C.快计划生育政策实施 | D.慢城市化速度非常快 |
针对劳动年龄人口状况,中国应
A.大力鼓励生育,提高青少年人群比例 | B.吸引人口的迁入 |
C.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创新力度 | D.限制青壮年劳动力迁出 |
联合国历年发布的“人类发展程度指标( HDI)”,是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用来衡量各国的发展水平。下表为四个国家2010年的统计资料,阅读分析表格,完成下列问题。就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四个阶段而言,最可能已经进入“低增长阶段”的国家是
A.甲、乙 | B.甲、丁 | C.乙、丙 | D.丙、丁 |
关于四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人口数量最多 |
B.乙国老年人口数量比甲国多 |
C.丙国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 |
D.丁国最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分析计算,中国60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3.26%,并且还在迅速增加;而0~14岁的少儿占总人口比例迅速下降,达到16.6%的新低……根据有关标准,一个社会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即为老龄化社会; 0~14岁人口占比15%至18%为“严重少子化”,15%以内为“超少子化”。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人口数量已向低出生、高死亡、负自然增长的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
B.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少数民族 |
C.中国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提高 |
D.中国城镇人口比例快速增长并且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
近期备受关注的“全面开放二胎”的政策,将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人口结构上的()
A.男少女多的性别失调 | B.老龄化日益严重 |
C.人口数量过大 | D.超少子化 |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是中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历史性调整。读中国1990~201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990~2014年,我国人口
A.死亡率低于自然增长率 | B.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
C.总量逐渐减少 | D.总量持续增加 |
全面放开两孩政策
A.有利于实行计划生育 | B.有利于缓解目前就业压力 |
C.将增加环境人口容量 | D.将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 |
上图反映四个国家2000 年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图中②的情况最相符的是
A.印度 | B.德国 |
C.日本 | D.中国 |
下图为2000年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b、c、d中有一幅图代表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的平均值,其余三幅图是25.5ºN(西起云南腾冲)、31.5ºN(西起西藏札达县)和41ºN(西起内蒙古磴口县)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图。能代表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的平均值的图是
A.a图 | B.b图 |
C.c图 | D.d图 |
影响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是
A.城市 | B.地形 |
C.气候 | D.植被 |
下图中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与人口总数的比重,正值为迁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如图中a、b、c、d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下面几组排列中,最可能的是
A.美国、日本、丹麦、加拿大 |
B.中国、埃及、巴西、新西兰 |
C.沙特、加拿大、德国、埃塞俄比亚 |
D.印度、尼日利亚、南非、美国 |
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A.a、c | B.b、d |
C.c、d | D.a、d |
下图为“某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例1953年至1964年递减 |
B.0-14岁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增加较慢 |
C.15-64岁人口比例1964年至1982年增加较快 |
D.65岁以上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增加最快 |
该市15-64岁人口增加最多的时期是
A.1953-1964年 | B.1964-1982年 |
C.1990-2000年 | D.2000-2010年 |
读我国某城市人口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题。1998年以来该城市总人口数不断增长的原因是
A.人口基数大,人口总数增长 | B.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
C.医疗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 | D.外地迁入人口增多 |
2014年我国实施“单独两孩”的生育政策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 B.造成性别比失调 |
C.人均GDP快速增长 | D.暂时缓解老龄化 |
下表为我国某城镇2000年和2010年的人口统计数据,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年份(年) |
常住总人口(万) |
外来人口(万) |
人口年龄构成(%) |
||
0-14岁 |
15-64岁 |
≥65岁 |
|||
2000 |
42 |
2.3 |
19.0 |
72.6 |
8.4 |
2010 |
46.8 |
6.9 |
11.5 |
78.2 |
10.3 |
该城镇2000年至2010年人口统计数据的变化显示( )
A.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导致常住人口总数上升 |
B.社会养老负担减轻 |
C.家庭抚养少儿的负担加重 |
D.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是受外来人口增加的影响 |
以下产业有可能促使该城镇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是( )
A.金融服务业 | B.汽车制造业 |
C.电子装配业 | D.文化创意产业 |
下表2010年四个省份地理数据统计情况。读表判断以下问题。①、②、③、④四个省份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浙江、②海南、③青海、④河南 |
B.①河南、②浙江、③海南、④青海 |
C.①浙江、②河南、③青海、④海南 |
D.①海南、②浙江、③青海、④河南 |
下列关于四个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省份人口年增长率大主要是外人口迁人造成 |
B.②省份第三产业比重最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
C.③省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
D.四个省份中①省份老龄化程度最重 |
1995年天津人口出生率是1.02%,人口死亡率0.6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0.4%,其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A.原始型 | B.传统型 | C.过渡型 | D.现代型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