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___国家,B表示___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
(2)A类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__________,B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是__________。
(3)从平均年龄来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较 ,B国较 。
(4)上述两种人口年龄构成哪种好,为什么?
答: ,理由是
。
(5)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
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读“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和世界人口年龄系数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数为12.9533亿,比10年前增加了1.3亿。0~14岁的儿童为28979万人,比10年前下降了4.8%,15~64岁的成年人口为88 793万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8 811万人,比10年前上升了1.39%。
(1)图中四条曲线中,已知A曲线是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系数,判断另三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 ;代表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系数的是 ;代表发展中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 。
(2)从图示和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分析,我国在21世纪中叶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
(3)为了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列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
A.a | B.b | C.c | D.d |
读下表2000年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增长情况,回答问题:
地区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全世界 |
2.2 |
0.9 |
1.3 |
发达国家 |
1.1 |
1.0 |
0.1 |
发展中国家 |
2.5 |
0.9 |
1.6 |
非洲 |
3.8 |
1.4 |
2.4 |
北美 |
1.4 |
0.9 |
0.5 |
拉丁美洲 |
2.4 |
0.6 |
1.8 |
亚洲 |
2.2 |
0.8 |
1.4 |
欧洲 |
1.0 |
1.1 |
-0.1 |
大洋洲 |
1.8 |
0.7 |
1.1 |
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______,而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处于“________”。
从表格中可以读出2000年死亡率最高的大洲是________。
由表中数据判断,欧洲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人口____________。
读“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污染的相关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必须协调与环境的关系,才能做到既满足人类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又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发布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94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人口913万人,死亡率为6.93%。;自然增长率为5.1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22。
2007年我国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指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全国总人口 其中:城镇 乡村 其中:男性 女性 其中:O~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其中:65岁及以上 |
132129 59379 72750 68048 64081 25660 91129 15340 10636 |
100.0 44.9 55.1 51.5 48.5 19.4 69.0 11.6 8.1 |
材料2: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材料3: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
(l)材料1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______型,我国人口今后将维持______趋势,在此过程中将先后迎来______、______、______等三大高峰。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计2015年前后,我国达到“人日红利”高峰,“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________。
(3)下列不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特点的是(l分)()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
B.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 |
C.从人口性别结构看,男女比重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 |
D.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
(4)材料3反映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有何变化特点?谈谈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由此产生的后果。
读曲线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中所示的人与资源、环境、粮食的关系。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四者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4分)
(3)图中反映的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4分)
(4)此统计图对人地关系发展趋势的预测忽略了
A.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的影响 |
B.人口素质对环境、资源的影响 |
C.资源的有限性 |
D.环境容量的有限性 |
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本地区“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的演变”开展了大量实地调查工作。研究发现:一个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首先是在平原、河川地区,一般来讲,只有当人口增长到某一临界值,平原土地资源不足时,才开始向坡地、丘陵、山区发展。下列是他们调查的一些资料数据。分析这些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表1六百余年来本地区人口与耕地的发展状况
时间(年) |
人口(104人) |
耕地(104hm2) |
人均耕地(hm2/人) |
1368 |
6.693 |
4.151 |
0.62 |
1403 |
6.661 |
4.245 |
0.637 |
1465 |
9.497 |
4.245 |
0.447 |
1736 |
21.599 |
7.481 |
0.346 |
1875 |
32.724 |
17.25 |
0.527 |
1911 |
29.157 |
18.466 |
0.633 |
1983 |
49.86 |
20.36 |
0.408 |
1996 |
54.63 |
22.07 |
0.404 |
表2本地区现有耕地分类状况(104hm2)
|
水田 |
水浇地 |
沟川地 |
平坡地 |
缓坡地 |
陡坡地 |
急坡地 |
其他 |
合计 |
河川阶地 |
0.01 |
0.1 |
1.12 |
0.22 |
0.28 |
0.01 |
一 |
0.37 |
2.11 |
丘陵沟壑 |
一 |
0.01 |
0.63 |
2.4 |
6.06 |
1.93 |
0.29 |
0.45 |
11.77 |
土石山区 |
一 |
一 |
0.41 |
1.21 |
2.9 |
2.26 |
1.27 |
0.14 |
8.19 |
小计 |
0.01 |
0.11 |
2.16 |
3.83 |
9.24 |
4.2 |
1.56 |
0.96 |
22.07 |
(1)该地区人口与耕地的发展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地貌类型来看,该地区主要是________;从耕地类型来看,该地区较为平缓的耕地(包括水田、水浇地、沟川地、平坡地、缓坡地)约占整个耕地比重的____%。
(3)从土地开发的时间来看,该地区开始开垦丘陵陡坡地的时间约为()
A.1465一1736年 | B.1736一1575年 |
C.1875一1911年 | D.1911一1983年 |
(4)指出该地区人地关系存在的严重问题,并为改变这种局面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措施。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人口大国。2005年1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公民在北京出生。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
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表l)
耕地(公顷) |
森林面积(公项) |
淡水(立方米) |
0.1 |
0.1 |
2000 |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表2)
人口(万) |
面积(平方千米) |
耕地(公项) |
森林面积(公顷) |
年径流总量(有效)(立方米) |
8200 |
16万 |
920万 |
800万 |
2200亿 |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的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公顷。结合表1、表2及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l)目前该地区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未来20年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什么?
(2)有人说:我国是人口大国,必然是人才强国,也必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