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3年,全国有40多个大中城市地面下沉,其中尤以沿海大城市沉降现象最为明显,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材料二 200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了2.5毫米,高于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且有逐年加快的趋势。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沿海大城市地面沉降的主要人为原因。
(2)试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3)从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角度分析,沿海城市地面沉降应该属于那一种人为自然灾害?请简要列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4)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给沿海带来的主要危害有哪些?可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的扬尘、沙尘暴天气逐渐严重,发生次数增多,影响范围增大, 最远的可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而沙尘主要来自于内蒙古地区,据此回答问题。
对扬尘、沙尘暴起影响作用的天气系统是
A.准静止锋 | B.暖锋 | C.冷锋 | D.气旋 |
导致扬尘、沙尘暴加剧的原因主要是
①人们过度放牧,羊群破坏草原
②采掘发菜,导致草场破坏,泥沙裸露
③西西伯利亚冷高压势力逐年增强,风力逐年增大
④世界气候越来越干,降雨量渐少,蒸发量不断增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因人类活动给我国南方农业带来灾害性的影响有
A.湖面萎缩,土壤盐碱化 |
B.河道淤积,稻田减少 |
C.毁林开荒,坡地盲目垦耕 |
D.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贫瘠 |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读图分析,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地区是___________,这些灾害在本区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有哪些?
(2)图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____,该省受害点数为________。
(3)该地区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人为原因有哪些?(共3分)
我国是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虽然地质灾害危害很大,但人类可以采取相应的
措施减轻灾害的损失。据此完成问题。
下列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无关的因素是
A.我国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地区,地质作用强烈 |
B.我国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 |
C.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不足 |
D.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且植被覆盖率较低 |
泥石流经常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
A.黄河河口三角洲 | B.内蒙古高原 | C.云贵高原 | D.天山北麓 |
图12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台风登陆A地时,B地受其影响,风向如何?
(2)该台风在B、C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出C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两项工程措施。
(3)该地区自然灾害的特点之一是受灾经济损失巨大,而人员伤亡较少,试说明原因。
我国已建有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据此完成问题。
关系到抢险救灾过程中救援物资到达时间的是
A.救灾物资的种类 | B.救灾物资的数量 |
C.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 D.救灾物资的生产 |
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选址条件应该有
①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 ②交通运输便利
③市政条件较好 ④靠近火电、核电等能源基地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在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经常可以看到如图9所示的工程建设。据图完成问题。
图中的防护工程主要是针对下列灾害中的
①地震②滑坡③泥石流④崩塌⑤山洪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图中边坡上网格状装置的主要功能是
A.加速径流 | B.保持水土 | C.促进蒸发 | D.美化环境 |
图5为3月1日至5月25日长江中下游平均降水量历年变化。据图文完成问题。
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判断出长江中下游地区
A.水旱灾害总是周期性发生 | B.近十年来洪涝灾害最为频繁 |
C.2010年遭遇了60年一遇的洪灾 | D.2011年遭遇了60年一遇的旱灾 |
2010年和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期降水量出现巨大差异,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进退异常 | B.冬季风活动异常 |
C.台风影响 | D.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
2010年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与1954年相比,降水量相差不多,但洪水水位和最大洪峰流量高于1954年,灾情严重。主要原因是
A.水位高是由于河床变浅、湖泊面积减小 |
B.水位高是由于河床加深、流域面积增大 |
C.洪峰量大是由于受强热带低压控制 |
D.洪峰量大是由于受三峡工程的影响 |
2011年5月,鄱阳湖、洞庭湖等“水乡泽国”呈现出渔船搁滩、湖底跑车的罕见景象。当地政府考虑到灾害的关联性,紧急部署预防
A.地质灾害 | B.洪涝灾害 | C.鼠害 | D.低温冻害 |
2011年的强台风“梅花”被网友戏称为“梅超风”,它“忽悠”得我国从福建到东北沿海紧急转移了110万人口,最终却仅在朝鲜半岛登陆。据此完成问题。
台风“梅花”的生成地分布在
A.西北大西洋海区 | B.北印度洋海区 |
C.西北太平洋海区 | D.南太平洋海区 |
根据材料判断,台风“梅花”的移动路径是从生成地
A.向偏西移动 | B.向西北移动 |
C.先向西北,再转向东北 | D.先向东北,再转向西北 |
台风“梅花”侵袭我国沿海地区的时间为
A.冬春之交 | B.夏季 | C.春季 | D.冬季 |
我国沿海省区采取紧急预警措施,主要是防范台风带来的
①强风 ②风暴潮 ③暴雨洪涝 ④严重干旱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目前,对台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利用
A.气象卫星 | B.航天飞机 | C.探测气球 | D.人工监测 |
2012年1月底到2月初,一场罕见的寒潮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据此完成问题。
形成此次灾害的近地面天气系统是
受此次寒潮影响,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水网结冰,罗马则打破了26年来的降雪记录。而在正常年份,该地区同期的气候特征应为
A.高温干燥 | B.寒冷干燥 | C.温和多雨 | D.温和少雨 |
寒潮带来的良性影响可能有
A.阻碍交通 | B.能源紧张 | C.农业受损 | D.减少病虫害 |
读图回答问题
(1)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Ⅲ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和自然灾害为
A.干旱与地震 | B.水土流失与台风 |
C.洪水与盐碱化 | D.寒潮与荒漠化 |
(2)Ⅱ区域的地貌特征及成因?
(3)Ⅰ区域春季容易发生沙尘暴,试分析原因?
自2006年6月15日起,新“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行。根据新标准,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带,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见下表)。读表回答问题。
名称 |
热带低压带 |
热带风暴 |
强热带风暴 |
台风 |
强台风 |
超强台风 |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
6级—7级 |
8级—9级 |
10级—11级 |
12级—13级 |
14级—15级 |
16级或以上 |
热带气旋“桑美”于2006年8月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该热带气旋属于:
A.强热带风暴 | B.台风 |
C.强台风 | D.超强台风 |
从卫星云图上看,“桑美”是一个:
A.逆时针向外辐射的大漩涡 | B.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 |
C.顺时针向外辐散的大漩涡 | D.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 |
“桑美”带来的灾害主要有:
①风暴潮 ②地震 ③狂风 ④暴雨 ⑤沙尘暴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③④ | D.①③⑤ |
读我国西南某区域两种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
图中灾害可能是:
A.台风、地震 | B.风暴潮、干旱 |
C.地震、泥石流 | D.洪涝、干旱 |
上述灾害发生的原因可能是:
A.地处板块交界处及植被破坏 | B.季风不稳定及梯田建设 |
C.植被破坏及气候干旱 | D.工程修路及海陆位置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