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下列A、B、C三图是“我国沙尘暴活动的主要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华北地区沙尘暴发生次数的统计资料”。分析下列各图,回答问题:
(1).图中,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我国两大盆地是 盆地和 盆地;西北路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 盆地、 走廊、内蒙古高原、 高原和华北平原。
(2).A图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表现为 、
和 。
(3).B图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是 ,其主要原因 。
(4).C图显示的年份中,沙尘暴发生次数最多的是 年前后。在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周期性规律,这可能与 (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有关。
(5).近几十年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多,除自然原因外,可能的人为原因有 ;沙尘暴的不断发生会加剧 这一生态环境问题,为减轻该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有 。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冬春沙尘暴天气频发。下列受沙尘暴天气危害较重的一组城市是
A.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 | B.成都、武汉、南京 |
C.沈阳、天津、青岛 | D.贵阳、昆明、重庆 |
据中国水利部权威人士披露,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169.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46.52%,土壤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水蚀面积为145.27万平方公里。据此回答29~30题。
中国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由于
①地处东亚季风区 ②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独有的地貌特征
③人口与水土资源矛盾突出 ④干旱区面积广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中国山洪灾害尤以暴雨型山洪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危害也最为严重,其主要分布区为
A.西北内陆 | B.青藏高原 |
C.长江流域 | D.华北平原 |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咸潮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主要是由旱情引起。据此回答24题
珠江三角洲发生咸潮的可能性最大。其原因正确的是 ( )
①冬季降水量少, 江河水位下降
②工业规模扩张,常住人口增加,用水又多浪费
③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图2为“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②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图5为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A.春旱、寒潮、沙尘暴 |
B.寒潮、台风、沙尘暴 |
C.春旱、暴雪、沙尘暴 |
D.洪涝、寒潮、泥石流 |
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四川盆地 | B.云贵高原 | C.东南丘陵 | D.华北平原 |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回答4~5题。
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对应点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旱灾多发 | B.台湾省——地震多发 |
C.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 | D.黄淮海平原——低温冷害严重 |
形成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①国土面积广大 ②人口众多 ③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
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 ⑤灾害灾次频发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
阅读材料,读图回答问题。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图13中的甲图和乙图都是以某海湾为中心,并且两海湾都是风暴潮的易发区。
(1)简析甲、乙两海湾风暴潮的主要类型及风暴潮多发季节的不同。
(2)海南岛也是风暴潮易发区,给沿海区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
图16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2分)
2010年11月以来,长江中下游降水持续偏少,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五成,发生了较严重的冬春连旱。专家评价此次大旱已经达到“极端气候”标准, 50年一遇大旱 。
(4)写出旱灾带来的主要影响,简述为了减少本次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表,回答31~33题。
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
沟谷编号 |
集水面积(Km2) |
平均坡度(°) |
流域落差(m) |
植被覆盖率(%) |
① |
5.3 |
24.3 |
537.2 |
15.7 |
② |
2.7 |
30.1 |
670.3 |
19.6 |
③ |
20.0 |
40.8 |
1353.7 |
13.2 |
④ |
4.5 |
26.1 |
384.7 |
20.5 |
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出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A.气温高低 | B.风力强弱 | C.光照强度 | D.降水量大小 |
一旦发生泥石流,相关部门在确定灾害位置后,将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以便及时评估受灾情况,组织救援。这一过程依次用到的现代技术是
① 遥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电子地图
A.②①③ | B.①③④ | C.①③② | D.②③④ |
图6为“1978~2000年中国县级年均水灾频次图”,回答第21、22题。
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A.平原地区 |
B.河流中下游地区 |
C.湿润地区 |
D.外流区 |
关于水灾多发区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
B.东北地区—大量开垦湿地 |
C.黄土高原—连年气候异常 |
D.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规模扩大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