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北京、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在冬春季节均受到灾害性天气——强沙尘暴的袭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东南风将沙尘向西部和西北地区搬运,形成沙尘天气 |
B.北方沙尘暴天气加剧的人为因素主要是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造成的 |
C.我国尚未建立沙尘暴预警系统 |
D.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惟一途径 |
2009年12月29日,迎着新年的曙光,山东海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采用美国西屋公司设计的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AP1000三代核电技术。厂址距烟台市93公里,距青岛市107公里。据此回答问题。
在海阳市建设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①核能资源丰富 ②核能开发资金与技术有保障
③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开发利用核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
A.清洁,为山东半岛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
B.投资成本低廉 |
C.技术先进 |
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
除发展核能资源外,沿海地区还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是
A.地热 | B.天然气 | C.风能 | D.太阳能 |
北京治理沙尘暴的措施是( )
①禁止山区毁林、毁草开荒 ②采取人工措施,大面积加快高山冰川融化
③在大面积露天采矿的弃土上种树种草 ④增加海洋水汽到达陆地的数量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③ |
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完成问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损失率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 |
B.因为经济发达,所以甲地区灾害损失率最大 |
C.乙地区损失率较大,其原因之一是抗灾能力差 |
D.丙地区损失率较小,其原因主要是灾害强度小 |
“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发生发展过程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 B.洪涝 |
C.地震 | D.森林病虫害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的暴雨过程影响范围很广,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及山西北部均出现了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其中北京全市平均降雨190.3毫米,石景山模式口达328毫米,全市最大降雨出现在房山区河北镇,为460毫米,达到了特大暴雨量级。另外,北京还有11个气象站观测到的雨量突破了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这场暴雨历史罕见,由于雨势强,雨量大,对北京造成严重影响。
暴雨对降水区域可能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
①影响交通 ②人员伤亡 ③泥石流 ④洪涝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此次暴雨的形成原因是( )
①七八月份华北进入雨季 ②东南季风带来了充足的水汽
③城市热岛效应加大了雨量 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2012年8月中旬,四川暴雨不断,导致山谷中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致使道路损毁中断,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回答问题。
此次地质灾害是
A.洪水 | B.地震 | C.泥石流 | D.暴雨 |
四川此次发生灾害的相关因素不包括
A.暴雨 | B.植被破坏 | C.山高谷深 | D.火山喷发 |
灾害发生后为减少损失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预警、预报 | B.抢修道路 | C.植树造林 | D.修护坡工程 |
该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简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河流所跨纬度约为
A.20 | B.40 | C.60 | D.80 |
当该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时,甲、乙、丙、丁四地中
A.甲地易发生滑坡 |
B.乙地易发生泥石流 |
C.丙地易发生河水泛滥 |
D.丁地易发生旱灾 |
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完成问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灾害损失率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 |
B.因为经济发达,甲地区损失率最大 |
C.乙地区损失率较大,其原因之一是抗灾能力差 |
D.丙地区损失率较小,其原因是灾害种类单一,强度小 |
根据“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推测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自然灾害损失率最接近该图中的 ( )
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抗洪救灾。据此回答问题。
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是 ( )
①支流多 ②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
③流域内落差小 ④气候异常 ⑤暴雨频繁
⑥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 ⑦河道弯曲狭窄 ⑧湖泊淤积
A.②③④⑥⑦ | B.①③⑤⑦⑧ | C.①③④⑤⑥ | D.②③④⑦⑧ |
下列治理淮河水灾的措施,正确的是 ( )
A.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
B.因洪泽湖泥沙淤积严重,截断淮河与洪泽湖的水道联系 |
C.加固大堤,利用京杭运河水道排泄洪水 |
D.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中游修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整治入海入江水道 |
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我国各地连发的高级别旱灾,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主要为冬小麦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读图回答问题。
在本次旱灾中,华北地区损失最大,原因是该地区 ( )
①是全国唯一的重旱区 ②受灾面积大
③人口与城市密集 ④ 正值春小麦生长的关键期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造成本次旱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低 |
B.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高 |
C.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高 |
D.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低 |
造成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 )
①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 ②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层中
③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问题。
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 )
①干旱 ②滑坡 ③台风
④风暴潮 ⑤寒潮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⑤ |
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
A.a | B.b |
C.c | D.d |
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读所给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在下列数码空格上,填入相对应的字母。
A.水利设施、水产资源被破坏 |
B.扩大耕地面积 |
C.开垦草场 |
D.粮食不足 |
E.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F.围垦湖海
G.旱涝灾害增加
① ⑤ ⑥ ⑧
(2)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示产生该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农业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发展_____________。
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4年7月,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第二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据此回答问题。
调水调沙实验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①流水侵蚀作用 ②流水搬运作用 ③流水溶蚀作用 ④流水沉积作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调水调沙的最佳时机应选在
A.春旱严重时 | B.夏汛来临前 |
C.秋季汛期后 | D.冬季枯水期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的是( )
A.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脆弱 |
B.土质疏松 |
C.气候干旱且多暴雨 |
D.地质灾害频繁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