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水土流失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25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水土流失与地形相关,图中水土流失严重区位于
A.鞍部 | B.山顶 | C.山脊 | D.山谷 |
图示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l26米 | B.148米 | C.198米 | D.220米 |
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卫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1~2题。
“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技术是
A.遥感技术 | B.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
C.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 D.数字地球 |
“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 B.洪涝 | C.地震 | D.森林病虫害 |
下列能够正确表述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是
A.由于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大为提高,对自然的影响不断加大,所以目前自然灾害增多主要是人类活动不断加强导致的 |
B.各类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的频繁发生,实际上是自然对人类发展活动的报复 |
C.某些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分布范围不断加大、危害增强,实质上与人类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直接相关 |
D.某些自然灾害,如火山、地震、海啸等,发生剧烈,危害重大,对人类来说是难以避免和防治的。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各点最可能表示世界()
A. | 主要能源矿产产地 | B. | 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
C. | 自然和文化遗产地 | D. | 近10年7级以上地震震中 |
2.在6月到8月期间()
A. | 正午太阳高度角①比②小 | B. | 日出时间①比③早 |
C. | ④地白昼时间逐渐增加 | D. | 便于在⑤地开展科学考察 |
2011年11月2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车在甲地成功发射。通常航天发射基地建立应考虑气候、地势、地球自转速度、交通、人口密度和安全性等条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地作为航天发射基地主要因为 ( )
A.地处热带,气候条件适宜 |
B.自转线速度小,节省燃料 |
C.靠近沿海,符合安全需要 |
D.人口稠密,劳动力素质高 |
乙地主要自然灾害有 ( )
①飓风 ②泥石流 ③冻害 ④火山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2010年初海地和智利先后发生地震。下表为两次地震的统计数据。
读上表,回答第1、2题。
两次地震造成人员伤亡不同,主要原因有
①震级大小不同 ②震源深度不同 ③人口密度差异
④发生时间不同 ⑤经济实力差异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
中国国际求援队于1月13日晚8时30分,乘专机从北京出发,经停温哥华飞赴海地,经过10个小时的飞行抵达温哥华机场(49°14′N,123°05′W),此时正值当地
A.清晨 | B.午后 | C.傍晚 | D.深夜 |
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读表2,完成问题。
表2
我国沙尘天气 |
20世纪 |
21世纪以来 |
|
年均次数(次) |
80年代 |
90年代 |
12.7 |
22.1 |
16.1 |
||
平均日数(天) |
10 |
6.2 |
5.5 |
下列气象灾害中与沙尘暴成因相似的是
A.台风 | B.寒潮 | C.暴雨洪涝 | D.旱灾 |
读表2,我国的沙尘天气近三十年来呈
A.减少趋势 | B.增加趋势 | C.波动趋势 | D.稳定趋势 |
发生以上变化的人为原因有
A.围湖造田 | B.露天采矿 | C.营造防护林 | D.南水北调 |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地质灾害在世界许多城市出现,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严重灾害之一。图9为“地下水漏斗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下列有关城市地质灾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城市地质火害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城市建筑群过于密集
B.城市水漏斗区一旦形成无法消除
C.城市地面下陷主要原冈是过量开采地下水
D.沿海城市地面沉降导致排洪顺畅
26.为及时掌握地面沉降动态,可采川的较为便捷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RS D.数字地球
2013年凤凰网综合媒体报道12月23日,由于遭受暴风雪的持续侵袭,欧洲许多国家数以千计的飞机航班和火车车次被取消,使许多人无法出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形成欧洲暴风雪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
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 )
A.欧洲草原面积广阔、牲畜多 |
B.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丰富 |
C.欧洲冬季寒冷,1月均温低于0℃ |
D.欧洲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
下列有关暴风雪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暴风雪引发多起交通事故,交通死亡人数明显上升 |
B.受降雪影响,多所学校停课 |
C.欧洲西部来年粮食减产,加剧世界粮食危机 |
D.数百万民众的圣诞出游计划受阻 |
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 B.扩大城区湖泊面积 |
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 |
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16时~17时 |
B.17时~18时 |
C.18时~19时 |
D.19时~20时 |
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 D.大气逆辐射减弱 |
图甲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乙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发生图甲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A.突发地震 | B.坡度较大的山地 |
C.连降暴雨 | D.地表堆积物较多 |
图乙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图甲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
A.a | B.b | C.c | D.d |
自然资源利用不好,会造成灾害。同样,自然灾害也可能给人类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资源。据此回答小题。
下列自然灾害的形成,是由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的是 ( )
A.夏秋季节华北地区地势低洼处易发生洪涝灾害 |
B.我国西南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多发 |
C.新疆地区冬春季节易发生冻灾 |
D.内蒙古地区过度放牧致使沙漠化严重 |
下列自然资源的形成与自然灾害相伴的是 ( )
A.地震多发地区往往地热资源丰富 |
B.寒潮形成的低温可杀死一些越冬害虫 |
C.条件适宜的荒漠地区边缘植树种草 |
D.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 |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农业大国,这导致了我国
A.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 |
B.自然灾害对我国的影响不大 |
C.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
D.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