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高中地理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3~4题

图中A—C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是

A.核工业 B.钢铁工业 C.耕作农业 D.电子工业

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程度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
①增加环保投入
②工业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⑤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完成1~2题。

下列人类活动能用图中箭头②表示的是

A.废弃物 B.生存空间 C.物质和能量 D.消费活动

若箭头④表示沿海低地淹没,则箭头③表示

A.全球气候变暖 B.温室气体大量排放 C.极冰融化 D.海水膨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稀土被誉为“新材料之母”,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领域。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0%,却长期以来供应了国际的97%的市场需求。读图完成第3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稀土储量大,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力度进行大规模开采
B.乙地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C.丙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
D.丁地河段径流量小,水质不好,最好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25-26题:

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资源 B.乙表示环境 C.丙表示人口 D.丁表示经济系统

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B.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挣能力
C.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D.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
(1)分析90年代以来推出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blob.png

(2)根据上表,概括森林的生态效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下图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读图,结合有关知识,请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1989——2006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有关地理事物的名称:
甲(山脉)    ;丙(湖泊)    ;③(铁路)    ;铁路①与②的交汇城市      
比较甲山脉相同海拔东南坡和西北坡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
1949年丙湖面积有4350平方千米,由于泥沙淤积和大量围垦,到1997年其面积只有2691平方千米,缩小了近40%。试分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并说明针对该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据统计,乙地区在一年中地表蒸发量最大的月份是8月,说明其主要原因。
简析图示区域酸雨严重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三幅漫画,联系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三幅漫画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只能是对立的
B.图示环境问题都是原生环境问题
C.生物在地球上已无法生存
D.图中反映了全球气温升高、森林被严重破坏、水体污染日趋严重等环境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