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
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
D.过渡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 B.蒸发量增加 |
C.下渗减少 | D.地表径流减少 |
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 | B.Ⅱ、Ⅰ、Ⅲ |
C.Ⅲ、Ⅱ、Ⅰ | D.Ⅰ、Ⅲ、Ⅱ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1:敦煌莫高窟是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大型石窟,窟内保留着精美绝伦的壁画、彩塑,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宝库。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景区每年轮换开放十个洞窟。
月牙泉位于鸣沙山中,是古河道残留湖,地下潜流在此露出形成泉眼,聚成水池。鸣沙山、月牙泉以“沙岭晴鸣”和“月泉晓澈”而著称于世。
嘉峪关是万里长城的西端终点,地势险要,巍峨宏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隘。
表2月牙泉水位、水面面积变化
平均水深(米) |
最深处(米) |
水面面积(平方米) |
|
20世纪50年代 |
5 |
7 |
14652 |
2008年 |
1.2 |
2 |
5379 |
(1)说明敦煌许多文物经历千余年保存比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2)读表2,简述月牙泉近年发生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
(3)试对敦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和不利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24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 示意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下表为图中A、B、C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单位:毫米)
形成了一些大城市。
(1)根据材料二,简述与B 城相比,A 城降水的特点是什么,并分析其成因。(10 分)
(2)根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多瑙河在C 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8 分)
(3)简述多瑙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下游地区工业生产的积极影响。(6 分)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回答以下问题。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
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
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
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
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华北地区 | B.西北、西南地区 |
C.华南、西南地区 | D.东北、东南地区 |
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
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
B.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
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 |
D.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 |
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
B.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
C.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以通航 |
D.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缺乏 |
如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比图中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_____(大、小),其影响因素是______,并分析其如何影响了A地气温年较差。(4分)
(2)分析图示地区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增大的主要原因。
(3)B地区和C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比较两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生产条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表格中:
B地区 |
C地区 |
|
商品粮基地名称 |
||
农业地域类型 |
||
限制性自然条件 |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人类必须走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游D湖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 D湖沿岸某地的1954年和2014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
(1)概述材料一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湖陆风是指由于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风,简析该湖区湖陆风在每年7~8月份最为明显的主要原因。
(3)简析该地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及周围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
(4)针对D湖区出现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先造林”的治理思路。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谈谈你对这一治理思路的理解。
2016年1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他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下列关于今后一段时间长江的发展重点错误的是()
A.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 |
B.实施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 |
C.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建设,进行大开发 |
D.自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三
下图为1981年至2012年台湾省工业和服务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变化图。
(1)比较台中和厦门冬夏气温异同,并解释其成因。
(2)简析台湾岛河流航运的自然条件。分析淡水溪航运价值较高的主要原因。
(3)台湾省工业和服务业比重显著变化出现在什么时段?其特征是什么?分析主要原因。
下图为R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若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水危害的河段是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环渤海地区是日益活跃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新时期中国北方经济结构调整集中在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将与日本、韩国产业继续向外转移形成互动,其联合趋势将为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材料2:环渤海及东北亚部分地区图
材料3:中朝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近年来,山东正逐步加快与朝鲜在文化、渔业、矿产等领域的通力合作。
(1)比较图中M、N两城市冬夏季的降水差异并说明原因。
(2)分析环渤海地区内河航运不够发达的自然原因。
(3)分析山东与朝鲜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合作方面的有利区位条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蒸发量达1600mm的宁夏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材料二:下图为宁夏平原及周边区域图。
(1)贺兰山被称为宁夏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2)近年来,宁夏在宁夏平原打造大型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简述宁夏枸杞品质好,发展潜力大的原因。
(3)如果大量引用黄河水发展枸杞生产,可能对本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分别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