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

(10分)环境保护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空气质量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
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1975年以后该城市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我国PM2.5标准采用世卫组织设定最宽限值,《标准》中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35x10-3mg/m3和75x10-3mg/m3,与世卫组织(WHO)过渡期第Ⅰ阶段目标值相同,该城市欲打造宜居城市,简述改善该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两幅图表示2010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丙、丁对应的省区是(    )

A.黑龙江、内蒙古、江苏、北京
B.黑龙江、江苏、内蒙古、北京
C.内蒙古、黑龙江、北京、江苏
D.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北京

四省市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匹配正确的是(    )

A.甲—荒漠化 B.乙—红漠
C.丙—水土流失 D.丁—生物多样性减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风沙尘中有较多的盐尘,所
以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l、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

从图中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越少,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B.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C.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D.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

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南扩”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
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甲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

A.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B.开采石油导致土壤污染
C.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
D.尼罗河水被过度引灌,水源不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京报2008年9月4日报道  近日,有消息称国家林业局已将丹顶鹤作为国鸟候选提交国务院审查,按程序最后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我国国鸟。
材料二: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扎龙湿地因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它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该区保存了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特有的遗传性,是我国重要的天然基因库之一。但是扎龙自然保护区内的核心区内仍有居民,以收获芦苇获得经济利益。扎龙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干扰导致的湿地生境破碎化、湿地污染以及对生物的驱逐效应,不断加剧湿地退缩、湿地植被退化等问题。

材料三:2008年9月9日---13日,江西湿地办进行实地考察后,拟在江西修河、鄱阳、东江源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经专家组实地考察认为均为自然与人工复合湿地系统,是城市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的完美结合。
(1)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上的绿地更具有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的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
(2)扎龙湿地火灾多发,引起湿地退化和鸟类迁移,使“鹤乡”齐齐哈尔市的旅游业受到很大影响。对此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关于图示区域地形地势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平原、丘陵为主
B.中部低,北部、东部、南部高
C.地表崎岖,地势起伏较大
D.远看为山,近看山河相间

影响图示区域农业生产的最大问题是 (    )

A.春季的干旱与风沙 B.夏秋季的洪涝灾害
C.泥石流、滑坡灾害 D.土壤次生盐碱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

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 ③沙尘暴频发 ④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B.植被遭毁
C.气候恶化 D.围湖造田

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

当前,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   )

A.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
C.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

丙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

A.开辟水资源,合理灌溉
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保护草场,合理放牧
D.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该湖流域河流众多、草场广布、雪山环抱、环境优美,然而,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牧业的过度发展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图为青海湖2000至2009年4月与9月份水体面积变化曲线,表格为2000至2009年青海湖周边四个观察点气候参数变化值。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上述材料,推测2000至2009年青海湖面积年际变化总趋势。
(2)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出现此趋势的可能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川藏铁路示意图。

材料二  2009年9月,川藏铁路正式动工。该线全线贯通后到成都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川藏铁路起于成都,经康定、林芝到拉萨,全长1629千米。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的地域差异组成了一条色彩斑斓的彩带,既有无限魅力又考验着这项伟大的工程。
材料三 川藏铁路沿线自然资源富足,其中玉龙铜矿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铜矿床之一,探明储量达650万吨。川藏铁路的修建,还将打通我国与南亚的陆路经贸通道。目前西藏的亚东和聂拉木口岸的出境通道也已纳入我国中长期路网规划。
(1)川藏铁路的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川藏铁路对西藏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
(2)川藏铁路从拉萨到成都跨越了我国地势的第         (一、二、三)级阶梯。填出序号代表的地形单元:①         ;②                
(3)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对川藏铁路建设的不利影响。
(4)列举两例修建该铁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区域水系略图,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6)分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
(2)A内陆湖是世界上三大天然螺旋藻生长基地,据图简析其周围地区可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致其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
(3)分析制约图中阴影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0月07日21时49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纬度23.4°,经度100.5°)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5km。气象监测资料显示;景谷地震后,震区无降水天气出现,多晴朗无云,非常有利于救灾工作的开展;但清晨多雾,对救灾物资及人员的运输不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南省蔗区分布图

材料二:2013年云南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统计图(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加(%)
粮食
1824
4.3
油料
60.7
-3.4
甘蔗
2146.3
5.0
烤烟
103.9
-6.5
蔬菜
1625.4
10.4
花卉
80.5
12.1
园林水果
571.5
11.9
茶叶
30.2
11.1
橡胶
42.6
9.2
核桃
50.2
21.3
咖啡
11.7
27.0
水产品
78.16
14.9

 
(1)据材料一可知,云南省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              地区,该区甘蔗种植的不利自然条件有
                                 
(2)2013年云南省农产品中,经济作物主要以                          为主。与2012年相比,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3)云南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                                      严重,该地地震多发,易引发                   次生地质灾害。
(4)景谷县清晨多雾的原因有                                                  
(5)云南省甘蔗产量和食糖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但蔗糖产业发展还是存在较大问题。假如您是云南省农业厅长,该如何促进本区蔗糖产业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分析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棉花是喜光作物,棉花生长最适宜温度在25C -30C。棉花对水分要求十分敏感,湿度大易遭病虫害,缓吐絮,土壤干旱又会使棉铃提前开裂,提前停止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
材料二  W国是世界主要产棉国和出口国,是中亚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具有将欧亚交通线连为一体的发达的交通基础。工人素质较高,工资水平不高。天然气、重油、柴油、电等能源价格相对低廉。为了促进纺织业的投资活动,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材料三 下图是中亚五国区域图和A地各月气温降水量统计图。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
(2)评价W国种植棉花的主要有利条件。
(3) 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统一变化过程原理,说明图中棉花种植区棉花生产过程中,如果用水不当
造成的地理环境状态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该国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高山地区,没有平原
B.属于内陆国,降水稀少
C.河流众多而湍急
D.纬度低,各地最冷月气温都在0℃以上

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荒漠化
③滑坡和泥石流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地形以       为主。①处晒制海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2)据统计,②所在国的流动工人的数量超过本国人口数,该国吸引大量人口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③处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本区重要的农耕区。③处进行农业开发应特别注意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