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图及“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图17)

材料二 图18为“1951—1997年该地区年平均温度、水稻种植面积及单产的变化图”。

(1)据图中信息判断①、②、③三地适宜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2)结合调水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差异说明“北水南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根据材料二,说明该地区水稻生产的变化,并简述其原因。
(4)图中②地区主要灾害有洪涝、干旱及_______________等类型,并说明该地区应采取的
主要防灾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理——环境保护】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内流湖周边地区 1975年—2010年湿地与耕地变化柱状图。

概括该地区湿地和耕地1975年-2010年的总体变化特点,并指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亚欧大陆某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资源可能是(  )

A.耕地资源 B.林地资源 C.草场资源 D.石油资源

下列对甲地与乙地该资源的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容易造成土地沙化,乙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B.甲地生态脆弱,应考虑环境承载量;乙地环境承载量大,可以大规模开发
C.甲地容易造成土地沙化,乙地生态脆弱
D.甲地生态脆弱,乙地容易造成土地沙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23~26题。

关于图中a、b、c、d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a处通常用作耕地
B.b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
C.c处应大力植树造林
D.d处宜打坝建库

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加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            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黄土土质疏松                     ④森林破坏严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有

A.耕地质量下降,气候类型改变
B.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中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
C.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D.使当地成为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29~30题

有关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B.②当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煤炭含硫量高
C.③气候大陆性显著,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D.④地形起伏大、气候干旱、土质疏松

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   )

A.工业排放的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废气 D.建筑工地扬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图是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A.植被破坏,入湖泥沙增多 B.气候变暖,冰雪融水补给减少
C.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 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环境保护
虫草行业网站“西藏商城”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最优档次的冬虫夏草批发价格已达到每公斤26万元。而零售价格更为惊人,以北京同仁堂为例,上好虫草价格高达每克888元,是目前金价的三倍。畸高的价格必然带来疯狂的采挖,每年4-6月是冬虫夏草采挖季节,翻遍每一片草皮,在虫草采挖大军的眼中是唯一的致富路经。藏区持续多年的气候变化让优质虫草变得越来越少,疯狂的采挖更是竭泽而渔,产量减少已成必然,如果再不采取保护措施,也许虫草的灭顶之灾已为期不远。冬虫夏草的采挖季节正是高原草句的恢复成长期,其采挖对草甸的恢复有很大的影响,据统计,每采集一根虫草,至少会破坏30平方厘米的草皮,专家估计一名冬虫夏草采挖者一年就要破坏数千平方米的草地。

指出乱采滥挖冬虫夏草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产生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而产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亿吨。全世界每年在运输过程中遗撒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000多万吨,重金属数百万吨,还有很多的各种垃圾。较20世纪初期增加了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CO2、CO和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大量增加。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在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灭绝。

(1)分析说明图中下列字母反映的环境问题:
A:               ;   B:                 ; C:               
(2)我国北方春季长出现沙尘暴天气,其主要人为原因是          、              ;
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正在采取哪些措施?
(3)(多选)世界和我国均有大面积酸雨地区,其主要原因有:(   )

A.工业排放废气
B.汽车排放尾气
C.建筑工地扬尘
D.家庭炉灶

(4)当前世界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减少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是         ,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反映了广东、重庆、新疆和山西四个省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四种环境问题发生的强度,表中☆号越多表示灾害强度越大.据此回答11一12题。

关于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代表酸雨 B.乙代表水土流失
C.丙代表荒漠化 D.丁代表寒潮

治理乙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B.开展小流域治理
C.推广洁净煤技术                        
D.改良种植品种,增加作物的抗寒能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于2012年10月16日开工,主供气源为新增进口中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三国天然气,补充气源为新疆煤制天然气。其中,新增进口中亚天然气250亿立方米/年,新疆伊犁地区煤制天然气50亿立方米/年。如图为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及局部景观图。

(1)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R地图示景观形成的原因。
(2) 简要分析M,N两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人为原因。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人为原因
M
 
 
N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流河, 黑河流域农牧业开发历史悠久,至今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发展农业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下图中a图为“西北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示意图”,b图为“黑河流域部分地区示意图”,c图为“甲地地貌景观示意图”。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1)简述黑河从源头到下游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判断甲地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图中黑河流域发展商品粮、瓜果蔬菜生产过程中,如果用水不当造成
的地理环境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济南时报报道,2009年22日中午至23日中午,我国北方出现今年以来第六次沙尘天气过程,范围涉及新疆南部、甘肃中西部、内蒙古中西部和宁夏大部,甘肃敦煌、瓜州、玉门镇、肃州、民勤、景泰出现了区域性沙尘暴,敦煌的沙尘暴最强,能见度仅有20米,最大风速达到24米/秒。兰州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许东蓓称,这是今年全国到目前为止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针对这次沙尘天气过程,中央气象台23日10时已发布了沙尘暴橙色警报。结合我国沙尘天气分布图、沙尘暴路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将下列备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图中的适当位置。
A燃烧矿物燃料    B.土质疏松    C风力加大  D.二氧化碳增加  E过度放牧  F.过度开垦   G.气候变暖变干

(2)结合上述成因联系图,分析人类防治沙尘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从干湿状况看,沙尘暴发生的地区属于我国的                   地区。
(4)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沙尘暴的发生呈现的趋势是                          
                                                                  
(5)试分析沙尘暴路径呈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原因。
(6)为制止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域的开放程度越高,区域内部的自然条件差异越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Y市所在地一月盛行____________风,该盛行风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Y市附近河流主汛期在一月还是七月,为什么?(8分)
(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
(3)图中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
(4)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京某中学社团在暑期进行网上模拟联合国亚欧非考察活动,图表示该次考察活动区域和活动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③⑤两地气候的差异。

(2)②、③两地的自然带分别是        、          ,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③→④→⑤气候变化带来自然带的相应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特征,自然带的这种变化反映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
(4)①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