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高中地理

下图为“鄱阳湖2000年~2010年间枯水期不同水位的天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可知鄱阳湖图示年间(  )

A.枯水期天数波状上升
B.丰水期天数不断减少
C.丰水期呈现开始早、结束晚的趋势
D.枯水期水位不断上升

2015年初,鄱阳湖逼近极枯水位。下列对鄱阳湖出现近极枯水位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长江干流水位下降,水被长江抽空
B.降水少,入湖径流量减少
C.湖区周围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D.上游水植树造林,湖区泥沙沉积减少

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江西省将实施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这是鄱阳湖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位,增加湖区面积
B.导致鱼类江湖交流减少,增加生物多样性
C.调蓄长江洪水的能力下降,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增大
D.减少与长江水体之间的交换,影响鄱阳湖自身的水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我国东南丘陵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但在部分山区常会发现大片“红色沙漠”,这些地区表层土壤遭受严重侵蚀,红色砂岩裸露,土地退化成类似荒漠景观,植被难以生存,严重影响到当地的农业生产。
简述我国东南丘陵区“红色沙漠”形成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区域土地利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图中B区域可能出现的生态破坏问题是什么?形成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多瑙河是欧洲第二大河,也是欧洲极为重要的一条国际河道,流经10个中欧及东欧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全长2857米,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千米,有大小300多条支流,平均流量为6500立方米/秒。冬季河口附近河段结冰,结冰期为40天,融冰时间需延续两个星期。
材料二   芦苇,禾本科。多生于低湿地或浅水中。多瑙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芦苇产区,该区域的罗马尼亚的芦苇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
下图为“多瑙河流域简图”。

(1)简述多瑙河上游甲地河段汛期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简述多瑙河成为欧洲极为重要的一条国际河道的原因。
(3)分析多瑙河三角洲芦苇广布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系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几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水域面积从1996年的67平方公里缩小到现在的41.8平方公里,水质也不断恶化,PH值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

结合材料和“红碱淖湖区域图”(上图),分析红碱淖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科尔沁沙地,位于大兴安岭和冀北山地之间的三角地带。科尔沁沙地,在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科尔沁大草原,但由于在清朝的放垦开荒,战乱和建国初期“以粮为纲”大力发展农业的作用下,科尔沁草原下的沙土层逐渐沙化和活化,使这个秀美的大草原,演变成中国正在发展中面积最大的沙地。

利用材料归纳科尔沁沙地的地势特点并说出判断依据,说明科尔沁草原演变成沙地的自然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长城内外生态环境脆弱,但环境问题因区域性差异各有不同。

读图,分别指出甲、乙两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主要自然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M地区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地区。“保护性耕作法”是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措施,并在农作物收割时,用秸秆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回田(地),或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理过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N地区也开始推行这种耕作法。

材料二:下表中的数据是上图中M地区已推行“保护性耕作法”而N地区未实行时的土壤、大气在冬春季节的平均情况统计资料。

地区
土壤水分
土壤空气
土壤有机质
大气悬浮物
大气水分
M
23.5%
16.7%
3.2%
3.4%
34.5%
N
6.3%
25.5%
0.7%
14.6%
18.6%

 
(1)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实施“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农业生态环境可能有哪些改善?
(2)利用科学发展观保护图示地区的农业环境,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各题。
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   )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

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

A.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调整农作物熟制

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

A.降水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D.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下图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占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国土面积
C.土壤肥力 D.水资源数量

下列能够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有
①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
②围湖造田
③保护野生动植物
④推广生态农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双选题,不选、多选、错选不得分。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A.水土流失加剧 B.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
C.沙尘暴频发 D.洪涝灾害增多

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上升 B.植被遭毁
C.气候恶化 D.水土流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省花江乡山高坡陡,水土流失面积达80%,干旱频率高达90%。l997年该乡森林覆盖率仅3%。作为“西电东送”的马马崖大型水电站,历时2年多,于2015年1月正式投产发电。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花江乡在贵州省的位置图                 花江乡2000年石漠化状况
(1)年降水量1000多毫米的花江乡干旱频率高,请分析原因。
贵州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贵州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区域地形和气候条件对该区域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响。
(3)针对花江乡的环境问题,请你为花江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的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在进行国土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环境问题。读下边我国局部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丙三个地区国土整治的主要问题是

A.甲——防治荒漠化;乙——防治土壤盐碱化;丙——防治水土流失
B.甲——治理沙尘暴;乙——保护沿海红树林;丙——治理“红色沙漠”
C.甲——预防低温冻害;乙——治理水土流失;丙——防治暴雨洪涝
D.甲——治理水土流失;乙——防治土壤盐碱化;丙——改良酸性土壤

甲、丙两个地区有共同的生态问题,形成的共同原因最主要是

A.降水条件 B.地质条件 C.人为因素 D.土壤条件

乙地区主要生态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中也必须加以重视。解决此类问题,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A.将洼地改为丘陵,便于流水排泄
B.大规模降低土温,减少增发
C.增加需水量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
D.增加农业机械投入,兴修水利工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流河, 黑河流域农牧业开发历史悠久,至今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发展农业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下图中a图为“西北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示意图”,b图为“黑河流域部分地区示意图”,c图为“甲地地貌景观示意图”。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1)简述黑河从源头到下游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判断甲地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图中黑河流域发展商品粮、瓜果蔬菜生产过程中,如果用水不当造成
的地理环境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石漠化,即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地表森林植被遭破坏,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云贵高原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试分析云贵高原石漠形成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