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读我国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气温距平及平均温度变化曲线图(如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我国历史时期海平面的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给出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措施。
(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示意鄱阳湖流域湿地景观类型分析结果。
年份 |
水体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比例/% |
湖泊个数/个 |
最大湖泊占总湖泊面积指数/% |
2009 |
17.78 |
867 |
13.68 |
2000 |
15.25 |
833 |
10.32 |
1989 |
22.52 |
3 348 |
20.70 |
指出鄱阳湖流域在1989—2009年湖泊湿地变化特点及主要原因。
[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根据地下水质划分标准,I~III类为水质较好地下水。下图示意我国各省I~III类的地下水分布面积比例。
(1)描述我国地下水水质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珠三角地区近年来地下水质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请提出改善地下水质的有效措施。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三角经济圈”是指重庆联合西安和成都,建立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50座城市。
材料二:我国“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
材料三:渭河平原区域某要素地理特征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加强经济合作的主要途径。
(2)读材料三,联系区域实际,可知该地区抽水井突出的分布特点是 ,分析出现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并指出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
(3)西安是关中城市群的核心,说明其在经济圈发展中的优势条件。
【选修6—环境保护】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喀斯特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目前已成继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读我国西南某“石漠化”地区,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回答相关问题。
地形坡度 |
5º~1Oº |
10º~15 º |
15º~2O º |
2Oº~25 º |
25 º~3Oº |
3Oº~35 º |
>35 º |
土层厚度(厘米) |
12O |
81 |
8O |
78 |
71 |
42 |
2O |
有机质层厚度 (厘米) |
28 |
2O |
17 |
15 |
12 |
9 |
7 |
(1)说出该地区地形坡度、土壤厚度和有机质层厚度三者的关系,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针对当地生态问题,指出主要的人为原因。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江豚被称为“水中国宝”,是世界罕有的淡水鲸类,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距今已生存了2500万年,被誉为“长江精灵”,无天敌,以鱼和虾类为食,由于沿岸过度的经济活动,导致近20年来长江江豚数量急剧减少,目前总量不到百条;专家估计,人类若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长江江豚可能在15年后绝迹。
(1)分析导致江豚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
(2)简述应采取哪些措施有效保护长江江豚。
(10 分)环境保护
陕西省是矿产资源富集区,尤其陕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陕西榆林号称中国的“科威特”,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采掘工业比重较高。榆林亦是我国重要农业基地, 种植业和畜牧业较为发达,产值较高。但在开发的过程中,经济利益和生态安全的矛盾越 来越突出,人类未来生存安全受到威胁。
分析榆林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并阐述其原因。(10 分)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人类必须走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游D湖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 D湖沿岸某地的1954年和2014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
(1)概述材料一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湖陆风是指由于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风,简析该湖区湖陆风在每年7~8月份最为明显的主要原因。
(3)简析该地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及周围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
(4)针对D湖区出现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先造林”的治理思路。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谈谈你对这一治理思路的理解。
(10分)环境保护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是控制其西部荒漠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生态地位显著。但近年来,青海湖周边入湖河流近半数已经干涸,不仅水量在逐年减少,而且流域水土流失形势异常严峻,给环湖地区生态和人民生产生活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分析近年来青海湖入湖河流水量减少的原因并提出其解决措施。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自然带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区域中绿洲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此区域沙漠广布,而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则森林茂密,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2)本区域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________,流经和田附近的河流大致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最合理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图中绿洲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
(4)图中绿洲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为防止其生态环境恶化,可采取哪些措施?(5分)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判断地形名称:A ,B 。
(2)C城市靠近海洋,气候却异常干旱,分析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
(3)B地区地形平坦,森林茂密,针对B地区,有的专家提出加快资源开发,有的专家提出应该加强环境保护,请结合有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环境保护】
读黄淮海平原部分地区高、低产田分布图,回答问题。
(1)列举该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甲地为高产田,乙地为低产田,试对比分析其原因。
(15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棕榈油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不断攀升,大大促进了印度尼西亚棕桐油的生产。目前,印度尼西亚已成为世界上棕桐油出口量最大的国家。
(1)简述印度尼西亚棕榈园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9分)
(2)说明解决上述环境问题的措施。(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PM2.5(10)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中直径≤2.5(10)微米的微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它作为水汽的凝结核,是云、雾、霾的形成因子。雾与霾可相互转化,其区别在于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低于80%的为霾。
材料二 2013年1月7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相继多次自北向南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有专家指出,中国部分地区的雾99.9%的情况是霾。下表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我国部分城市2012年平均PM10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
国际标准 |
海口 |
香港 |
南昌 |
北京 |
兰州 |
20 |
38 |
50 |
79 |
121 |
150 |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冬半年自北向南大范围爆发雾霾天气的原因。
(2)专家称,我国走出“霾”伏至少还需20年。请对治理此大气污染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加大宣传教育除外)。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