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生物发展经历的演化过程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哺乳动物 |
B.海生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哺乳动物 |
D.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哺乳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 |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破坏有关 |
C.我国西北地区干早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
D.围湖造田不会对局部陆地环境各要素产生影响 |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部分词句描写与其地理要素对应正确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地形 |
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水文 |
C.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大气 |
D.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生物 |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变迁只会导致生物灭绝,不会导致生物进化 |
B.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 |
C.生物灭绝是孤立事件,与地理环境其他要素没有关系 |
D.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只有一次 |
在伐木后的树桩上可以看到许多同心圆,这就是树木的年轮。长在自然状态下的树木,其年轮记录了他们生长时的环境状况信息,如气温的高低,降水的多少等。一旦我们能够确定年轮的确切年份,就可以了解当时的气候。读下图回答小题。
若上图中甲乙两树木分别为同一地区同一树种的两棵树木的年轮,下列关于图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860~1890年间该地区气温较1860年之前有明显下降 |
B.甲树木生长的年代与乙树木约45年重合 |
C.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可以分析该地区前后约40年的气候情况 |
D.乙图中树木约在1900年前后停止生长 |
关于树木的年轮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我国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年轮的宽窄主要受热量状况的影响 |
B.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树木年轮与同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相比表现得更加匀称 |
C.在干旱的山区,迎风地带树木的年轮往往比背风地带窄 |
D.厄尔尼诺现象来袭时,致使美国西南部冬季更加湿润,从而形成更宽的年轮 |
右图所示曲线反映的城市绿地具有的一项功能是
A.防风固沙,降低沙尘暴的发生频次 | 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
C.调节气温,改良城市小气候 | D.美化环境,减弱噪音 |
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为加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近年来,许多大城市纷纷将乡村、山区的大树至百年以上的古树移栽进城。大树移植成了不少城市绿化美化的时髦作法。武汉实施“大树进城”计划,每年从郊区和外地山区移植3000-5000颗大树。
(1)大树进城,绿树成荫。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中有哪些作用?
(2)在下图中添加箭头,表示建筑区与绿地之间的环流状况,分析其对建筑区气候的影响。
(3)大树移植引起人们的争议,你认为有何弊端?如何解决?
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
A.大气环流 | B.水循环 | C.地壳物质循环 | D.洋流的运动 |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12一13题。
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 | B.燃烧化石燃料 |
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
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读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8~9题。
该山地所处自然带的自然景观为( )
A.森林带 | B.森林—草原带 | C.草原—荒漠带 | D.草原带 |
降水垂直变化最大处( )
A.位于山地背风坡 | B.位于山坡最陡处 |
C.降水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 D.高度范围是600~1200米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