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伐木后的树桩上可以看到许多同心圆,这就是树木的年轮。长在自然状态下的树木,其年轮记录了他们生长时的环境状况信息,如气温的高低,降水的多少等。一旦我们能够确定年轮的确切年份,就可以了解当时的气候。读下图回答小题。
若上图中甲乙两树木分别为同一地区同一树种的两棵树木的年轮,下列关于图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860~1890年间该地区气温较1860年之前有明显下降 |
B.甲树木生长的年代与乙树木约45年重合 |
C.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可以分析该地区前后约40年的气候情况 |
D.乙图中树木约在1900年前后停止生长 |
关于树木的年轮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我国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年轮的宽窄主要受热量状况的影响 |
B.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树木年轮与同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相比表现得更加匀称 |
C.在干旱的山区,迎风地带树木的年轮往往比背风地带窄 |
D.厄尔尼诺现象来袭时,致使美国西南部冬季更加湿润,从而形成更宽的年轮 |
我国的祁连山地长有“阴阳脸”(如图),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制约图中植被分布规律的因素主要是
A.坡向 | B.海拔 | C.坡度 | D.人类活动 |
造成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A.“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
B.“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
C.“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
D.“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 |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4分)
(1)图中①→②→③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3分)
(2)比较①③两地降水量及水汽来源的差异。(9分)
(3)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说明该现象将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12分)
读世界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32分)
(1)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A区域地表景观的成因。(12分)
(2)说出B处自然带在全球的分布规律。(4分)
(3)D、E两处自然带相同,试分析其成因的差异。(10分)
(4)在图上用斜线标出与C处植被类型相同的区域。(不少于两处)(6分)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小题。
该山3 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
A.较暖、较湿 |
B.较凉、较湿 |
C.较凉、较干 |
D.较暖、较干 |
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
A.干冷北风 | B.干热南风 |
C.上升气流 | D.下沉气流 |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读“某区域图”,完成小题。
A、B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 )
A.主要与地形阻挡有关
B.主要与洋流的性质有关
C.主要与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有关
D.主要与信风影响的程度有关
B地自然带的分布属于( )
A.纬度地带性 | B.经度地带性 |
C.垂直地带性 | D.非地带性 |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小题。
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
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蒸发量增加 | B.降水量增多 |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 D.地下径流增多 |
下图所示地区冻土广布,冻土主要有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 季节性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图中的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符合甲地在未来30小时内天气变化特点的是
A.气压升高,气温下降 | B.气压降低,风力减弱 |
C.风力增强,天气转阴 | D.风力增强,气温上升 |
影响图中季节性冻土等日数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因素、洋流因素 | B.海陆因素、纬度因素 |
C.纬度因素、地形因素 | D.洋流因素、地形因素 |
冻土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树木多扎根较深且高大挺拔 |
B.图示地区河流迂回曲折,易形成不对称河谷 |
C.图示地区气候主要具有冷干特点 |
D.图示地区地表水易下渗,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淋失严重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地理要素是
A.气候 | B.地形 | C.土壤 | D.水源 |
有关该区域及该区域解决甲问题合理措施的组合,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退耕还林 | B.华北地区节约用水 |
C.东北地区治沙治水 | D.南方地区退耕还湖 |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图为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该水库储水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12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 B.3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
C.6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 D.9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
该水库库区所处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D.温带针叶林带 |
读世界某区域局部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月份,雨水补给较多的河段是( )
A.a河段 | B.b河段 | C.c河段 | D.a与c河段 |
图中b河段沿岸集中分布的经济作物及优势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油菜—水源 | B.小麦—土壤 |
C.棉花—光照 | D.甘蔗—热量 |
下图是某山地1月、7月气温和年降水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显示当地( )
A.降水量与海拔成正相关 | B.降水量与海拔成负相关 |
C.年均温与海拔成正相关 | D.年均温与海拔成负相关 |
图中1000米处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 B.冬暖夏热,年降水量较多 |
C.全年高温少雨 | D.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少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陆地自然带。 |
B.风化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其产物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
C.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地转偏向力。 |
D.水循环加剧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
下图为2012年1月12日至2月9日我国某地气象站每天早晨8时积雪深度、无雪地温和雪盖地温(有积雪覆盖的地表温度,积雪会隔绝地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表示积雪深度、无雪地温、雪盖地温变化的三条曲线依次是
A.甲、乙、丙 | B.丙、乙、甲 |
C.甲、丙、乙 | D.乙、甲、丙 |
下列时间段内,积雪量变化最大的是
A.1月16日~17日 | B.1月20日~21日 |
C.1月27日~28日 | D.1月28日~29日 |
国土资源部2012年4月28日发布全国土地石漠化报告显示,我国石漠化的总面积达到了11.35万平方公里,每年因为石漠化损失的耕地面积为30万亩。这个石漠化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土地逐渐被石头占据,90%的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地区。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依图判断,云贵高原形成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②③①④ | D.④②③① |
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集中 ②不合理的农业活动 ③土层薄,水土易流失 ④地表径流缺乏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