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选择题
高中地理

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A.人均耕地多 B.水热条件好
C.工业基础强 D.科技水平高

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

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B.国营农场,生产规模大
C.劳动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D.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1995~2005年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据图示信息可推测,在1995~2005年间我国

A.城市建成区面积快速增加
B.城市总人口数明显减少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趋势明显
D.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

图示趋势可能导致我国城市

A.老龄化严重 B.热岛效应加剧
C.就业压力增大 D.土地供应紧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
C.道路用地 D.绿地用地

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A.改善居住条件 B.发展高技术工业
C.加强交通建设 D.美化城市环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离心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甲、乙、丙所示内容排列正确的是

A.甲——地价上涨 乙——交通拥挤 丙——各类产业迁出
B.甲——交通拥挤 乙——地价上涨 丙——各类产业迁出
C.甲——各类产业迁出 乙——交通拥挤 丙——地价上涨
D.甲——地价上涨 乙——各类产业迁出 丙——交通拥挤

图示现象可能导致

A.市中心人口将大幅增加 B.城市化水平将不断下降
C.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 D.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的可闻噪声分贝强度(单位:PNbB)等值线分布图,图中黑色圆点代表交通运输网中的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M点最有可能是

A.飞机场 B.码头 C.火车站 D.汽车站

对图示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M地有公路直达市区,交通便利,布局合理
②M地噪声污染市区,布局不合理
③M地主要运输工具进出M地的方向为西北—东南向
④M地主要运输工具沿公路从市区北部通过,方便居民出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随着城市的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M地整体搬迁至远郊,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地方供选择,比较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城镇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的主要原因是

A.距离城市较远 B.位于河流下游
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 D.靠近铁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下列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下降
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联合国2000年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预计高收入国家每年将接收200万移民,未来世界主要的人口迁出国和迁入国见下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迁出国
数量(万/年)
迁入国
数量(万/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菲律宾
14.4
英国
13.6
印度尼西亚
18.0
澳大利亚
8.3

 
根据上表,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国的特征是

A.为发展中国家 B.为发达国家
C.为沿海国家 D.为内陆国家

造成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B.不同国家间的地理位置差异
C.不同国家间的地形差异
D.不同国家间的人口密度差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因放开对东欧国家劳工移民的限制,德国人口2011年出现9年来首次上升。目前德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2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德国的人口增长现状符合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导致东欧国家大量移民德国的因素是

A.家庭婚姻 B.政治 C.难民 D.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读“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工业文明时代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低-低-低”模式
D.“低-高-低”模式

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阶段是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布在

A.河流沿岸
B.丘陵地区
C.铁路沿线
D.沿海地区

与苏州市相比,杭州市

A.城市级别低
B.城市规模小
C.服务范围大
D.服务种类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我国某市),回答下列问题。

 
降水量
(mm)
径流总
量(mm)
地表径
流(mm)
地下径
流(mm)
蒸发量
(mm)
城市中心区
675.0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0
267
96
171
377

 
该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A.地下水位的上升 B.径流总量减少
C.蒸发量减少 D.降水量减少

要减少该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扩大城市的规模
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D.推广使用渗水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A.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C.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
D.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功能区C区位优势的是

A.滨江临海,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
B.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C.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区,对城市的污染较小
D.水源充足,地势平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A.a B.b C.c D.d

在上述城镇的城市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

A.土地生产力大小 B.水资源的多少
C.基础设施的建设 D.经济规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表,完成下列问题。

气候区
合理人口容量(亿)
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热带雨林气候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9.30
100
地中海气候
2.25
90
温带季风气候
7.35
30

 
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