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解答题
高中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通过对各种要素的集聚来促进郊区发展。1978以来上海郊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并通过建设大型购物中心来吸引入驻商家,促进新城发展。

材料二:临港新城(L城)是产城结合的典范。其秉承绿色发展理念,通过铺设由废弃陶片制成的再生地砖,和覆盖蓝色透水沥青路面实行,道路两旁草木林立,海风婆娑,其森林覆盖率已达50%以上。森林与滴水湖相得益彰,围绕滴水湖,形成各种各样的功能区。

(1)据图归纳从阶段Ⅰ到阶段Ⅲ郊区的功能区变化特点。

(2)说明阶段Ⅲ各个要素流动对中心城区人口拉力作用。

(3)从集聚效应角度出发,评价大型购物中心对入驻商户的影响。

(4)说明临港产城发展模式中体现的自然环境协调功能。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福建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森林中的枯落物具有一定的吸水性,有浸泡法和拟降水法两种方式用于测定其中浸泡法适用于枯落物中受水长时间浸泡或含水量饱和的情况,模拟降水则是通过模拟当地实际降水情况来测定枯落物的吸水性。

某福建学习小组在当地A、B两处分别进行采样实验,分别测定A、B两处林下枯落物的吸水性,小组讨论后决定使用拟降水法。

说明A处在冬季时不适用浸泡法测定枯落物的自然原因。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福建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微绿地是斑块状散布在城市内部的开放空间。如图示意我国不同区域小微绿地的探索和实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功能区

小微绿地行点

商业区

多位于商业街区入口或主要商店的门前空地,透视性好,花卉类植物造景与小雕塑结合,设置休息座椅、移动货亭等服务设施。

居住区

利用社区闲置、零散空地,因地制宜、种植便于养护的乡土植物建有游乐、健身、社区文化展示等设施,可作为社区议事场所。

工业区

在工业园区干道两侧或企业入口街角,选择除尘降噪效果好的乔、灌、草等植物多元增绿,并利用数字媒体墙等进行工业文化展示。

结合实例,论述不同区域尺度合理利用小微绿地对拓展城市空间的意义。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北京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4年,摄影师萨尔出生于巴西东南部一个1500平方千米的农庄,农庄一半属于大西洋森林。图1示意大西洋森林的分布,图2是2001年和2019年萨尔家族农庄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东南沿岸森林保护区动植物种类丰富,众多水生生物中有巴西特有的鱼类。这里有大面积森林、湿地、群岛、海滩、河流及其入海口,茂密的红树林覆盖岛屿和河口。

(1)简述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

在过去五个世纪里,大西洋森林被大规模开发,出现了起源于染料木贸易点的里约热内卢,兴起于皮拉蒂尔村庄的圣保罗等城市,森林面积持续减少。20世纪40年代初,萨尔的父亲购置土地,和其他许多农民一样,砍掉树木,种植牧草、咖啡、大豆和甘蔗等。

(2)概括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

20世纪90年代,萨尔夫妇开始经营农庄。1999年他们筹集10万棵树苗,招募工人,志在把毫无生机的土地还原成儿时的模样,到2019年已植树200万棵。与此同时,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形成“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通过人工造林,大约7000平方千米森林得以恢复。

(3)阐述与2001年相比,2019年农庄土壤的变化,并指出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北京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南极半岛地表污染物少的原因。

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黑碳。在科考站附近采样点积雪中,黑碳含量较其他区域偏高。

(2)说出采样点积雪中黑炭的可能来源。并说明黑炭对当地积雪的影响。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北京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中国在农业领域为巴哈马国提供相关技术支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拿骚的气候特征。

(2)简述卡特岛的形态特征,并说出图中所示的风对该岛形成所起的作用。

巴哈马农业发展缓慢。2018年种植业和渔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9%。可用于耕作的土地约占国土面积的0.8%,土层薄,以石灰土壤为主,农业面临多种自然灾害威胁。

(3)说明巴哈马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主要途径。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北京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中学生赴蛇鱼川流域进行野外研学。图1为该流域示意图,图2为某同学撰写的考察报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寻访中华蜜蜂谷

(1)阐述该流域发展养蜂产业的优势区位。

任务二 探究水环境变化

查阅文献,获取到图中采样点河水氮含量监测数据,如表所示。

采样日期

2月25日

4月25日

7月2日

8月15日

9月10日

10月21日

氮含量(毫克/升)

3.4

3.2

5.8

13.9

11.8

8.8

(2)绘制统计图。概括采样点河水氮含量的变化特征,并说明理由。

任务三 调研流域生态治理

以“清水下山、净水入库”为目标,当地对蛇鱼川流域开展生态治理。

(3)在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从保护水质的角度列举该地应采取的治理措施。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北京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极地地区的某些海区,盐度是影响海水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表层海水的盐度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图1为极地地区某海区由于表层海水盐度升高形成的环流示意图。图2为中低纬地区的某海区受盛行风影响而形成的上升补偿流示意图。

(1)说明图1所示环流的形成原因。

(2)分析图2中盛行风减弱对该海区生物资源的影响。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海南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要将海水淡化作为水资源战略增量纳入国家水网统一调配,适度超前布局,充分发挥海水淡化水作为沿海缺水地区市政补充水源、工业新增供水和重要应急备用水源的作用。加快推进规模化利用,完善多元供水体系,维护区域水平衡和水安全。”(摘自《全国政协“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调研综述》)

结合我国水资源的数量和分布特征,从资源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上述论断的合理之处。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海南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深切,相对高差约 6000 米,有些山谷出口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冲(洪)积扇。当地居民因地制宜,依山而居,开垦农田、饲养牲畜(如图)。

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居民在该地定居生活的原因。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海南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呈现变暖趋势,给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1)图10所示北冰洋永久性块状冰的区域分布特征见下表,填表分析原因。

永久性块状冰区域分布特征

原因

在极点附近地区分布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欧洲以北海区分布面积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建立在斯瓦尔巴群岛上。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

(2)分析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的原因。

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会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冻土、植被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也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减弱。

(3)任选一角度(温室效应增强或减弱),说明上述变化影响温室效应的过程。

来源:2021年新高考天津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甘肃、青海和四川三省交界地区(图9),有河流、湖沼、雪山、草甸、藏寨、寺院等,还有多处红军长征纪念地。其中甘南藏区是天津市对口扶贫地区之一,天津援建了许多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点,修建了藏式民舍、度假村,通过旅游扶贫为当地的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1)评价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功能和价值。

(2)分析天津旅游扶贫的举措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在图中所示草甸地区,当地藏族人民因地制宜,发展以放养牦牛、藏绵羊为主的特色畜牧业,实现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3)分析当地形成这种特色畜牧业的自然条件。

来源:2021年新高考天津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被确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率先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

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向周边地区转移,天津市、河北省成为制造业的主要承接地。

(1)说明天津武清区承接北京先进制造业的优势条件。

(2)图8所示区域内规划修建一条轻轨客运铁路。说明这一举措对促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意义。

(3)历史上的天津因运河而兴,运河文化是天津地域文化之一。京津冀三地正在共同建设运河文化带,你认为天津市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性开发运河文化遗产。

来源:2021年新高考天津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祁连山西部某山的雪线高度约为4600米。该地区云含水量(云中液态或固态水的含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空中水汽资源相对丰富,可为人工增雨(雪)作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图1为该山所在地区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遥感卫星探测的5000米高度处夏季平均云含水量纬度变化图。

  图1

图2

(1)依据图1等降水量线,概括该地区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特征。

(2)分析图2中云含水量两个峰值的形成原因。

(3)如果该地区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将产生哪些生态效益。

来源:2021年新高考辽宁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流上游区域年降水量为398.7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盛行西北风,河漫滩上有沙丘发育,多处沙丘相互连接成链条状(图)。某科研团队选取部分沙丘进行动态测量,研究沙丘大小变化。表2为3处沙丘的测量数据。

表2

沙丘编号

测量时间

长度/m

宽度/m

高度/m

3月

52.2

18.2

1.6

6月

53.8

18.5

1.8

9月

53.2

15.9

1.4

3月

80.0

14.7

2.3

6月

80.0

15.6

2.8

9月

53.2

13.4

1.5

3月

52.1

13.2

3.1

6月

54.3

14.0

3.5

9月

49.3

15.6

2.8

(1)说出3~9月3处沙丘大小变化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原因。

(2)有人建议在河流两岸进行植被修复,推测修复后沙丘大小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来源:2021年新高考辽宁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