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1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
A.B.
C.D.
双选题,不选、多选、错选不得分。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A.水土流失加剧 | B.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 |
C.沙尘暴频发 | D.洪涝灾害增多 |
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上升 | B.植被遭毁 |
C.气候恶化 | D.水土流失 |
双选题,不选、多选、错选不得分。
读下面四幅“海拔5000米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规律示意图”,①-⑤为各山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四座山最有可能位于北半球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纬度最低和纬度最高的分别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我国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
B.甲地的区位指数大于40的主要原因有地理位置优越、政策优惠 |
C.丙地的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 |
D.我国区位指数大致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 |
图中区位指数在10~20的省级行政区中,正确的一组是
A.河北、山西 | B.云南、贵州 |
C.黑龙江、吉林 | D.甘肃、内蒙古 |
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
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
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A.热量更丰富 |
B.地形更平坦 |
C.土壤更肥沃 |
D.水源更充足 |
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A.扩大播种面积 | B.提高机械化水平 |
C.选用优良品种 | 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
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区域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城镇用水 | B.蓄水灌溉农田 |
C.开发水能资源 | D.发展水产养殖 |
话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田术 |
C.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
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田 |
下图为“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由图可知,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呈逆时针运动 |
B.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呈顺时针运动 |
C.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
D.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
图中世界著名渔场成因的正确叙述是
A.甲处寒暖流交汇区,饵料丰富 | B.乙处暖流流经,海水温暖 |
C.丙处不受洋流影响,风平浪静 | D.丁处寒流流经,冷水上泛 |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真正周期是
A.恒星日 | B.太阳日 | C.恒星年 | D.回归年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有
A.图中角a是黄赤交角 |
B.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23°26′ |
C.黄赤交角的度数与回归线的度数相同 |
D.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
若黄赤交角变为0°,则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各地昼夜平分 |
B.中纬度地区不会有四季更替现象 |
C.全球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增多 |
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幅度增大 |
下图为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资源 | B.乙表示环境 |
C.丙表示人口 | D.丁表示经济系统 |
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
B.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
C.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
D.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改变了以往单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生产结构。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A.减轻对外交通压力 | B.增加采煤企业数量 |
C.促使煤炭产业外移 | D.提高企业综合利润 |
有关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了当地的植被覆盖率 |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
C.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
D.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
下图为“我国某市支柱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在I阶段( )
A.工业布局在原料产地 | B.生产技术条件要求高 |
C.企业专业分工程度高 | D.工业发展水平较低 |
与Ⅱ阶段相比,Ⅲ阶段的新变化有( )
A.劳动力需求增多 | B.对原料的依赖加剧 |
C.更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 D.对科技人才需求多 |
下图中的乙图为甲图中M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M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
A.洪涝灾害频率增加 |
B.气候由暖干变为冷湿 |
C.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
D.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剧 |
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是( )
A.扩大开垦,提高湿地生产能力 |
B.退耕还湿,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
C.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绿色农业 |
D.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A.①为资金 | B.②为技术 |
C.③为劳动力 | D.④为原料 |
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