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属于我国沪宁杭地区和德国鲁尔区发展工业共同区位优势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 | B.鱼米之乡,农业发达 |
C.水陆交通便利 | D.城市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
“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区,其主要原因是
A.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 B.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 |
C.陆上交通较为便利 | D.粮食种植历史悠久,灌溉水源充足 |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起步比发达国家晚 |
B.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比发达国家城市低 |
C.乡村人口自然增长快 |
D.逆城市化影响了不少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
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乙国 |
B.近些年来,乙国老龄人口比例小于甲国 |
C.20世纪末,甲国人口增长进入增长减缓阶段 |
D.甲国代表了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情况 |
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早。而新疆堆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下题。
1.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A. | 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 B. | 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
C. | 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 D. | 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
2.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A. | 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 B. | 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
C. | 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 D. | 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
2008年奥运圣火首次照亮世界之巅。综合考虑各自然因素,适宜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季节是()
A. | 春季 | B. | 秋季 | C. | 夏季 | D. | 冬季 |
读图,回答问题。
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地是()
A. | 甲地 | B. | 乙地 |
C. | 丙地 | D. | 丁地 |
2.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 |
B. | 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
C. | 一年中正午太阳调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
D. | 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丙地 |
3.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
A. | 4时40分 | B. | 8时40分 | C. | 16时40分 | D. | 20时40分 |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关联图,读图完成下题。(双项)
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珠江上游和下游的水文特征也不同,起到关键作用的箭头分别是图10中的
A.⑥ | B.① | C.⑨ | D.⑦ |
关于上图中⑥对下图中地貌景观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
下图是我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路线上温室气体的分析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 | 二氧化碳浓度随纬度升高而表现出总体减小的趋势 |
B. | 甲烷浓度在40。N以北随纬度增高而增加 |
C. | 人类活动是造成沿线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
D. | 洋流是造成沿线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变化的主要原闪 |
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图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A. |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
B. |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
C. |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
D. | 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 |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 | 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 B. | 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
C. | 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 D. | 华北地区干燥少雨 |
2.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A. | 清明时节雨纷纷 | B. | 黄梅时节家家雨 |
C. | 雨滴梧桐秋夜长 | D. | 清风细雨湿梅花 |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问题。
1.P地与Q地相比,P地()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②④ |
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①④ |
D. |
②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