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
闲话白菜
钱国宏
①白菜是南北方一种极其普通的蔬菜。别看它普通,闲暇时,弄一桌“白菜宴”,既解馋又养生。
②白菜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考证,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种类北方有胶州白、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大毛边等;南方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
③白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菜中之王”美称。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故俗语云:“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
④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古代医书《名医别录》里记载:“白菜能通利胃肠,除胸中烦,解酒毒”。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说“冬汁尤佳”。
⑤白菜食法颇多,从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煎、烩、扒、涮、凉拌、腌制,都可做成美味佳肴,如果同鲜菇、冬菇、火腿、虾米、肉、栗子等一起烧,还可以做出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菜肴。用新鲜猪肉末制成丸子,再加大白菜红烧,这是河南地区有名的“大白菜烧丸子”。把干辣椒节过油炸,然后用醋与白菜块同炒,这是有名的“醋溜白菜”。东北有道名菜就叫“栗子烧白菜”,这道菜的特点是汁鲜味美,酥烂适口,红白黄三色相间,色、香、味兼备。此外,还有“奶汁靠白菜”、“如意白菜卷”等等一系列菜肴。
⑥总之,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在东北,吃得最普遍的还是炖白菜汤和炖酸菜。东北人喜欢把白菜渍成酸菜,酸菜炖火锅、炖大骨头成为了东北人引以为豪的家常菜。酸菜炖大骨头端上桌后,香气缭绕,热气腾腾,骨头肉颤巍巍,丝丝缕缕,泾渭分明;酸菜晶莹剔透,油花闪烁,让人举箸之际,耳边油然想起东北腔席卷四方的断喝:“翠花,上酸菜!”(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 1. 15第14版,有删改)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白菜的三种特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画直线的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1)“据考证,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句中的“据考证”能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句中的“仅”若换成“全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只划一处)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咸:(  )  足:(  ) 诣:(  )
翻译下面句子的含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
语段中村人是如何对待渔人的?(用原文回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7分)
“爱”是这个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我校八年级(1)班准备举行一次“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说文解字】(2分)
其实,对于“爱”,我们的祖先早已有了自己的理解。繁体的“爱”是由“爪”(爫)、“秃宝盖”(冖)、“心”、“友”四部分组成。你认为古人对“爱”的解释是什么?
【快乐练习】(2分)
请你以“爱心”为话题,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再写一个句子。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歌声悠悠】(3分)
请你推荐一首与本次实践活动主题有关的歌曲,并写出简要的推荐语。
我推荐的歌曲:《              》
推荐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题目:给自己一些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临川柴子的《扎西的白马》一文,完成题目。
①扎西有一匹白马。那是一匹多么雄健的马哦,它的皮毛像远山上的白云一样洁白,跑动起来像风一样轻快,扎西给它取名叫闪电。
②扎西总是闭着眼睛抚摸着闪电光滑的皮毛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像父亲一样骑着白马驰骋在草原上呢?想着高大的父亲,扎西心里充满了骄傲。父亲是草原上最英俊的康巴汉子。父亲从马上纵身下来的时候,脸上总是带着欢快的表情,然后将扎西高高地举起,打着旋。
③前方的毡房里,母亲卓玛正在用最大的力气打着酥油茶。那天,父亲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像往常一样喝了母亲为他做的酥油茶,然后纵身上马,往草原深处奔去。扎西看到他一纵一纵的身影慢慢远去,最后竟然变成课本上的小数点,后来,当扎西看着课本上的小数点时,总是若有所思。
母亲站在凛冽的风里,站成一棵固执的青稞。可是父亲没有被打动,当高原上所有的青稞都收割殆尽,父亲和他的白马还是没有回来。父亲为什么不回来?扎西问母亲卓玛。父亲去拉萨了。母亲一边打着酥油茶,一边回答扎西。拉萨在哪里,远吗?远,那是天堂一样美丽的地方。那么,父亲还会回来吗?当然。卓玛骄傲地说,并且神气地将大辫子往后一甩。后来,母亲再不演示这个动作,当扎西再问她的时候,母亲就低着头,狠劲地打着手中的酥油茶。
⑤扎西想,母亲是想父亲了。扎西想,我应该有一匹跑得比闪电还快的白马,我就可以把父亲找回来。
⑥白云成群结队地从天空游移而过,黄昏的余光将大地染成霞红一片,每当这时候,扎西就可以看到祖母握着转经筒一路而来。她安静地看着卓玛,两个女人交头接耳,看着扎西时神情闪烁。扎西跑过去,听到她们在谈论今年的收成。祖母说,今年的青稞长得真不错,找个人帮你收割吧。我一个人能行!卓玛恶声恶气地说,拎着一桶奶茶,健步如飞。而后,毡房里就只有母子二人,母亲在灯下给扎西的小书包缝制了一朵花,然后挂在扎西的肩膀上,看了又看。
⑦扎西开始念书,母亲喂养了许多羊。一天,年轻的汉语老师走访了扎西的家,他说扎西做数学作业非常不专心。他总是把数字里面的小数点忽略掉。老师说,我说过多次,他不是改不了,而是故意的。母亲问扎西为什么,扎西说他就是不喜欢小数点,很讨厌。
⑧母亲严厉地打了扎西,扎西跳着脚嚷。你打,你再打我一下,我也骑着白马去拉萨,我也不回来!母亲闻言放下手中的鞭子,耸动着肩膀放声大哭。扎西第一次看见母亲这么伤心,扎西又依偎在母亲身边安慰母亲。
⑨我是骗你的,我骑着白马是要去把父亲找回来。扎西说。母亲不说话,依然哭着,颤动着身体将扎西紧紧地搂在怀里。
⑩母亲喂养的羊一天天地长大了,吸引了眼光贪婪的羊贩子,他们满意地围着羊圈,看着皮毛油光的肥羊们,捋起袖子就要动手。羊群咩咩地叫着,扎西扑过去一把抓住羊贩子。不要,不要买走我的闪电,我要骑着它去找我父亲。扎西的声音追着羊贩子的步伐,一捆青稞将他绊倒,扎西的眼泪飞快地跌了出来。
忧伤弥漫在扎西小小的心田,他的“闪电”其实只是一只小绵羊。
(选自《意林》,2010年第3期)
根据提示,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写出文章的行文思路。
扎西的白马→父亲的白马→          →扎西和母亲的期盼        
                 
“扎西的声音追着羊贩子的步伐,一捆青稞将他绊倒,扎西的眼泪飞快地了出来。”说说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母亲站在凛冽的风里,站成一棵固执的青稞。”说说你对第④段中这一句子的理解。
                                                                        
                                                                      
文中多次提及“小数点”,说说这一细节表达了扎西怎样的复杂情感。
                                                                          
                                                                          
第④段写“后来,母亲再不演示这个动作”,这是为什么?
                                                                        
                                                                        
文题是“扎西的白马”,为什么直到文末才说扎西的白马仅仅是一只绵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后,完成题目。
超 级 网 银
沈而默
①“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银行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查询、对账、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可以说,网上银行是在互联网上的虚拟银行柜台。
②如果你已开通网上银行,你会发现里面新增了一个“超级网银”功能。
③“超级网银”全称是“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通过构建“一点接入、多点对接”的系统架构,实现“一站式”网上跨银行财务管理,是2009年研发的标准化跨银行网上金融服务产品,2010年8月30日正式上线。“超级网银”不仅能使用当前的网上银行服务,还可以跨行查询别的银行账户,甚至能跨行将其他银行账户内的钱汇入当前账户。“超级网银”具有统一身份验证、跨行账户管理、跨行资金汇划、跨行资金归集、统一直联平台、统一财务管理流程、统一数据格式等七种功能。
④一般来说,在使用“超级网银”前,用户首先需要成为签约客户。登录各家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主页,在“我的账户”→“账户管理”→“他行(互联)账户查询/签约”下面,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的操作选项。
⑤使用传统网上银行系统时,如果想了解自己在各家银行的账户情况,需进行多次登录、查询操作。而“超级网银”通过统一的操作界面,可直接向各家银行发送交易指令并完成操作,查询管理在多家银行开立的账户余额和交易明细,一个U盾可以完成多家银行的网银登录。
⑥对个人转账服务而言,“超级网银”比普通网银更为高效、快捷,甚至可以做到实时到账。对于公司而言,“超级网银”强大的资金归集功能,可在母公司的结算账户与子公司的结算账户之间建立上划下拨关系。
⑦目前“超级网银”的收费标准与普通商业银行网上业务的收费标准相差不大,只有部分银行宣布暂时不收取跨行转账手续费,而大部分银行公布的收费水平均不低于现有普通网银。
⑧“超级网银”实现了实时跨行转账和跨行账户实时管理,将引领整个银行业进入一个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时代。                            (选自《半月谈》2012年第6期)
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文段③主要从                                               两个方面介绍了“超级网银”
文段⑤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文段⑦划线词语“暂时”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苏轼的《齐王筑城》一文,完成题目。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搏):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苦支备                             ②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         
③今大雪                             ④臣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望天而歌

A.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 B.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
C.为坛而盟(《陈涉世家》)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百 姓 不 知 享 永 逸 者 当 在 何 人 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译文: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译文:                                                                     
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以“     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12年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求:三到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教育部门如此重视书法教学,你觉得是否有道理?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80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亲近泥土
① 游子归来,原都是为着寻觅,有所追怀的,更何况在这冷露清秋时节,在这忽而霏霏、忽而潇潇、忽而滂沱的秋雨里。此情此境,无疑是触发忆念与遐思的一种酵母剂。带着深沉的凉意荒疏的逸趣,它使望见的一切都变得有情有意了。
②“人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我忆起了“弃我去者不可留”的悠悠岁月,忆起了童年,忆起母亲,默诵着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③爱得深沉的土地,闪烁着绚烂的妖冶。
④《庄子·在宥》有这样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意思是,而今万物都生长于泥土而又复归于泥土。我的恋土情结的形成,却并非来自于书本,而是自小由母亲灌输的。母亲郑而重之地告诉我,人是用泥土制造出来的。这个胎里带来的根基,使得人一辈子都要和泥土打交道,土里刨食,土里找水,土里扎根。最后,到了脚尖朝上,辫子翘起的那一天,又复归于泥土之中。母亲说,不亲近泥土,人是长不大的。许是为了让我快快长大吧,从出生那天起,母亲就叫我亲近泥土——不是用布块来包裹,而是把我直接摊放在滚热、铺满细沙的土炕上,身上随便搭一块干净的布片。到了能够在地上跑了跳了,我就成了地地道道的泥孩。
⑤泥土伴着童年,连着童心,滋润着摇曳多姿的生命。可以说,我的整个少年时代都是在泥土中摔打过来的。
⑥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也就割断了同滚烫的泥土相依相偎的脐带,成了虽有固定居所却安顿不了心灵的形而上的飘泊者。整天生活在高楼狭巷之中,目光为霓虹灯之类的奇光异彩所眩惑,身心被十丈埃尘和无所不在的噪声污染着,生命在远离自然的自我异化中逐渐地萎缩。真是从心底里渴望着接近原生状态,从大自然身上获取一种性灵的滋养,使眼睛和心灵得到一番净化。
⑦从格致意义上来说,泥土对我有另外的含义。也许,泥土是人类最后据守的一个魂萦梦绕的故乡了。纵使没有条件长期厮守在她的身边,也应在有生之年,把这一方胜境好好珍藏,埋在心灵深处;并经常跟这个记忆中的“故乡”作倾心、惬意的情感交流:从多重意义、多个视角上对她作深入的品味与体察。通过搜寻,打捞那些业已梦幻般模糊的痕迹;并发挥审美创造的潜能,达到一种情感的体验、一种审美意义的回应:把被遮蔽的东西豁然敞开,把那本已模糊的旧日情怀,以生动鲜活的“图示化外观”展现出来,烙印在心灵的屏幕之上。
⑧泥土饱藏着开拓和创造的无穷潜力。当东风吹拂大地时,泥土便睁开矇昽的睡眼,充满着柔情蜜意,慢慢地舒展腰肢,以一种天生的母性亲和力,为人们奉献出源源不竭的财富。我想,只要在泥土里久久地凝神伫立,大自然便会把那无限的潜力,聚集到我们的脚下,然后像气流一样,通过经络慢慢地升腾到人们的胸间、发际、遍布全身。
第①段划线句中 “凉意”的含义是什么?
答:                                                                          
第②段“面对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一句中的“熟悉”“陌生”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
答:                                                                                
第⑥段中说“生命在远离自然的自我异化中逐渐地萎缩”,从本段看,作者说自己生命萎缩的理由是什么?
答:                                                                      
在作者看来“没有条件长期厮守”在泥土身边的人,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家乡?结合第⑦段内容分条作答。
答:                                                                           
从全文看,作者提出“亲近泥土”的理由有哪些?(3分)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节制是心灵的闸
①著名学者梁漱溟说,人类面临三个难题:人与动物、人与人和人与内心。其中最难解决的是人与内心。为什么这样说呢?生活中,我们常常打败别人,却很难战胜自己。也就是说,自己的那颗心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去了不该去、不能去的草原,从而丢失了自我。
②明智的做法就是为心灵设个节制的闸。有了它,欲望和非分之想的洪水就能够被挡在心门之外,人才会变得宁静。只有心静了,我们才能有正确的想法和愿望,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③没有节制,心灵往往盛放了不该盛放的东西,比如忌妒、贪婪、仇恨等等,而这些正是噩运的种子。秦国的太医李醯(xī)自知医术不如扁鹊,于是就派人杀了他。可是到现在,天下谈论诊脉的人还是遵从扁鹊的理论和实践。李醯非但没有成为医学名家,还为后人所不齿。如果李醯不让噩运的种子发芽,能化忌妒为动力,发愤提高自已,那么他就有可能迎头赶上甚至超过别人,从而真正地改变命运。
④没有节制,放纵私欲,往往是玩火自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虞国君主贪欲膨胀,不加节制,为得到晋献公的良马宝玉,不惜借道给晋国,最终落了个亡国丢身的下场。
⑤可见,不给心灵加个节制的闸,轻则会伤身害己,重则会祸国殃民。给心灵加个节制的闸,就能保持心灵的平静,从而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达成自己的目标。
⑥浅水大鱼不游,浅土大木不长。要想恰如其分地做到节制,就离不开良好的习惯、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修养。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我们才能很好地为心灵设置一个闸,让它挡住欲望、贪念、丑陋、邪恶……让心灵装满人间真情,装满人间美好。    (有删改)
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2分)
请说说文中③④两段有什么作用?(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未来的食品来源——昆虫
①昆虫也能供人类当食品吃?
②是的。现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生物学学院内,一位女教授胡列塔•拉莫斯•埃洛蚀伊正领导着她的动物专业研究小组,研究着将昆虫当食物的课题呢!
③其实,早在许多年以前,在那些因受地理条件限制,发现农业生产有困难的地区,如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人们已经把昆虫作为食物了,有的还作为粮食来吃哩!即使在一些发达的国家里,如美国等,专门商店或饭馆、餐厅里也经常出售用昆虫做的罐头或菜肴,较多见的是蚂蚁、蛾蝶、蛾状毛虫,蜜蜂幼虫、蚕蛹、龙舌兰红囊、蜜蜂等。
④至于在墨西哥,人们食昆虫同样是家常便饭的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9个州的居民爱食昆虫,所食的昆虫种类多达57种,主要的有蚂蚁、直翅目昆虫、甲虫、蝉,甚至苍蝇、蚊子、臭虫、黄蜂、白虱、蜻蜓、蝴蝶等。
⑤不过,女教授和她的助手们的研究成果表明,昆虫身上确实含有人类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大量的各种营养,甚至比一般动物所含的价值还高。以蚂蚁一类昆虫来说,每100克含蛋白质为20.4克;而100克鸡肉和鱼肉所含蛋白质分别是20.2克和18.9克,100克蛋类所含蛋白质更少,仅6.4克。其他像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等,100克蚁类所含的量也要比100克鱼、肉、家禽等所含的量高得多。因此,女教授认为,人类在缺乏其他粮食作物的情况下,只有昆虫才可用作代用品。换句话说,人类如果有系统地加以利用,那么昆虫定将成为未来的可信赖的食品。
第①段用问句开篇,有何作用?
答:                                                                              
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范滂传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后诏三府掾属③举谣言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⑤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⑥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⑦哉? 以会日⑧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察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⑨,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⑩,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
【注】①汝南征羌:郡县名。②厉:磨练。③掾属:下属的官。④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⑤猥:众多。⑥叨秽:贪污腐败。⑦简札:指奏章。⑧会日:指三公会议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⑨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⑩塞:消弭,平息。
下列句中的“以”与“以会日迫促”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土砾凸者为丘 B.以其境过清
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
B.因为弹劾人数过多,范滂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然地表示如检举失实,甘愿接受死刑。
C.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豪。
D.建宁二年,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道和县令郭揖的行为表现了对范滂的无比敬仰。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⑵疑有私故                
⑶即自                              ⑷引与俱亡                
翻译下列句子
⑴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⑵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写作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 我的舞台   (2)题目: 从那一刻开始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②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