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

读图、文,按要求作文。

这翘起的大拇指,展示着一种风貌,表达着一种态度,体现着一种情怀。

这翘起的大拇指,向着你、向着我、向着他,向着那些留下我们足印的经历……

请结合图、文材料启示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选定文体,不少于600字。注意不出现真实地名、人名。

来源:2021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此时,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机翻涌。我听见出发的声音。我们出发,为了不曾改变的信仰,为了追逐梦想的渴望。把每一场胜利的终点,作为新征程的起点。从春天出发,带着穿越寒冬获得的力量;从平凡出发,我们终会铸就新的伟大。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出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励志大片《中国再出发》

读完以上文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以"_____再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②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xx"代替;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⑤不少于600字,最多写满格。

来源:2021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材料,从中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把你的故事或感悟写出来。

一块石头躺在地里,他针对时雨发出了非议:"嘿!它算出足了风头,它有什么了不起!你瞧,人们像恭候贵宾似的,对它欢迎备至。它到底作出了什么功绩?只不过飘洒了两三小时!人们何不打问打问我的身世:我长期住在这里,文静、谦虚,随遇而安,彬彬有礼。但我从未听到过感谢之词。怨不得人们咒骂这个世界,的确一点也不公平合理。"

"住嘴吧!"发话的是只虫子,"雨下得虽短,但滋润了干旱的土地,它将农夫的期望变为现实。你在地里完全无用,而且多余。"

要求: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xx"代替;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⑤不少于600字,最多写满格。

来源:2021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我们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他人的欣赏如暖流滋润心田,让人获得奋进的力量;我们也要学会欣赏他人,欣赏他人会在自己心中播下善与爱的种子,不断提升人生境界;我们还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才会内心有光,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

(2)有真情实感;

(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4)不少于600字;

(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来源:2021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晚餐是家庭温暖而美好的聚会时刻,一粥一饭都凝聚着亲人的爱与奉献,家常滋味蕴含着人生百味,平凡之中深藏着动人的故事……

请围绕"我家的晚餐"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地地名、校名和人名;

(2)不少于600字;

(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来源:202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

--端木薪良

五年后的你是什么样子,这取决于两件事:一个是你与哪些人为伍;二是你每天拿出多少时间补充知识。

--苏芩

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变得幸福,使他的心灵变得开朗、和谐、心满意足。

--别林斯基

上面几则材料告诉我们:我与祖国融为一体,我要深爱我的祖国;身边的人会对我的成长产生很大影响;善于利用时间才能把握未来;热爱劳动,才能拥有幸福。

写作要求:

(1)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来源: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自读课上,我们要自主阅读,独立思考,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生活就是一本大书,在阅读这本书时,也需要有这样的"自读课"。在生活的自读课上,我们不应只是被动接受,更应主动学习;不只是等待帮助,更应独立面对;不能一味盲从,而应自主探索……正如《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在生活的自读课中,他就是靠自己战胜了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

请以"生活中的自读课"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

(1)请按要求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来源: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以"莫辜负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

来源:2021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这次考试我要超常发挥!"

"能正常发挥,就很不错!"

其实不只是考试,生活中很多事情,如跑步、画画,比赛、表演等,人们都希望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可讲述经历或见闻,可发表见解,也可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2)字数600﹣800;

(3)不得抄袭、套作;

(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来源: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成果构筑。

我们的项目活动到了呈现成果的时候,根据项目 的方案,我们要完成《水--让生活更美好》成果集的制作。本集设"智者乐水""源远流长"两个篇章。请你根据活动体验,任选一个篇章,按要求写一篇作文:或者,可以为本书写一个"序言"。与组内其他成员共同完成这本书的制作。

目录

要求

序言

说明本书编写意图、内容重点及特色,提出阅读建议等。

智者乐水篇

结合自己的体验,或叙事或抒情,表达对水文化的理解。

源远流长篇

运用议论等表达方式对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出自己的观点,要有理有据。

来源: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舟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面两个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上好安全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教程,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交于教学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密切关注学生思想状况,主动回应心理、情感诉求。

--摘自《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材料二:校园漫画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和启示,如果学校将组织校领导、部分家长与学生召开一次座谈会,讨论如何保护学生安全的问题。你将作为学生代表在会上发言,请写一份发言稿,表达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文题自拟;

②不少于500字;

③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来源:2021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面两个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上好安全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教程,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密切关注学生思想状况,主动回应心理、情感诉求。

--摘自《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材料二:校园漫画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和启示,根据自己对保护学生安全现象的所见所闻,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题自拟;

②不少于500字;

③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来源:2021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方向

邵建航

人生就像小溪

我们都有自己的方向

我们会在春天遇见

就像树会长大

草要发芽

灯塔

王柏龙

海上的光

若隐若现

却依然明亮

就像成长

总会找到前进的方向

(上面两首诗歌均选自《大山里的小诗人》,人民日报出版社)

请以"总会找到前进的方向"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来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方向

邵建航

人生就像小溪

我们都有自己的方向

我们会在春天遇见

就像树会长大

草要发芽


灯塔

王柏龙

海上的光

若隐若现

却依然明亮

就像成长

总会找到前进的方向

(上面两首诗歌均选自《大山里的小诗人》,人民日报出版社)

请以"我们都有自己的方向"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来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歌德曾说: "书籍只有被理解时才算被发现。"初读,我们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它;重读,才能真正地发现它。对人、事、物,亦是如此。

请以"重读_____这部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4)若选择本题,需补全题目。

来源:2021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试题